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琳
內容摘要:“也好”具有話語標記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因此可以被視為話語標記。本文通過分析共時平面上“也好”的多義形式,推測其發(fā)展軌跡,探討話語標記語“也好”的形成過程和功能。話語標記“也好”的形成是詞匯化和語法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即由短語先詞匯化為詞,然后再進一步語法化為話語標記。
關鍵詞:“也好” 話語標記 詞匯化 語法化
“也好”是現(xiàn)代漢語口語和書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用法又較為豐富的一個詞,對于“也好”的詞性判定也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一)認為是語氣助詞。許多工具書將“也好”的詞性標注為都是助詞。
(二)認為是語氣詞。黃伯榮、廖序東(2007)認為“也好”是語氣詞,表示陳述語氣。齊滬揚(2002)[2]將其稱為認為“也好”為非典型語氣詞,同“也罷、罷了、而已、的話”等詞性一致。
(三)認為是連詞。史有為(1986)認為“也好”同“也罷”一樣均屬于連詞,且一般為后置連詞。
(四)認為是兼類詞,既是連詞又是語氣詞。張誼生(2000)認為成對使用的“也好”可以起連接作用應歸為連詞,且為后置連詞,表示選擇關系的連詞。單用的“也好”是語氣詞,表示容忍、讓步的語氣,即雖然對某種行為、觀點、措施等不太滿意,但既然已經存在了也只能這樣了。
以上四種觀點均是“也好”詞匯化后學者們對其詞類的判定,無論是語氣詞還是連詞,均屬于傳統(tǒng)詞類,而本文著重討論的正是現(xiàn)代漢語中作為話語標記的“也好”。此外,本文還從共時角度探討“也好”話語標記功能的形成及其表現(xiàn)。
一、在共時平面上“也好”的多義形式
“也好”具有多功能性,其位置靈活,意義多樣,本文選擇在共時狀態(tài)下,通過對比“也好”的不同用法,推測出“也好”的發(fā)展軌跡,并探討話語標記“也好”的形成機制。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好”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 狀中短語“也好”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好”是個狀中結構的短語,主要功能是充當謂語,位于小句句末或句子末尾,其中“好”為謂語中心。在這種情況下,“也好”是兩個不同成分的連用,“也”為副詞,表示類同;“好”為形容詞,表示“好”的本義,與“壞”相對。如:
(1)我們建國三十九年,頭八年好,后十年也好,當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擾,情況不大好。(《鄧小平文選3》)
(2)高唱軍歌,他的聲音很足,表情也好,就是唱的調子和鋼琴一點不發(fā)生關系。(老舍《二馬》)
上例中的“也好”在句中作謂語,可以作一個直接成分,表“X好,Y也一樣好”之義,是對命題內容的客觀評價,如例(1)中的“也好”就表示“和……一樣好”的意思,即建國三十九年,頭八年好,后十年和頭八年一樣好。這也是“也”的實用用法,表示“類同”,但“也”與“好”之間并非結合得很緊密,它們之間還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也挺好”。正是因為句中不同層面的句法成分“也”與“好”線性組合的長期使用,促成了詞匯化的結果。
(二) 語氣助詞“也好”
當短語“也好”表示“也不錯、也挺好”時,帶有贊揚、肯定性語氣,在此基礎上發(fā)生虛化就自然地向語氣助詞“也好”演變,發(fā)展出了情態(tài)語氣功能。此時,“也好”不再充當謂語,喪失了述謂功能,“也好”并不是簡單地繼承了兩個語素的實際語義,而是包含了整個句式的語法意義,因此可以說這樣的“也好”已經詞匯化了。關于語氣助詞“也好”的功能,《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認為,“也好”同“也罷”,但語氣較輕。如:
(3)“好吧,媽!我心里有這么個底子也好。不過,您先別著急;教我慢慢的想一想,也許想出點好主意來!”(老舍《四世同堂》)
(4)我沒一定的主張,而且去不去不要緊,你們要是分頭去也好,我一個人在這睡一覺,比什么都平安。(老舍《旅行》)
從例(3)、(4)中可以看出,作為語氣助詞“也好”的附著對象一般為動詞性成分,構成“X也好”的形式,帶有強烈的主觀評價義,表示“X也好,但并非最好”的意思。“也好”可以省略或換成其他語氣詞,句子的結構都是完整的,除了句子語氣可能會有所改變外,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需注意的是,在兩例中“也好”的句法位置是不同的,例(3)中的“也好”位于句子末尾,我們可以稱之為句末語氣助詞“也好”;例(4)中的“也好”位于前一個分句的末尾,我們將其稱之為句中語氣助詞“也好”。在對上例中的“也好”的語義進行對比后,我們發(fā)現(xiàn)位于句末的“也好”雖不再充當句法成分,但在語義上仍保留一定的陳述義,而位于句中的“也好”不再具有陳述性,語義更加虛化,情態(tài)語氣功能更加明顯,表明了句中“也好”是句末“也好”的進一步虛化。
