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網(wǎng)絡自主學習及評價活動調(diào)查*

        2016-09-07 03:40:37林莉蘭
        中國電化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學習者問卷評估

        林莉蘭

        (安徽建筑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 200061)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網(wǎng)絡自主學習及評價活動調(diào)查*

        林莉蘭

        (安徽建筑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 200061)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分析了6個不同省份一般本科院校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實施網(wǎng)絡自主學習及測評的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對自主學習持肯定態(tài)度,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容樂觀;多數(shù)高校有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及測評方式,但自主學習效果不理想,測評方式欠佳;踐行“以評促學、以評促發(fā)展”的自主學習測評理念不僅是可行,也是必要的。根據(jù)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建立教師—學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建立“以評促學,以評促發(fā)展”的自主學習測評體系;加強教師在職培訓。

        混合式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測評;網(wǎng)絡學習

        一、引言

        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 使教育邁入了全新的信息時代。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學習媒介改變,而且是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變。在過去短短的三、四年間,“慕課”“翻轉(zhuǎn)課堂”“移動式學習”“泛在學習”已成為我國高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熱詞。與此同時,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也逐漸進入高校的視野。

        所謂混合式學習指的是“電子或線上學習與傳統(tǒng)課堂學習相結合的模式”[1]。因為結合了網(wǎng)絡學習和面授學習的優(yōu)勢,混合式學習據(jù)稱能提高學習成效和增強學生的學習滿足感[2-6]。2015年美國新媒體聯(lián)盟發(fā)布的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預測混合式學習是未來1-2年內(nèi)促進高等教育技術應用的核心趨勢[7]。然而,混合式學習并不意味著兩種學習模式的簡單組合。Launer[8]認為,影響混合式學習成功與否有五大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學習者和教師能否轉(zhuǎn)變傳統(tǒng)角色。然而,“多數(shù)學習者仍然習慣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因為對學習者自主缺乏了解,他們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中難以應對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9]。一些研究[10-13]也表明,自主學習能力是決定混合式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Komarnicki & Qian[14]認為,“在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中,因為師生、生生交流相對較少,距離感增加,學生必須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取得成功。” “雖然人們對學習者自主至今仍未有一致的定義,但普遍認為,其主要特征是學生除了能響應課堂教學外,還能對自己的學習承擔主要責任”[15]。它包括:(1)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樣學的決策能力;(2)實施計劃的能力;(3)反思及評估學習過程的能力[16-18]。在自主學習的實踐中,其測評方式“既可能讓學生增權益能,也可能使學生失去學習動機”[19],直接影響自主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混合式學習越來越多地受到高校追捧之時,我們有必要了解:學生是否具備了基本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實施網(wǎng)絡自主學習及測評?這些問題是實施網(wǎng)絡自主學習的關鍵因素,也是本研究要回答的問題。希望研究結果能為我國高校設計混合式學習提供參考,為網(wǎng)絡自主學習測評設計提供理據(jù)。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調(diào)查對象選取了筆者所在省份不同類型的高校6所,分別為綜合類、理工類、師范類和農(nóng)林類的一般本科院校。各校隨機抽取四個自然班的學生以及承擔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師或自主學習中心管理人員參加調(diào)查。為使抽樣調(diào)查盡可能有代表性,筆者還利用暑期會議機會,調(diào)查了參會的高校大學英語教師。他們分別來自浙江、湖北、河南、內(nèi)蒙、甘肅等不同省份的。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問題:(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他們?nèi)绾慰创F(xiàn)有自主學習模式?(2)高校如何實施自主學習項目及測評?實施效果如何?(3)教師與學生如何看待自主學習測評的目的、測評主體及內(nèi)容等要素?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根據(jù)研究目的,在文獻研究及訪談的基礎上,設計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各一份。學生問卷包括四部分內(nèi)容,22個題項;教師問卷包括四個部分共13個題項。

