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吉 孫世超(吉林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高校運動會田徑項目設置:困境與選擇
——基于對50所高校秩序冊的考察
□ 袁 吉 孫世超(吉林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等對高校運動會田徑項目設置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我國高校運動會項目設置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田徑項目設置體現了“錦標主義思想”;基于此,本文提出徑賽項目設置:注重短距離,取消跨欄等技術動作復雜的項目,田徑賽項目設置選取跳高、跳遠和鉛球,非傳統(tǒng)田徑項目的設置原則是“競技運動大眾化”、“參與對象集體化”。
運動會 秩序冊 徑賽 田賽
學校為了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增強青少年體質,落實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提出“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精神;同時《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guī)定了學校每年必須開展一次田徑運動會。因此,一年一度的學校田徑運動會成為了落實文件精神,繁榮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有力杠桿。
筆者通過CNKI、萬方以及維普等數據庫,以“田徑運動會”、“校運會”等關鍵詞搜索相關文獻,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資料基礎。收集了2015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50所高校田徑運動會的秩序冊,對部分高校運動會進行了實地調查,對具體問題進行了專家咨詢,獲取了寶貴意見。
目前我國高校田徑運動會項目開展總數最多的是長安大學,為57項,最少的是華東政法大學,為10項,平均值為19.8項(見表1)。表明我國高校運動會項目設置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項目設置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田徑類項目開展最多的是長安大學,為26項;最少的是華東政法大學,為10項,項目全為田徑項目的有22所學校,參與人數與比例都是最低的。校運會項目內容的單一性是造成缺乏對學生道德情操、人生觀、價值觀等人文關懷重要原因。因此,對傳統(tǒng)田徑項目改革首先要在思想上淡化“錦標主義”,強調人人參與。
由各高校運動會參賽報名人數可知,短距離學生參與較多,長距離次之,而跨欄和3000米障礙項目學生則望而止步,多數參加是迫于學院安排。在所調查50所高校中,全部開展的徑賽項目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4×100米共6項(見表2)。這些田徑項目競爭性強,且都在較短時間完成,要求參賽者具備一定的爆發(fā)力,適宜人群較廣。
表1 我國高校運動會項目開展情況一覽表
注:“-”表明該項數據不存在;“--”表明不存在體育特長生;“---”表示未搜到該數據。
表2 我國高校徑賽項目開展一覽表
長距離項目的開設情況:3000米和5000米分別有48所和45所高校開展,10000米項目有3所高校開展。有學者認為長距離項目要求參賽者具備較好的有氧耐力素質、較強的心肺功能和堅毅的品質,而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是不爭的事實,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取消長距離的項目。就長距離項目在高校田徑運動會開展情況來分析,選手實力差距較大,套圈現象頻繁出現,有一部分同學很難完成全程比賽,從組織競賽角度而言,耗時過長的徑賽也不利于比賽的流暢進行。因此單獨開展長距離項目比賽可以作為學?!瓣柟怏w育”活動項目之一,給長跑愛好者提供比賽交流的平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3000米障礙有1所高校開展,110米欄有19所高校開展,100米欄有18所學校開展,400米欄有11所高校開展。3000米障礙跑不適宜在高校中開展,項目復雜,專項能力要求高,規(guī)則多,普通學生根本無法順利完成。在高??鐧诒荣愔?,多數參賽者都是“跳欄”技術,摔倒現象十分常見。難度系數過高的項目是阻礙學生參與校運會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建議跨欄項目繼續(xù)作為高校田徑運動會開展項目。
