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班主任角色對學科教學有利影響的因素分析
□胡海燕
班主任所帶班級的學科成績比不做班主任而帶其他班級的學科成績要好,這種現(xiàn)象在當今學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班主任角色對學科教學的有利影響因素主要有權力性影響、知識素質的影響、個性魅力的影響、師生關系的影響、管理因素的影響、情感因素的影響、家校協(xié)同教育的影響,因而班主任角色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受到重視。
班主任;角色作用;個性魅力;管理因素;家校協(xié)同教育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工作的組織、教育和指導者,是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學校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及政策、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重要力量。此外,班主任這一角色還會對學科教學產(chǎn)生積極作用。
現(xiàn)象一:某班主任在本班上課時,無論是課堂紀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還是作業(yè)完成情況,都讓他 “很滿意”。但在另一個班以普通任課教師的身份上課時,學生的表現(xiàn)卻差強人意。
現(xiàn)象二:某班主任在本班除了督促學生認真學習自己所教的學科外,還不時地利用讀報課時間和到班巡視時間為學生 “義務補課”。在班主任的 “辛勤努力”下,他所教的學科在同軌班級中的成績 “出類拔萃”——平均分高出其他班級很多!但本班其他學科的成績卻很不理想,而他本人在其他班所教的同一門學科的成績也很不理想。例如,某教師為D班班主任,任教A班 (強化班)、D班 (實驗班)政治課,從表1、表2可以看出,從期中考試到期末考試,D班的政治學科考試成績超過了A班。
表1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成績質量分析
表2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高一年級期末考試成績質量分析
現(xiàn)象三:某些任課教師上了兩三年課,班上不少學生還 “認不得”,更談不上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了。但有些班主任的工作做得很細致,經(jīng)常 “與學生多談心”,這正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班主任的角色對學生的成績會存在一定影響,這種現(xiàn)象在當前的中小學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班主任具有正式授予的制定班級計劃,組織班委會和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操行評定、表揚、批評、處罰、保薦等權利。這種權利既是一種控制力,又是一種影響力,由其社會性職位因素使得學生產(chǎn)生敬畏感,由傳統(tǒng)因素使得學生產(chǎn)生服從感,由歷史性因素使得學生產(chǎn)生敬重感。
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在家中可以不聽父母的話,但在學校中一般不敢不聽班主任的話。班主任是學生的直接領導者和管理者,學生在校的每一天都在班主任的管理下學習和生活。因此,學生對班主任一般是言聽計從的,幾乎不敢違背班主任的意志。同樣,學生對班主任所教學科不敢怠慢,在有班主任的課堂上比其他教師的課堂上要主動、積極,精力更加集中,課后也會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班主任所教的學科上,以便取得較好的成績,得到班主任的賞識。從學生的心理反應分析,班主任的權力性影響屬于正?,F(xiàn)象。
班主任首先以一名教師的角色,然后才是以管理者的身份進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孟子說:“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睂W生對班主任有一種崇拜感和敬畏感,如果班主任具有淵博的學識,就會成為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學習上的進取動力,從而更加樂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也更加積極配合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從班主任的任職條件來說,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管理、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由于班主任在課堂上的管理,使得課堂效率最大化,也會直接帶動學科成績的發(fā)展,這也就是教人與育人相長的道理。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身無道德,雖辭為經(jīng),不可以信?!边@里強調的是教師在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這種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身教大于言教。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樣的學生,班主任個性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學校的圍墻內(nèi)說的每一個詞,都應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明智的、有目的,而特別重要的是,這是對我們與之打交道的活生生的、具體的人的良心說的話?!笨梢娺@種熏陶影響之大?!把宰阋詾槿藥?,行足以為范”就是強調這種示范作用。其次,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還對學生的智能發(fā)展起著無比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會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教師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又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智能。班主任是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教師,歷來是人們心目中的思想道德楷模,是學生心中的道德偶像。因此,班主任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進取精神的培養(yǎng)都有積極的影響。