        (四)數(shù)據(jù)收集及處理

        問卷于2015年8-9月發(fā)放到相關學校,共發(fā)放學生問卷1300分,回收有效問卷1248份,回收率為96%;發(fā)放教師問卷400份,在回收的297份有效問卷中,26份來自非本科高校,34份問卷顯示答卷人學校未開設網(wǎng)絡自主學習項目,因此,剔除這60份問卷,實際收到有效問卷237份,其中88.8%是一線教師,10.7%是學習中心管理人員,調(diào)查對象分布在6個省份的35所一般本科高校。因此,該樣本具有一定代表性。運用SPSS19.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多選題頻數(shù)百分比。開放題則采用編碼歸類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及對自主學習模式的態(tài)度

        學生對自己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如表1所示??梢钥闯觯媱潧Q策、實施計劃、反思與評估三部分均值落入中等區(qū)間內(nèi)(3.07-3.35)。40%-60%的學生對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給予肯定。需要注意的是,針對每一題項,有30%左右的學生既未給予肯定也未給予否定的回答。在這三個能力維度中,計劃決策的均值最低(3.07)。40.3%的學生認為自己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狀制定學習計劃(題1),49.7%的學生認為自己對改進學習有明確要求(題8),但只有36.3% 和25.6%的學生認為自己有具體的學習目標(題9) 或能規(guī)劃好自己的學習時間(題11)。

        相對其他兩個能力維度,學生對自己實施計劃的能力給予較高的評價。在實施計劃的每一題項,均有50%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能運用學習策略(題2)、根據(jù)計劃完成學習任務(題4)、適時調(diào)整學習方法完成計劃(題10)以及調(diào)整節(jié)奏完成計劃(題12)。在反思評估能力維度,雖然有50%的學生認為自己能在學習任務結束后評估學習效果(題7)或明白自己對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題13),但不到50%的學生實施階段性評估(題5)或反思、總結學習(題6)。仔細閱讀上述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50%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具備計劃、實施計劃或反思評估學習的能力,但涉及到具體的目標決策、時間管理以及階段性評估及反思時,只有25.6%-49.8%的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這表明,學生的自我認知可能與他們的實際能力有一定差距。這一結果也印證了林莉蘭[20]的研究結論。接受調(diào)查教師中,只有15%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還不錯”和“很好”。

        表1 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的自我評估

        學生對自主學習模式的態(tài)度如下頁表2所示。數(shù)據(jù)顯示,認為該模式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的被選頻次百分比分別達40.6%、27.9%和18.5%,而認為該模式“沒有用”或“浪費時間和精力”被選頻次百分比總計只有13%。有50%左右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模式“比較適合大學生”“讓他們承擔起更多學習職責”“給他們更多的選擇自由”。可以看出,多數(shù)學生對自主學習模式給予肯定。

        當問及妨礙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時,學生的回答按頻次百分比由高到低的順序分別是:(1)自我監(jiān)控能力差;(2)不太清楚學習目標和要求;(3)不知道怎樣學;(4)缺乏檢驗學習效果的測評機制;(5)基礎太差,無法自主學習;(6)認為自主學習沒必要;(7)其他(如下頁表3所示)。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可歸納為:(1)自主學習能力薄弱;(2)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缺位。在實施自主學習項目時,教師指導或宣傳不夠到位,以致學生未能了解自主學習的目標和要求;(3)測評設計不科學。

        表2 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

        表3 妨礙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

        Holec[21]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是行為的一種傾向,而非實際行為,“學生掌控學習的能力在特定的情境下—比如學習,可能轉(zhuǎn)換成實際的行為,但并不一定是此情景下的實際行為?!北狙芯空{(diào)查結果支持上述論點。盡管接受調(diào)查的學生對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給予較好的評價,但學生在實施具體的目標決策、時間管理和階段性評估反思等策略時,情況并不樂觀。而且,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以及學生反映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均表明,學生運用自主學習能力狀況并不理想。這一結果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量表評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局限性。

