王沁
[提 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利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解決農村和農民群眾的現(xiàn)實需要,增強農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但目前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教育仍存在教育方式單一,教育內容空洞,無法有效地解決農民和農村的實際困難,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等問題。因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必須豐富教育方式、克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形式主義、建立互動機制。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組織;馬克思主義;教育
[作者簡介]王 沁(1991—),女,江西農業(yè)大學政治學院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45)
“黨的基層組織,是我們黨領導和執(zhí)政的重要基礎,是黨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社會主義重要基礎?!雹偌訌娀鶎狱h的建設,有利于為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提供廣泛而堅實的群眾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工作的領導核心,位于黨組織的第一線,如何保證農村黨組織的堅強有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需要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和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列寧很早就指出:“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雹谙胍屓罕妼h有所指望,有所趨附,那么就需要這面馬克思主義的旗子。農村基層黨組織,正是黨在農村中的立旗者。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性
九十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始終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鞭r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的前沿陣地,對它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關乎農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認識,關乎三農的發(fā)展,關乎黨的執(zhí)政基礎。
(一)有利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
在復雜變換的國際形勢中,中國共產黨想要鞏固自身的執(zhí)政地位,就必須樹立堅定的信仰和路線,從而沉著冷靜地應對國際形勢,而我國一切的信仰和路線都圍繞著馬克思主義,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才能在眾多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交融中站穩(wěn)腳跟,不致于跌進對馬克思主義信仰迷失的深淵里。基于此,我們黨需要對全體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尤其是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我國基層組織的前沿陣地,是黨與群眾的樞紐,只有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干部們頭腦清醒,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把我們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向廣大農民群眾普及和宣傳,讓人民群眾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擁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zhí)政之基。
(二)有利于解決農村和農民群眾的現(xiàn)實需要
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而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堅持實事求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通過對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利于幫助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干部們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進而科學處理日常工作中的種種問題,使他們的工作立足于農村實際,貼近農民群眾,進而解決農村實際問題,將黨的政策方針轉化為具體措施在農村中執(zhí)行,實現(xiàn)農村農業(yè)的發(fā)展進步和農民的安居樂業(yè)。
(三)有利于增強農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始終秉承群眾路線,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創(chuàng)造者。“只有更好的堅持群眾路線,堅持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我們的工作,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才能無往而不勝”③。我國作為有著幾千年農耕傳統(tǒng)的農業(yè)大國,人口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農民,這就意味著只有農民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才能穩(wěn)固,社會主義建設才能進步。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和廣大農民群眾交流的前沿,是農民接觸黨和國家政策的窗口,農民群眾大多是通過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狀況來了解和判斷黨。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和干部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民群眾對黨的看法和態(tài)度,關系到黨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變革的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變動以及思想觀念等的變化,給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給我國的改革和發(fā)展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由于社會體制改革未能與經濟發(fā)展速度同步,逐漸滋生了一些不良風氣和思想。農民群眾由于文化程度低,思想覺悟不高,對于眾多的新型組織以及思想沒有辨別能力,容易被不良風氣影響,同時西方敵對勢力拿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大做文章,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我國進行思想入侵,使得農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懷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動搖,甚至加入邪教,被西化,被反共思想洗腦?!稗r村的陣地,社會主義思想和優(yōu)良的社會風尚不去占領,落后的錯誤思想和消極不良的社會風氣就必然會去占領”④。只有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黨員和干部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們才能積極地對農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提高農民群眾辨別和抵制各種腐朽思想和歪風邪氣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缺失
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雖然在我國的農村基層組織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這期間也逐漸凸顯出許多問題。
(一)教育方式單一
“新思想新文化并非完全不符合農民的需要,而是傳播的方式和途徑不符合農民的心理”⑤。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的基層黨員和干部文化程度不高加之農村環(huán)境的相對閉塞,使他們在學習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相對困難。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農村基層黨組織采取的馬克思理論教育的方式較為單一,大部分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由老師講授,學生聽,這對于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村黨員和群眾來說,無法吸引注意力和加深理解,這種注入式、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使大部分農村黨員干部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了解,無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內涵,難以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具體實踐,更難以向廣大農民群眾傳播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