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
摘要:本文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探析了對英語課堂進行分層教學,以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分層教學;提升;效益;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2-0072
在教師實際從事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學生基礎扎實,學習英語輕松、活躍,課堂教學積極參與,用英語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十分活躍,課堂教學往往會達到一個理想的結果,課堂教學就會十分順利,一氣呵成;而當教師教一些基礎比較薄弱、英語學習興趣并不十分積極的學生時,總會感覺到想要認真從事英語課堂教學以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確實比較困難,叫他們去聽一節(jié)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上的課,往往會感到厭煩。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看出,在不同的班級、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同樣內容的教學,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那么,教師在平時從事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如何來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呢?下面,筆者就在這些方面提出一些個人見解。
一、根據學習成績給學生分層
教師所從事的是教育教學工作,面對的是一群學生,而這一群學生學習基礎肯定不同、興趣愛好不齊,為了能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在學生入學的時候,根椐學生英語基礎的不同,進行合理的編排:英語學習基礎的不同,進行合理的編排:英語學習基礎比較扎實的,都編排在A層班級進行教學;英語基礎不大突出、英語學習愛好不十分濃,但有上進心的學生編排在B層班級進行教學;而對那些基礎相當薄弱又缺乏求知欲和學習動機的學生,我們必須要求學校把他們編排在C層班級來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生學業(yè)成績采用不同的教科書
在英語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當中實行不同的教科書教學,其實是一個很有實效的辦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從事英語教學的時候,不要對英語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使用同樣的教材。比如,對于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要選一些比較簡單又使學生樂學的書籍,或者干脆用初中英語教材;而對于那些基礎比較扎實且有上進心的A、B層學生來說,要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guī)定來使用教材進行教學。
三、對基礎相同的學生使用同一教科書也要施行不同的目標分層
對不同愛好、不同氣質的學生也要進行不同的教學目標分層。對于那些基礎較好、發(fā)言積極、活潑主動的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讓其多進行英語口語練習并提高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要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找到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對于那些基礎較好但不善于發(fā)言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啟發(fā)他們、引導他們,給予他們容易表達的問題,使他們逐步開口,養(yǎng)成有興趣、積極發(fā)言的學習習慣。總之,在具體從事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針對基礎相同,但愛好興趣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分層。
四、教學目標、教學任務要分層
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他們的學業(yè)成績進行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分層管理和分層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對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就要求他們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從一個一個的單詞記憶開始;對于那些基礎還算可以、有上進心但不十分出色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和詞匯,并在實踐中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至于那些基礎比較扎實、上進心十分強烈的學生,教師不僅需要求他們掌握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詞匯、句法和語法知識,而且也要要求他們在詞法、句法和語法的綜合應用上達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平時要注重對這些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其寫作和閱讀能力要進行特別的培訓。
五、課外輔導要進行點面分層
所謂點面分層輔導,其實就是要求教師在輔導的時候從學生對英語語言掌握的基本情況入手,給他們有效、合理的輔導;否則,一味采用同樣的方式,學生厭煩、教師苦惱,結果卻是一樣無效。教師可以采取的具體做法有: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要從端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入手,幫助他們學習、掌握一些最常用、最基本的日常用語,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進而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對于那些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他們有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這就要求教師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堅強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努力使他們的英語知識水平躍上一個臺階; 對于那些基礎比較扎實的優(yōu)等生來說,則要側重提高其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
六、不同類型的考試要進行分層
學生的英語言基礎是有差異的,無論在哪一場考試中,都不應該采用同一份考試試卷去測試學生,更不應該拿他們對同樣試卷的考試成績去評價學生。那么如何才能進行合適的考試分層呢?那就要求我們在出卷的時候,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給基礎不同的學生各出一份能適合他們語言基礎水平不同的試卷,比如A卷、B卷、C卷(A卷是給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考的,B卷是給基礎中等的學生考的,C卷是給基礎薄弱的學生考的),從而使他們在不同的測試內容中盡可能體現自己對基礎知識所掌握的程度,盡可能在這些有區(qū)別性的測試中得到一個高分并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在進行這些測試的同時盡可能使他們覺得學習英語有內容可學、有內容可記,最終達到激勵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的效果。在考試結束之后,為了能讓學生有一個全、清、新的認識,教師則要要求他們在進行試卷回顧的時候,認真記錄和總結自己所犯的錯誤和不能理解的地方,重新瀏覽試卷以達到加強記憶的效果。
七、根據學生的書面特長、口頭特長來進行分層教學
在從事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發(fā)現,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中有的書面表達能力強,有的書面表達能力一般,但口頭表達能力卻很好,也有一些書面表達能力、口頭交流能力很好的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在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時候,總是會感到十分為難。如果一節(jié)課讓學生自由地用英語復述、交流,會讓那些口頭表達能力不好的學生感到這節(jié)課聽得沒勁;如果在一節(jié)課里總是講解一些詞匯和英語語言的基本知識,那些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又會感到乏味,沒讓他們發(fā)揮特長,甚至連那些在兩方面都強的學生都覺得課堂活力不足、效果不太好。因此,筆者認為,為了能讓各種類型的特長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愛好和興趣,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要給這些學生進行分類,可將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好的學生編排在另外一個班級。于是,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的時候,就會知道各個班級的特長,有針對性地實施英語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據此,筆者也想建議,教師在給學生測試的時候,在設計試卷的時候要留意各類學生所愛好的類型在整份試卷中所占的比重。比如對于口語很好的那類學生,要多出一些聽力方面的題型和只要求口頭表達的題目;而對于書面表達能力很強的那些學生,則要多出一些有關英語語言如何運用的題型,如語法填空、完型填空、短文改錯、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類的題型,同時也要注重這些類型在整份試卷中的比重,少出一些口語和聽力的題型。
總之,為了能使各類學生真實有效地獲得一些知識,同時也為了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下去,教師在英語語言課堂上進行分層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
作者簡介:林 艷,任教于江西省于都二中,一級教師。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二中 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