        (二)教師對自主學習項目實施及測評的評估

        調(diào)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高校在自主學習中心開設了自主學習項目(87.6%),且有自主學習測評方式(90.7%),但只有12.1%的接受調(diào)查教師給予了積極的評價,68.8%的教師認為實施效果“一般”。所調(diào)查學校的測評內(nèi)容主要是學習成績(39.5%)、學習頻率(31.8%)或自主學習能力(28.7%)。60.7%的教師認為現(xiàn)有測評方式“不科學”或“不太科學”。教師反映自主學習測評實踐中的主要困難來自:(1)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了解少(25.2%);(2)學校對測評不關注(21.5%);(3)評價指標設計不科學(18.9%);(4)測評工作量大(17.9%);(5)不知道該怎樣設計測評(16.5%)。

        上述結果顯示,雖然多數(shù)學校都有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及測評方式,但測評的內(nèi)容仍然是學習成績或簡單的學習頻次統(tǒng)計,測評指標設計過于簡單,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關注。教師在測評實踐中的困難不僅來自他們?nèi)狈ψ灾鲗W習測評的相關知識,也來自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校管理部門的重視。

        教師問卷在兩個方面與學生問卷結果對應。第一,高校在實施自主學習項目時,仍缺乏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導致學生“不清楚自主學習目標和要求”“不知道怎樣學”,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了解少”;第二,自主學習測評仍缺乏“科學”“有效”的方式。

        (三)教師和學生對自主學習測評要素的理解

        數(shù)據(jù)顯示,82%的教師和70.3%學生均認為自主學習測評的考核重點應是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和學生均認為自主學習的主要目地是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2.5%和38.9%)。對于自主學習涉及到的其他能力,教師和學生的觀點略有不同。在學生看來,提高專業(yè)知識和技能(32%)可能與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同樣重要。有趣的是,教師比學生更加重視提高網(wǎng)絡信息處理能力(9.7%-1.2%)和計算機應用能力(16%-6.3%)。這一結果并不意味著學生不重視這些能力,很可能是他們是伴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成長起來的新生代年輕人,所掌握的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遠比他們老師想象的要好。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與學生均認為,自主學習評價主要目標是:(1) 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2)監(jiān)督學習過程;(3)測試知識和能力。有關測評主體問題,教師和學生觀點不盡一致。教師的選擇頻次百分比依次為:(1)學生(42.7%);(2)教師(26.7%);(3)學習同伴(16.5%)和(4)學習中心管理人員(14.1%)。而學生的選擇頻次百分比依次為:(1)教師(72.9%);(2)學生(16%);(3)學習中心管理人員(10%)和(4)學習同伴(1.1%)。

        Little[22]認為,學習者自主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反思性過程中學習者自我評估發(fā)揮的作用。Dickinson[23]認為,所有的學習者都會經(jīng)歷一定程度的自我評估,但有效、自主的學習者一定是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評估,并且意識到自我評估的重要性。本調(diào)查中學生對自主學習測評主體的認識,反映了他們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仍然沒有轉(zhuǎn)換角色,缺乏承擔學習職責的能力。教師對網(wǎng)絡自主學習測評的其他建議(開放題)還包括:(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2)科學定位自主學習課程目標;(3)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監(jiān)控。

        四、啟示與建議

        本次針對本科一般院校的網(wǎng)絡自主學習及評價活動的調(diào)查,雖然樣本覆蓋面有限,但反映出來的問題對我們設計混合式學習,特別是網(wǎng)絡自主學習有一定啟示。

        (一)建立教師—學生互動的自主學習模式

        學習者自主不僅涉及學習者因素,還涉及教師因素,能否實現(xiàn)既取決于學生能力,也取決于教師能力[24]。大量研究表明,國內(nèi)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容樂觀[25-28]。王琛、國兆亮[29]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教師對于在線學習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程度直接影響混合式學習的整體效果。Johnson & Marsh[30]也認為,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積極融入學生的網(wǎng)絡學習并提供外部指導,是學生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推行混合式學習模式時,我們應重視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施必要的干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Marsh[31]認為,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仍應是促成網(wǎng)絡學習與課堂學習融合的激勵者和組織者。Launer[32]則對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職責作了進一步闡述。她認為,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除了承擔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角色外,還應:(1)調(diào)節(jié)學習過程。提供學習時間框架,與學習者討論學習目標,提供與學習目標相匹配、大量的學習資料及學習方法,支持合作學習;(2)為學習者提供如何學的學習策略指導;(3)為學習者提供技術支持;(4)協(xié)調(diào)學習者之間的交流;(5)激發(fā)學習者動機。