(三)“X也好,Y也好”
“也好”附于詞、短語、小句等的后面,構成“X也好,Y也好”的連用格式。該句式顯示了“也好”的進一步虛化,表示列舉范圍內無一例外或在所列情況下,皆為如此,可以與“無論、不論、不管、任憑”等表示無條件的關聯(lián)連詞共現(xiàn),后一分句中可有“總、都、也”等呼應。作為一個整體對舉格式的“也好”的出現(xiàn),可認定為“也好”語法化完成的標志。如:
(5)可是,不論怎么說,總還是他的東西。木頭的也好,磁的也好,都是他費盡心機弄來的。(老舍《四世同堂》)
除此之外,“也好”還常與哪怕、就算、即使等表讓步的連詞搭配。如:
(6)他想象著:自己握著一把手槍,哪怕是塊石頭呢也好,輕手躡腳的過去,過去,一下子把個戴鐵盆的敵人打得腦漿迸裂!(老舍《殺狗》)
(四) 話語標記“也好”
“也好”有時并不表示真值語義,而是起到話語標記的作用,以話語標記語的身份出現(xiàn)。此時的“也好”是獨立的,不與其他成分發(fā)生黏著,在語篇中的作用主要是話輪轉接,即標志一個話輪的結束或指示一個話輪的開始,使前后句銜接更加的緊密。如:
(7)“八爺!你是貴人多忘事,你的事自己永遠不記著。也好,你要作了總統(tǒng),我當秘書長。不然,你把國家的事也都忘了?!睂O八笑了,大概笑的是“你作總統(tǒng)”。(老舍《老張的哲學》)
(8)高夫人點點頭說:“也好。留下一兩個人,其余的跟雙喜去吧。”(姚雪垠《李自成1》)
二、“也好”話語標記功能的產生
話語標記語“也好”可以看作是詞匯化和語法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沈家煊指出詞匯化有兩層含義:詞綴變?yōu)樵~或詞的組連(包括“詞組”)變?yōu)樵~?!耙埠谩痹诮Y構上由最初的狀中短語“也好”發(fā)展具有情態(tài)意義的固定語,語義也由單純的表示“和……一樣好”實際意義逐漸虛化表示讓步的語氣詞,是詞匯化的過程。
關于語法化的定義,目前較多學者認可的是:在特定語言語境中,詞匯項或結構式獲得語法功能的過程,而且,一旦語法化,將會進一步發(fā)展出新的語法功能。狀中短語“也好”向具有話語銜接功能的話語標記語演變的過程中,其語義由概念性轉向程序性,非主觀性轉向主觀性,其轄域也由命題內成分轉向話語,是典型的語法化過程。
話語標記語“也好”是由句中語氣助詞“也好”進一步虛化而來的,這是因為位于句中的語氣助詞“也好”正好處于兩個話題的中間部分,既要承接上一話題又需要引出下一個話題,語篇銜接功能明顯,語義上,句中語氣助詞“也好”不再表示實際意義,只表示讓步的語氣。正是因為“也好”的這一特殊用法,使其具備了向話語標記演變的可能。相關語料信息顯示,語氣助詞“也好”存在不附著于其他成分,而是單獨出現(xiàn)的情況,即語氣助詞“也好”構成的“X也好”省略話題X,以“也好”的形式獨立出現(xiàn)。這是受語言的經濟原則的影響,在對話中交際雙方因為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識,話題X可以完全省略而不影響交際。此時,單用的語氣助詞“也好”傾向保持自由的地位,不發(fā)生黏著化,也就形成了作為話語標記的“也好”。如:
(9)鼓掌的聲音延長至十分鐘,不能再叫陳教授說話,也好,陳教授鞠了一躬下去了。(老舍《趙子曰》)
(10)“三萬元,是不是多了點?不過,也好,繼續(xù)往下說吧!”(諶容《夢中的河》)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話語標記“也好”與前文所列舉的“也好”的一般用法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xiàn)在:
A、在語法上,話語標記“也好”一般單獨使用,是一個緊密結合的固化形式,不發(fā)生黏著化,即不與其前后的語言成分構成更大的語言單位,獨立存在于句子之外,并不影響句子的合法性。
如例(9)、(10)中的“也好”均是獨立存在的語言單位,而短語“也好”卻與其他語言成分結合成更大的語言單位,一旦省略便會影響句子的結構和表意的完整性。
B、在語義上,話語標記“也好”已經失去了概念意義,不再傳達具體的語義內容,其有無不影響句子的內容表達。以例(9)為例,去掉“也好”以后,其所要表達“因鼓掌時間的延長,陳教授不得不停止講話然后下臺”這一內容并不會受到影響。
C、在功能上,話語標記“也好”銜接前后語句的功能較為明顯,使得話語間的隱含關系得以凸顯,能幫助聽話人了解說話人的真實意圖。如例(10)中,“也好”所連接的前后語句之間在語義上暗含著讓步轉折的關系,即“三萬元確實是多了點,但卻又無可奈何,只得贊同和接受,還是決定讓對方繼續(xù)往下說”。此處說話人正是利用了話語標記“也好”銜接功能使得前后語句之間的語義銜接更加自然、語義關系得以強調并凸顯,有利于聽話人更清楚地理解說話人所要表達的真實意圖。
上述分析可知,獨立運用的“也好”在語義、語法、語用方面的特征完全符合話語標記語的界定標準,所以可以認定“也好”是一個典型的話語標記語。綜上,我們認為話語標記“也好”的形成過程應該是:狀中結構的短語→小句末尾的語氣助詞→話語標記。
三、結語
本文從共時的角度分析“也好”現(xiàn)存的幾種形式,并總結了“也好”由短語到語氣助詞再到話語標記的虛化過程。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一定的語料信息,判定“也好”作為話語標記語在語義、語法、功能三方面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