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祿
摘要:在教學觀念不斷革新的教學背景下,各階段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也在不斷的革新和填充,各版本教材的編制者也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細致地進行文章的選擇,旨在提高教材的實用性及科學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新詩教學十分重要,它與古詩詞教學有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在白話描述下也極具意境與美感。本文將簡單介紹中學語文新詩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重點就初中語文新詩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應用策略展開詳細的探討。
關(guān)鍵詞:中學語文;新詩教學;審美教育;運用策略;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2-0040
一、中學語文新詩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與新詩相比,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的關(guān)注度更高,鮮明的韻律、簡短的詩篇都向人們描繪出了一幅幅壯美的畫面,因此,在各階段的教學中人們對于古詩詞的了解及喜愛程度遠遠高于新詩。但是從興起的年限及寫作內(nèi)容上來看,新詩更加易懂,且意境深邃,學生無需受到生僻詞語的影響,可以通過白話詩句的分析來了解作者的立意。
從近年來的教材編制現(xiàn)狀來看,初中語文教學中新詩占據(jù)的篇幅有所上漲,如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冰心女士的《紙船》等等,這些文筆優(yōu)美的新詩不僅向人們傳達出美好的意愿,同時也能讓人感受到新詩也可以做到意境優(yōu)美、構(gòu)思精巧。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自身對新詩的態(tài)度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新詩教學中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首先,教學觀念的影響較大。新詩的發(fā)展及重視在漫長的教學改革中逐步得到了改進,但是,初中語文教學前期的選材具有較強的政治傾向,對于初中學生的審美、德育教學需求分析不足,使得教師與學生對于新詩的重視度不高。傳統(tǒng)語文教學大都是通過教師講解寫作背景、解釋生僻詞語、引導學生進行文章大意分析這一流程來進行,但是不適用于新詩教學。新詩教學需學生自己心領(lǐng)神會,教師也要掌握教學的技巧及方法,否則,教學的效率無法得到提高。其次,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有待提高。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自身的影響及態(tài)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審美及價值觀。在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的前提下,語文教學工作者無法真正體會到新詩的美感與意境,如果教師自身都無法讀懂讀透新詩,更加無法挖掘出新詩的文學價值。在應試教育意識的影響下,教師自身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意識逐漸放松,這無疑也給新詩教學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二、初中語文新詩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應用策略
1. 深入挖掘新詩中蘊含的美感及韻味
審美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欣賞美,并完善自我,從情感的角度去感受和體驗。在初中語文新詩教學中,教師需做好課前的引導及準備,在課程開展前期做好氛圍的營造及渲染,讓學生自發(fā)的融入到教學氛圍中?,F(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對于新詩的選擇非常慎重,其選擇的新詩非常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現(xiàn)狀,教師需要做的是利用教材及設備來做好審美教育。就新詩《鄉(xiāng)愁》的教學而言,詩中蘊含著作者對統(tǒng)一的期盼及親情的渴望,在質(zhì)樸的語言中可以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當時的寫作心情。教師在講解中,可以跳脫詩篇講解的范疇,在情感上激發(fā)學生對于親人的情感,可以給學生播放與鄉(xiāng)愁相關(guān)的歌曲,如《鴻雁》,讓學生在悠揚的歌聲中感受到《鄉(xiāng)愁》中的韻味及美感,對新詩產(chǎn)生較大的改觀,逐步愛上新詩。
2. 審美感知的獲得
審美感知的獲得既離不開審美韻味的營造和彰顯,更離不開美讀這一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參與,因為美讀是讀者走進詩人內(nèi)心深處、感悟詩人情思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授新詩時也要緊緊抓住詩歌的特點,注重學生的詩歌朗讀,只有這樣,初中語文新詩中的審美教育才能真正有所成效,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審美感知能力的提高。
新詩《綠》內(nèi)容抽象,意境優(yōu)美,構(gòu)思奇特,完全可以作為審美教育的課外教材。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聚焦于日常生活,通過踏春等實踐活動來感受詩歌中描述的墨綠、淺綠、嫩綠、翠綠、淡綠、粉綠等千萬種綠的形態(tài),以便更好地理解詩人所說的“刮的風是綠的,下的雨是綠的,流的水是綠的,陽光也是綠的”這一審美感知,為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3. 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初中語文新詩教學中,審美教育運用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成長,通過美學教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通過自身的理解及感悟來營造美的意境。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來實現(xiàn),在新詩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結(jié)構(gòu)或主題讓學生去模仿,逐步了解到新詩中的韻律美,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寫作及組織能力,從教學中逐步落實和滲透審美教育。
三、總結(jié)
審美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極具優(yōu)勢,通過對不同時代背景下文章的學習及研究,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者寫作的用意,明白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初中語文新詩教學中,教學工作者需認真地對待當前教學中的不足,有意識地進行改進,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讓學生在審美教育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及素養(yǎng)。同時,利用現(xiàn)有條件,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效運用,不斷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下自發(fā)地參與到新詩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許 諾.中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
[2] 王志軍.初中語文審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4(32).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水頭中學 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