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
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每個教師非常關心且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學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對學生的成長有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xiàn)實。為了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教學功能,必須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強化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靈魂。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由于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多元價值取向而引起新課程教學目標與結果的不確定性,有些教師對教材鉆研不夠,對學生了解不清,備課只是一種形式,無法準確確定教學目標,即使把教學目標寫在課時計劃里,但沒有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里。新課程要求實現(xiàn)學生為學的主體、教師為教的主體的辯證統(tǒng)一,由“教師一言堂”向“師生合作型”轉變,師生之間不斷互動、碰撞,迸發(fā)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充分分析學情,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確目標,這樣師生互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就必須創(chuàng)設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情境與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遠勝于掌握一些現(xiàn)存的結論?;诖?,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教學的著力點已不再是教“書”(傳授知識),而是教“學”(傳授科學的思維方法),指導學生學會、會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不待教師講而自能讀書”,達到“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的目的。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一開始就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導入的優(yōu)化設計,針對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精心設計導入情境,如:美妙動聽的音樂、引人入勝的故事、幽默省人的漫畫,啟迪智慧的謎語等,只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興趣的導入方式都應為我所用。
2.體驗教學,培養(yǎng)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比較、思索、發(fā)現(xiàn),才能真正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進而領悟、內(nèi)化為己有。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各種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體驗,這就需要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
三、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動力。
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情感入手。情感是啟動學生“內(nèi)趨力”的重要因素。在課堂上,教師是良師,更是益友,沒有師生感情上的交流,沒有積極、和諧的情緒體驗,就不可能轉化為接受教育的內(nèi)在動力。也許大多數(shù)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一杯水擺在口渴的人面前,會給他帶來愉快,那是因為他需要;同樣一杯水擺在口不渴的人面前,他會無動于衷,如果強迫他喝會造成不愉快甚至氣憤。有些學生在學習上也是這樣,如果強迫則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于是在教學中我與學生多接觸,觀察了解他們,針對他們的特點,傾心交談,鼓勵他們,做學生的朋友,學生的心扉敞開了,學生從愛老師到愛學政治,這充分保證了45分鐘的質量,提高了課堂效率??梢娗楦惺墙逃虒W中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動力。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我分析了班級的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他們成績不好并非完全由于智力低下,學習動機不端正、性情懶惰、意志薄弱這些非智力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因而在教學中我很注意對他們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我常利用批改作業(yè)的機會或給學生寫賀卡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送給學生警句名言,磨煉學生的意志。如,一些學生比較懶惰,就結合所學的意志品質的知識,送給他一條名言:“人生最大的困難是戰(zhàn)勝自己的懶惰,學會戰(zhàn)勝自己是鍛煉意志的訣竅。”又如,班上有位學生歌唱得很好,但學習興趣不高,我便在新年賀卡上寫上:希望有一天能聽到人們就像贊美你的歌喉一樣贊美你的成績……通過這些方法,學生與教師情感接近了,也使學生感到老師在關心注意他,增強他們學習政治課的信心,為提高課堂效率、保證質量打下基礎。
四、恰當運用教學語言是課堂實效性的實現(xiàn)的保障。
教學語言是教與學的橋梁,它是教師傳授教學信息的媒體。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shù)慕虒W語言呢?
1.聲情并茂。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益?!比绻處熤v課的聲音軟弱無力,平平淡淡,自己的精神不振作,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昏昏欲睡,這勢必影響教學效果。反之,如果教師用富有情感的語調傳授知識講,教學語言的親切自然、情真意切就會讓學生有充滿溫馨的親情感受,從而調動學生一起讀,一起想,一起愛,一起恨,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鳴,增強教學效果。
2.語言幽默。由于思想政治課的理性知識較多,加上課程多安排在下午,因而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語言,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進而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氣氛,消除學生的疲勞感,始終保持濃厚的聽課興趣。
3.身教勝于言傳。在學生心目中,政治教師的品格修養(yǎng)、儀表教態(tài)往往是他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政治教師有高尚的品德修養(yǎng),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法,以敬業(yè)愛崗、無私奉獻精神和負責、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切實把教學常規(guī)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者,一定要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要求,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改革,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用開放的學習方法探究新事物,圍繞教學目標,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增強思想品德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