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摘 要: 思想政治課的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在教學導入、語言、教態(tài)、方法和總結各方面處處“留情”,做一個“多情”的政治教師,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 思想政治 教學情感 教學策略
思想政治課是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有些學生反映:思想政治課抽象、單調(diào),學習起來沒有多大興趣。究其原因,是教學過程中缺少“情”,為此,我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傾注更多“情”,做“多情”的教師。
一、導語設計要“一見鐘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潑的導入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積極投入學習,使學生明白本課學習要求,集中學生思維方向,而且啟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情緒,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煉之以志、導之以行的效果,學生聽了富有藝術抒情的導語,往往“一見鐘情”。
1.溫故啟新式
即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對以前(尤其是前一、兩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回顧、復習過渡到對即將學習新知的教學上。由于思想政治課基本理論知識之間,特別是同一冊教材內(nèi)部的章、節(jié)、目之間,存在緊密的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因此,安排溫故知新的導語,就能使學生學習新知時始終保持與舊知的聯(lián)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舊知識之間連接得自然、順暢。
2.懸念誘思式
即教師先講述故事或者列舉實例,然后從中巧妙設置一、兩個懸念,激發(fā)和誘導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安排這種懸念誘思式教學導語,可以使學生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內(nèi)心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強烈意識,設法破譯教師設置的懸念,從而使課堂教學處于“憤而啟之”的狀態(tài)。
3.就地取材式
針對課前師生的言行,借題發(fā)揮,乘機而導。一次,有位教師上課進教室時差點兒跌跤,引得全班學生哄堂大笑。這位教師不慌不忙地走到講臺前,叫道:我們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今天正好學習“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這一內(nèi)容,請學生打開課本。教室里秩序井然,學生全神貫注地開始學習新課。
二、教學語言要有詩情
思想政治課內(nèi)容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對思想政治教師來說,沒有必要一上課就擺出冷峻的神態(tài),用枯燥乏味的語言平鋪直敘地講述要闡述的道理,因為那樣會令人聽而生厭。要改變這一狀況,教學語言必須具有詩情。
1.巧用詩歌法
引用詩詞或歌詞說明觀點,增強說服力。例如:講“必須堅持聯(lián)系觀點”這一課時,我以飽滿的熱情為學生朗誦愛國將領馮玉祥的一首詩:“鳥愛巢,不愛樹/樹一倒,沒住處/看你怎么去生活!”聽罷這首愛國詩,學生被馮玉祥將軍高尚的愛國情懷所打動,懂得了家與國的密切關系,受到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2.排比講解法
運用排比句對所講觀點加以解說。例如:分析“理想”的含義時,滿懷激情地講了這樣一段話:每個人往往都有自己的理想,少年人志向遠大,期望自己的人生充滿詩意,是繽紛的花雨;青年人快捷敏銳,期望自己的道路是坦蕩的通途,是成功的歡呼;中年人腳踏實地,期望自己的事業(yè)平凡而偉大,是溫馨的祝福;老年人壯志不已,期望自己的生活是夕陽的輝煌,是悠遠的回響……學生現(xiàn)在大都16歲,16歲是感情豐富的季節(jié),16歲是理想開花的季節(jié)。我們應當有遠大的理想。學生被我的鼓動性語言深深地打動,神情專注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三、教師的教態(tài)要“脈脈含情”
1.目光分配要合理
通常做法是把目光中心投放在教室倒數(shù)第二三排位置上,并兼顧其他位置,特別注意使自己的目光與全班學生目光保持“對流”,以便隨時調(diào)控。
2.面部表情要適宜
教師面部表情一要自然,讓教師的內(nèi)心活動與外在表情一致,讓學生看到教師坦然的真實形象;二要適度,即教師的臉色變化要恰如其分;三要溫和,即教師在課堂上表情親切溫和時,師生間心理距離就會減少以至于消失。
3.動作姿態(tài)要適當
教師的動作姿態(tài)應嚴格服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的需要,與教學內(nèi)容保持和諧一致,一要手部動作準確,二要雙腳站立自然平穩(wěn)。
四、教學方法要激發(fā)“熱情”
1.情境教學法
所謂情境教學法,指教師為激發(fā)學生思考積極性而創(chuàng)設特定的問題情境,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求問題的能力。情境教學必須注意形式的新穎性、內(nèi)容的生動性和啟發(fā)性。這樣,學生就愿意學、愛學,就會主動學,在學習中有發(fā)展、有創(chuàng)造、有快樂。
2.討論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一定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就某個問題發(fā)表看法,進行辯論和研究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必須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參加討論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獨立思考能力;(2)指導學生收集討論的相關材料,對要討論的問題做好充分準備;(3)討論時,教師要調(diào)動每個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展開充分的討論;(4)做好討論總結,總結要科學、明確,并指出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討論教學法運用得當,可以使不同水平學生活動起來,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使探究與創(chuàng)造精神得以弘揚。
五、歸納總結要具有“煽情”
影視作品中有種打動觀眾的藝術手法,叫做“煽情”。上完一堂課歸納總結時,政治教師可以借鑒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和手法打動學生。
總而言之,在課堂教學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nèi)容一旦插上情趣的翅膀,合成美妙的氣氛,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