可不能小看了這個 “熟悉”,它有時候能產(chǎn)生一些微妙的甚至可以稱為 “神奇”的力量。因為是班主任,所以到班里去的次數(shù)多一些,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多一些,上課的時候便能更快地叫出學生的名字來,大約一星期便可以直呼其名,而不必指指點點或者模糊地用 “這位同學”“那位戴眼鏡的胖胖的男同學”……之類的稱呼了。人是渴望賞識的動物,何況是中小學生呢?當自己的名字被老師所知,且很快在班上喊出的時候,那是一種激勵的力量,更是一種強烈的認同感,老師自然也就有了向心力。因為了解學生,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級上課的時候,便能很容易通過眼神的交流,知道哪個學生認真聽講,哪個學生走神了,哪個學生對自己的講授心領神會,哪個學生還是一片茫然……從而調整課堂節(jié)奏以適應學生,這樣的教學就有針對性,效率肯定會更高一些。
從教學的角度來說,“三分教七分管”的觀念永遠都不會過時。當然,這里的 “管”應該從廣義上理解為 “思想教育”,而絕不是狹義的 “管理”或者 “管教”。作為班主任,有義務承擔起 “人師”而不僅僅是 “經(jīng)師”的責任。除了書本知識以外,班主任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哪怕是細微的思想波動,一個合格的班主任也會明察秋毫,并采取恰當?shù)拇胧┙o予疏導,使其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有時候,對于共性的問題,班主任甚至會在有教育契機時,占用自己的學科教學時間來一番 “說教”。盡管這種說教效果不一定立竿見影,但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更為重要的是,時間久了,學生會理所當然地把班主任當成是自己行為的管理者、思想的引領者,是可以傾訴內(nèi)心想法而不僅僅是請教問題的 “特殊老師”。這種心理的歸屬感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指令,包括在學科教學上也更 “聽話”,這是其他教師所不具有的優(yōu)勢。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班主任對學生要比其他教師多一份關心。因為職責所在,班主任除了顧及學生的學習、思想外,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也是其更讓學生親近的原因。不管是在走廊里還是在校園內(nèi),抑或在教室中,有愛心的班主任更容易注意到哪個學生的臉色有些不對,哪個學生的衣領不平整,哪個學生穿得比較單薄……充滿關愛的噓寒問暖,自然貼切的溫馨愛撫,雪中送炭式的一次家訪……無形中大大拉近了班主任與學生的距離,使得這種師生的情意遠遠超過了其他老師。那么在教學上,班主任的一句話,自然也就具有了更多 “不能拒絕的理由”。
家庭是整個社會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單元,也是學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而家長是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最大的教育者,是學生的啟蒙教師。家庭和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教育在學生所受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奠基性的。因此,班主任會利用家訪、電話、網(wǎng)絡、書信、訪談等不同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情況,進行雙向管理。家庭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協(xié)調一致,相互支持與配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非班主任教師與家長接觸和交流的機會較少,因而家校協(xié)同教育,對班主任的教育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從學生心理反應分析,班主任對學科教學有利影響屬于正?,F(xiàn)象。但是,班主任角色也有可能對班級教學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一方面,在班主任的影響下,學生會偏向班主任所教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嚴重的偏科現(xiàn)象,帶來學科的不平衡發(fā)展;另一方面,當班主任權力性影響失效或產(chǎn)生負作用時,或者班主任教師的知識素質不完整、師生關系不協(xié)調、管理方法不當、情感因素產(chǎn)生偏差、家校協(xié)同教育無效時,這些因素都會對班主任所教學科產(chǎn)生負作用,降低教學有效性,甚至影響其他學科的教學。
因此,班主任角色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受到重視,要在積極引導用班主任角色 “正效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從源頭上堵住 “負效應”產(chǎn)生的渠道,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有效地引導班級整體推進,使學生擁有全面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
[1]張影強.“班主任效應”利弊析[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04,(8).
[2]胡義順.運用“班主任效應”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8).
[3]江月孫,王新如.班級管理學[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95.
[4]班華.中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林冬桂,張東,黃玉華.班級教育管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班華,王正勇.高中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編輯:易繼斌)
G627
A
1671-0568(2016)09-0030-03
胡海燕,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