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聾啞學校 尹 健
淺談聾校作文的有效教學方法
江蘇省鹽城市聾啞學校尹健
聾校作文有效教學方法
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話:“作文太難了”。每當教師把作文題目寫到黑板上的時候?qū)W生們都是抓耳撓腮,不知道應該如何下筆,沒有素材,更不知道應該運用什么樣的描寫手法。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我想應該就是社會經(jīng)驗不足,課外書閱讀的太少,導致詞匯過于貧乏。聾啞學生語言積累少,更應該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觀察生活,增強自己的閱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高自己的素材積累的能力。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讓學生們掌握好這一環(huán)節(jié)。為此,我將簡單談?wù)勌嵘@校作文質(zhì)量的有效教學方法。
隨著多種教學模式的不斷推進,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教學模式已經(jīng)受到了很多教師的青睞。采用創(chuàng)設(shè)情景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活躍課堂氛圍。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的作文訓練是不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的,只是單單的給學生一個題目,然后進行寫作即可。這種方法過于呆板,沒有趣味性,學生們一點都不感興趣。因此,這種方法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已經(jīng)不再適用。對于聾生而言,他們沒有太多的生活閱歷,知識面還比較狹窄,他們的寫作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需要一些外部條件的參與才能促使他們寫出更好的文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法。其實,創(chuàng)設(shè)情境也有好多種,可以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可以利用手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可以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等。但是,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都是為了增強學生們的寫作興趣。
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了一篇作文:歡樂暑假。當學生們拿到這篇作文題目的時候可能并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寫。這時,教師就應該創(chuàng)設(shè)一種情景,帶領(lǐng)學生們走出教室。面對暑假的到來,學生們肯定有很多自己想去的地方,首先呢,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們做一個計劃,要去哪里玩,怎么去等。當學生們想好了,假如要去附近的公園。然后,教師在教學生們應該怎樣去選擇帶什么東西。最后,當學生們玩完回來后再讓學生們寫一下自己的感想。那么這個感想就可以寫成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文章中可以包含時間、人物、地點等。通過教師帶領(lǐng)學生們出去,這一簡單的情境,就會讓學生有很多素材可以寫到文章中去。通過這樣的情境,學生們就愿意去寫文章,因為他們也想表達自己此刻地心情。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說到積累寫作方法,我們完全可以放到平時的課堂中。因為,在我們的課文中包含了很多的寫作方法。為此,我們在平時語文教學中,就應該利用好文本中的課例引導學生多思、多記、多背。但是背也要有選擇性地背,在背的過程中,要選擇內(nèi)容精煉、優(yōu)美的句子來背,要仔細研究句子中用到的寫作手法。這樣,學生才會把學到的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比如,在學習課外讀物《雨點》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雖然很短,但是運用到了一種很重要的修辭手法就是:擬人。這種修辭手法是很常見的一種手法,它可以形象、生動的描寫一種事物,仿佛把事物寫活了一樣。課文中是這樣寫的: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雨點落進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課文中說到的:“睡覺”“散步”“奔跑”都恰到好處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雨點描寫的十分生動形象。這種寫作方法學生就可以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再比如,學習課文《我叫足球》時,這篇課文一看題目就是運用了比喻的寫作手法,把“我”比作了“足球”。課文中第一段寫到:我叫足球,別看我圓圓的身體,個頭不大,年紀可有一大把嘍。短短的一句話,卻形象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課文中的這些手法都是可以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的。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多從課文中積累寫作手法。
作文指導和評價環(huán)節(jié)是教師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在作文指導課中教師可以對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明確指給學生,指導學生怎樣去審題,如何正確使用寫作手法,如何選擇寫作素材等。因此,教師必須認認真真地上好作文指導課。并且,在講評過程中要對寫的好的文章做出表揚,告訴學生們哪些運用的好,繼續(xù)發(fā)揚。而對于寫的不好的學生呢?也應該進行耐心的講評,告訴學生哪里運用的不好,為什么不好,應該怎樣去改正。通過這樣的方法,就會留給學生們更多的進步空間,給學生們樹立信息,引導學生們互相學習,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比如,在進行“對父母表達愛的作文”的講解時,在講課過程中,就可以從怎樣去審題,如何正確使用寫作手法,如何選擇寫作素材三個方面進行講評。當拿到這個題目時,首先肯定是要寫有關(guān)表達愛的文章,是一篇抒情的文章,而對象是自己的父母。然后選擇寫作手法,對于抒情的文章,咱們一般都選擇通過幾件事來抒發(fā)對父母的愛的手法,也就是平時經(jīng)常說的記敘文。最后,對于素材的選擇,就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父母都為我們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如何愛我們的,我們又是如何表達愛的。這樣,通過這些講解學生們就會知道如何去寫文章。
總之,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在寫作過程中,要多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積累能力。這兩種能力具備了,學生的寫作就不會那么困難了,學生就會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1】高祝香.開放型作文教學設(shè)計與聾生作文訓練的有效性【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05)
【2】白瑞霞.聾人大學生作文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J】. 中州大學學報,2008(02)
【3】林梅卿.從“觀察、活動”入手探討聾校作文教學【J】.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03(12)
【4】鄭傳芝,都基華.談如何克服聾校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J】.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02 (11)
聾啞學生語言積累少,更應該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觀察生活,增強自己的閱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高自己的素材積累的能力。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讓學生掌握好這一環(huán)節(jié)。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