        (二)建立“以評促學,以評促發(fā)展”的自主學習測評體系

        20世紀末,以評促學在西方的興起,并融入教育主流。與測量不同,以評促學測評的主要目地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反饋”,幫助他們調(diào)整教學活動和學習策略。Lamb[33]認為,以評促學與學習者自主在概念上有明顯的交集。兩者均包含自我管理(計劃、監(jiān)督與評估)和自我調(diào)節(jié)(管理學習并使自我管理有效的認知因素)的能力。因此,以評促學的目的就是通過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估,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測評促進學習者自主能力發(fā)展的目的不是為了確定學生的能力高低,而是增強學習者自主能力的意識,增強教師對自主能力的了解,從而改進教學。

        以測評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是國外近十幾年來學習者自主研究的風向標。林莉蘭[34]通過對國外近30年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20世紀90年代后學習者自主研究測評范式出現(xiàn)了轉(zhuǎn)向:(1)測評的價值取向由靜態(tài)測量轉(zhuǎn)向動態(tài)評估,測評的目的由甄別轉(zhuǎn)向促進發(fā)展;(2)測評標準由標準化轉(zhuǎn)向個別化和多元化,重視學習者多元的自主能力發(fā)展方式;(3)測評主體由教師評價轉(zhuǎn)向師生共建,重視學習者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在“以評促學、以評促發(fā)展”的理念下,測評不僅是工具,而且是促進學習者自主的方法,它將評價與教學、評價與發(fā)展有機結合,通過診斷、干預和矯正,實現(xiàn)促進學習者自主的目的。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所調(diào)查高校實施的網(wǎng)絡自主學習在考核內(nèi)容與方式等方面普遍存在設計不當、效果欠佳的情況,與師生需求有差距,而師生對自主學習的目標、考核目的、考核內(nèi)容、測評主體等問題的認識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則說明,踐行“以測評學,以評促發(fā)展”的理念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三)加強教師在職培訓

        教育信息技術給高等教育帶來的變化對傳統(tǒng)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能力結構提出了挑戰(zhàn)。唯有教師具備了與教育新環(huán)境相匹配的素質(zhì),才能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陳麗等[35]認為,網(wǎng)絡時代教師新的能力結構包括:現(xiàn)代教育觀念、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研究能力、教學監(jiān)控能力、信息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而要適應這些能力結構的重構,僅靠教師個人努力是不夠的。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應重視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培訓,使教師在高等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潮中真正發(fā)揮主力軍作用。

        [1]Oliver, M., & Trigwell, K. Can “Blended Learning be Redeemed?[J].E-Learning, 2005, 2 (1):17-26.

        [2]Auster, C. J. Blended Learning as a Potentially Winning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and Online Learning: An Exploratory Study[J],Teaching Sociology, 2016, 44(1):39-48.

        [3]Melton, B. F., Bland, H. W. & Chopak-Foss, J. 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Blended Learning versus Traditional General Health Course Desig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9,3(1):1-13.

        [4]Zhao, Y., Lei, J., Yan, B., Lai, C., & Tan, S. W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A Prac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Effectiveness of Distance Education [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5,107(8), 1836-1834.

        [5]王琛,國兆亮.混合式學習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初探——基于質(zhì)性研究的結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4, 27(5): 114-120.

        [6]吳彥茹. 混合式學習促進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256(8):83-88.

        [7]馬志強,孔麗麗,曾寧. 國內(nèi)外混合式學習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基于2005—2015年SSCI和CSSCI期刊論文比較[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 142(4):49-57.

        [8][9][32]Launer, B. Five Assumptions on Blended Learning: What Is Important to Make Blended Learning a Successful Concept? [A].Tsang, P. Hybrid Learning: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C]. Berlin:Springer, 2010.9-15.

        [10]Gulbahar, Y., & Madran, R. O.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Satisfaction, Equality and Autonomy in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Case from Turkey[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9, 10(2):1-22.

