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要】隨著九年義務(wù)教育的改革,教育形式也發(fā)生著巨大變化,新的教育制度下,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在文化的教育上,更多的是通過課本延伸到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想品行的灌輸。讓學生首先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學會做人才能學會做事,這與以往的教育模式是不一樣的,以往只注重文化知識的教導,忽略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只有從小樹立好的榜樣,才能為將來健康地成長奠定基礎(chǔ)。思想素質(zhì)教育必須從小學開始著手,而小學語文是小學生思想的啟蒙課本,在班主任有效的管理教導中可以成功地進行思想素質(zhì)教育。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班級管理;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語文課本的重要性
小學生還處于對外界事物懵懂無知的狀態(tài),對世間的善惡美丑還沒有分辨的能力,小學語文課本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開始,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的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對善惡的分辨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語文課是學習文化知識以及道德教育最好的工具,也是班主任進行管理的依據(jù),所以語文課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一)把朗讀與道德教育結(jié)合在一起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將課文的朗讀與背誦作為語文學習的方法,通過課文的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加深印象,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通過朗讀的過程中結(jié)合教師道德的引導,使得道德教育更為深入。
(二)把書寫運用到道德思想教育中
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知識的書寫練習,書寫是為了加深印象。在語文教學中,有計劃地進行道德教材的選擇,然后讓學生通過書寫的方式來加深印象,從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管理學生的思想道德,引導他們積極向上,通過道德教材的書寫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印象。
(三)進行針對性的讀后感有助于思想覺悟的提升
小學生還沒有成熟,在表達能力以及思考問題上還處于開發(fā)階段,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或者寫作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讀后感的表達。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與組織能力,還能更好地獲知學生的內(nèi)心思想,以便教師更好地進行學生的管理。
二、語文課堂授課方式的改變可以有效地提高班主任的
管理
學生從小就在接觸著語文知識,所以語文課對小學生來說是不陌生的。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的學習氛圍獲知學生對語文課的了解以及興趣。在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如何能運用語文課所學的知識以及道理進行學生的管理尤為重要,首先就是學生一定要知道語文課所講的內(nèi)容,班主任才能進行深入地道德引導工作。為了更好地把語文知識與道德教育結(jié)合在一起,運用到生活當中,語文教師可以進行課堂的改革。
(一)進行分組角色的扮演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是小學生還是不能集中精神,好好地聽課,總是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如果語文教師可以改進講課的方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zhuǎn)化成主動參與者,那么效果應(yīng)該是顯著的。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學習討論的方式,把學生進行有計劃的分組,然后通過角色進行分配,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自主性,另外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團隊的力量以及提高自信心。學生在這樣的氛圍里,更容易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以及所表達的含義,從而加深了道德教育的灌輸。
(二)結(jié)合故事典籍進行道德教育
在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可以有計劃地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例如給出一些特定的題材,讓學生分組尋找相應(yīng)題材的故事典籍,在課堂上一起分享,通過這樣一起聽故事講故事的過程中,慢慢把道德素質(zhì)教育融入在內(nèi),讓學生在無形中對道德有了初步的認識,小學生還處于一個好動的階段,在課堂上很難集中精神,而這樣的上課形式更能讓學生接受。例如對于尊老愛幼的道德培養(yǎng)可以通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進行教育,對于誠實守信的教育可以通過《狼來了》的故事給予提示,而《精衛(wèi)填?!肪褪歉嬖V學生做什么事都是需要努力堅持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通過這樣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進行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同時也離不開教師在故事意義上的引導。在班會課上,教師可以結(jié)合語文課的內(nèi)容進行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
(三)課本起著媒介的作用
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在小學教育中占的份額是一樣重大的,通常情況下,往往是班主任擔任語文老師。為了更好地進行學生的教育工作,灌輸?shù)赖滤刭|(zhì)的理念,班主任可以進行語文課堂的改革,不要只局限于原有的模式,可以把語文課堂與班會課結(jié)合在一起,既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很好地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語文課堂的改革,讓學生可以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里慢慢提升道德素質(zhì)教育的學習。
三、總結(jié)
小學生還處于成長的階段,離不開語文教師以及班主任的引導。小學生是祖國的將來,是以后要投身建設(shè)祖國的棟梁,所以從小就必須進行知識以及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只有經(jīng)過全方位的培養(yǎng),才能在將來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一分力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和班主任的責任是重大的,只有兩者的完美結(jié)合,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化及道德的教導。
參考文獻
[1]聶銀花.小議班主任工作[J].求知導刊,2015(21).
[2]吳云起.論班主任對小學生德育所肩負的責任[J].城市地理,2015(24).
[3]艾尼瓦爾·依不拉音.淺談班主任管理工作[J].赤子(中旬),2014(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