筆者參與了部分高校運動會,經調查發(fā)現跳高、跳遠、鉛球參與人數最多,運動損傷發(fā)生最少,普及程度最高,普及性反映了一個項目的開展狀況和群眾基礎,是反映項目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普適性的主要指標。跳高、跳遠、鉛球三個田賽項目開展比例分別為96%、100%、96%(見表3)。這三個項目是人類跳躍和投擲能力的基本體現,學生對于技術動作較為熟悉,易開展,群眾基礎好,學生參與人數多,是校運會開展較好的項目。
表3 我國高校田賽項目開展一覽表
對于三級跳遠、鐵餅、標槍、鏈球、撐桿跳高的項目而言,這些項目要求參賽者具備較高的專項能力,而且專項技能過于復雜。很多同學對于三級跳的技術動作要求都不了解,對于鐵餅的旋轉技術等等都不了解,甚至出現了標槍項目投幾米都可以取得名次。過分強調競技性,會嚴重影響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為了避免學校運動會成為少數具有運動天賦學生的表演舞臺,不建議這些項目作為高校運動會的項目。
許多高校都存在著高水平、體育學院等體育特長生,而體育特長生名次錄取辦法,影響著普通大學生參與校運會的積極性。因此要采取適當方式對體育特長生進行名次錄取,避免名次錄取的不公平性。目前高校對于體育特長生參與校運會名次錄取方式有三種:與普通學生“并列”錄取、“分組”錄取、“按成績錄取”。
由表1可知,大多數學校采用了“并列”錄取方式,該錄取方式是指即當體育特長生取得前三名時,與普通學生名次按并列論處,例如第一名是體育特長生,則遞補一名普通學生,與體育特長生并列第一。這樣既保證了普通學生與體育特長生同場競技,增加了比賽的精彩度,也保證了錄取普通學生名次的前八名,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參與校運會的積極性。
部分學校采取了“分組”錄取方式,是指將體育特長生與普通大學生進行分組,不在同一組進行競爭,分別錄取前八名。然而,這種方式不利于競賽的編排,往往會出現普通學生組別過多,而體育特長生組別過少,甚至一組只有幾個人。少數學校采取了“按成績錄取”,則會出現前三名基本上都是體育特長生,這種方式不可取。
非傳統(tǒng)田徑項目是指以“走、跑、跳、投”等基本運動能力為基礎延伸出的項目,包括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擲實心球、8×100米接力賽等項目(見表4)。目前有其他類徑賽項目25個,田賽項目11個。
表4 我國高校其它田徑項目開展情況一覽表
經實地訪問調查,徑賽類項目:8×100米迎面接力、男子1000米團體賽、女子800米團體賽、師生異程接力賽等項目開展較好。這些項目要求參賽者以個人能力為基礎,強調團隊力量,因此參與者都會全力以赴的完成比賽,尤其在接力項目中,短暫的落后或領先,都會激起參賽者及觀眾的熱情,開展效果較好;對于中長跑團體賽而言,每個參賽者名次都有可能決定最終的排名,避免了參賽者出現中途退賽,鼓勵參賽者完成比賽。
田賽類項目:立定三級跳遠、膠球擲遠、團體拋擲實心球等項目開展較好。立定三級跳遠與三級跳遠技術動作一致,但避免了加速對于運動員帶來損傷的隱患。而膠球擲遠、拋擲實心球則對參賽者“門檻”要求更低,群眾基礎更好,參與人群也更多。因此要對傳統(tǒng)田徑項目進行創(chuàng)新,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對高校運動會田徑項目進行適當選擇與適宜修改,是今后高校運動會項目設置的重要方向,大膽對傳統(tǒng)田徑項目進行擇優(yōu)選擇,對傳統(tǒng)田徑項目進行改造,并參照執(zhí)行《田徑競賽規(guī)則》,彰顯“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豐富多彩的比賽項目,挖掘校運會的文化內涵,注重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體育帶來的集體凝聚力、競爭力,促使學生培養(yǎng)吃苦耐勞,養(yǎng)成熱愛體育,積極鍛煉的態(tài)度,朝著“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目標前行。
[1]羅剛,王楓.“健康第一”與校運會改革探討[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22(4):76-78.
[2]鄭波,陶成武.學校運動會的人文教育價值及實現途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4):101-104.
[3]楊建運,吳龍.校運動會向體育節(jié)轉軌的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9(2):108-110.
[4]董明.重慶市普通高校校運會現狀及改進措施[D].重慶大學,2014.
[5]李鳳梅.我國大學生項目設置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2(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