        [11][14]Komarnicki, J. K., & Qian, Y.F. How do they Far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n with Blended Learning for Traditionalage Undergraduates at Moderately Selective Colleges[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Concepts, methodologies, tools and application [C].Hershey, Pennsylvania: IGI Global 2015. 99-815.

        [12]Lynch, R. & Dembo,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gulation and Online Learning in a Blended Learning Context[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4, 5(2), 1-16.

        [13]Poon, J. Blended Learning: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for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J]. MERLOT Journal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3, 9(2), 271-288.

        [15]Bound, D. Moving towards Autonomy[A]. D. Boun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C]. London: Kogan Page, 1988. 17-39.

        [16]Aoki, N. Affect and the Role of Teach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 Autonomy [A]. J. Arnol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42-154.

        [17]Benson, 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18][21]Holec, 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1981.

        [19]Cooker, L. Formative (self-)Assessment as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ing [D]. Nottingham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2.

        [20][25]林莉蘭.大學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結構分析與研究[J].外語界,2008,128(5):91-96.

        [22]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Self-assessment and Language Tests:Towards a New Assessment Culture[A]. Morrison, B. Independent Language Leanring: Building on Experience and Seeking New Perspectives [C]. 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0.26-39.

        [23]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4]林莉蘭.基于教師中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行動研究報告[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5,150(2):52-59.

        [26]徐錦芬.我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xiàn)狀與思考[J].語言教育,2014,7(4):2-7.

        [27]王煥景,張海燕.對網(wǎng)絡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思考[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5, 15(1): 33-36.

        [28]王志茹. 大學生網(wǎng)絡英語學習初始條件的實證研究[J]. 外語界,2006 , (6): 2-8.

        [29]王琛,國兆亮.混合式學習實施效果的影響因素初探——基于質(zhì)性研究的結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4, 27(5): 114-120.

        [30]Johnson, C. P & D. Marsh. Blended Language Learning: An Effective Solution but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J]. Higher Learning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4, 4(3):22-41.

        [31]Marsh, D. Blended Learning: Creati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Language Learners[M].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33]Lamb, T. Assessment of Autonomy or Assessment for Autonomy?Evaluationg Learner Autonomy for Formative Purposes[A]. A. Paran &L. Sercu, Testing the untestable in language education Bristol[C]. UK:Multilingual Matters,2010. 98-119.

        [34]林莉蘭.西方語言自主學習能力測評范式轉(zhuǎn)變對我國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的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4,(5):91-96.

        [35]陳麗,李芒,陳青. 論網(wǎng)絡時代教師新的能力結構[J].中國電化教育,2003,195(4):65-68.

        Investigation of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ts Assessment Activities in the Tertiary Blended Learning Context

        Lin Lil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61)

        This study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to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ts assessment activities in a blended learning context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six provinces. Results revealed that: (1)most students under study were positive about autonomous learning, but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was not satisfactory; (2)either the e ff ec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r its assessment practices left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although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study had both the environment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3)it was not only fea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nd autonomy. Based on the above fi ndings,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follows: (1) constructing a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v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2) deploying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nd autonomy; (3) implement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Blended Learning; Learner Autonomy; Assessment; Web-based Learning

        G434

        A

        林莉蘭: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及外語教育(lin5928@163.com)。

        2016年9月2日

        責任編輯:趙興龍

        1006—9860(2016)11—0074—05

        *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基于發(fā)展性評估理念的大學生外語自主學習在線測評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項目編號:BCA140053)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學習者問卷評估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問卷網(wǎng)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評估依據(jù)
        問卷大調(diào)查
        問卷你做主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yǎng)
        最終評估
        世界科學(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日韩精品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最大av免费观看|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臀|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日本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一码二码| 久热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av中文字幕波多野九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电影 | 熟妇丰满多毛的大隂户| jjzz日本护士| 人妻系列少妇极品熟妇|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成人欧美| 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麻豆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尤物精品国产亚洲亚洲av麻豆 |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在线视频自拍视频激情| 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中文字幕 | 国产日韩厂亚洲字幕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美女av|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亚洲国产av导航第一福利网| 8090成人午夜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在线|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18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