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藝山
摘 要 我國股票市場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越來越顯著,給貨幣政策制定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趨f整檢驗建立ECM模型,從長期和短期兩個方面來分析股票市場發(fā)展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機制及作用效果,結果表明股票價格和通貨膨脹與貨幣流通速度呈負相關關系,股市流動性和股市規(guī)模對貨幣流通速度呈正相關關系,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 股票市場 貨幣流通速度 協整檢驗 ECM模型
一、引言
貨幣流通速度作為宏觀經濟領域的關鍵概念,一方面,它的變動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金融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宏觀經濟和金融環(huán)境的發(fā)展與變化在貨幣領域中的重要體現。
經濟金融全球化的同時,也帶來了金融危機的全球化,加上我國股票市場的日漸完善,其對于貨幣當局制定貨幣政策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從而在制定貨幣政策的過程中能夠將股票市場發(fā)展作為影響因素之一,對貨幣供應量和貨幣需求也有更大的解釋力度。
二、文獻綜述
有關貨幣流通速度的研究,我國大部分學者都只對其影響因素方面進行相關的理論或實證分析,許璞、鄭貞(2010)通過基于協整的實證分析得出結論:金融現代化程度對貨幣流通速度具有正向影響,利率和貨幣化進程對貨幣流通速度具有負向影響。[1]侯英(2012)、[2]于賓(2013)[3]也得出了大體一致的結論。
對于股票市場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方面,也不乏學者進行研究。田中立(2007)認為,貨幣流通速度受到證券市場整體狀況的影響,證券市場的發(fā)展會減少貨幣流通速度。[4]黃修高(2010)應用CIA和SVAR方法得出結論:資本品價格上升會使貨幣流通速度先下降后上升。[5]此外,國外學者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如Fridman(1988)發(fā)現,道瓊斯指數與M2速度之間存在顯著的反向關系。[6]
三、理論分析
西方學術界對貨幣流通速度的研究最早,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1991年在《貨幣的購買力》中提出了費雪方程式:,該式為以收入型貨幣為基礎的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中國學術界對股市與貨幣流通速度也有不少相關研究。黃修高(2010)認為,資本品價格、資本流動性水平、資本市場規(guī)模、通貨膨脹水平都是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重要因素。[5]曹瑤、郭均均(2011)認為股票交易額和上證綜合指數對貨幣流通速度有顯著影響。[7]
四、模型變量選擇與樣本數據選取
(一)模型選擇
本文進行股票市場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分析中,運用了基于協整的理論方法進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的實證分析。協整的研究方法,包含了單位根檢驗(采用ADF檢驗)和協整檢驗(采用E-G兩步法)兩個方面。協整說明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而誤差修正模型說明變量之間的短期動態(tài)關系,從而分析股票市場發(fā)展對我國貨幣流通速度長期和短期的影響。
(二)變量及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了從2005年1月~2015年1月共132個樣本觀測值,所有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及wind數據庫。實證分析中相關變量的解釋與計算如下:
貨幣流通速度(V1、V2)。本文選取了第一、第二層次的貨幣流通速度進行研究,其數值由費雪方程式變形后得出,即,但由于我國GDP數據并沒有月度數據,于是在實際分析過程中改用工業(yè)增加值。另外,由于我國國家統計局網站自2007年只公布每年從2月~12月的同比和累計增長率,所以本文2007年以后的工業(yè)增加值數據均由往年數據與此后的同比和累計增長率公式算得。因此貨幣流通速度公式如下:
式(1)中,IVA為工業(yè)增加值,Mi為第一、二層次的貨幣供應量。
股票價格水平(SCI)。股票價格直接影響到居民的持股量,最終影響貨幣流通速度,本文選取上證綜合指數代表相應觀測值。
股票市場流動性水平(SML)。股票市場的流動性與股票對貨幣的取代程度相關,能夠影響貨幣需求進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借鑒相關文獻,其公式如下:
通貨膨脹率(CPI)。通貨膨脹率越高,貨幣購買力下降,人們對貨幣需求會減少,也能夠對貨幣流通速度產生影響。
五、實證分析
本文實證部分考慮到季節(jié)性因素的影響,運用了Cencus X-12對各變量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處理后為_SA。另一方面,為消除異方差還對各變量進行了對數處理,處理后為Ln。
(一)單位根檢驗
在分析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之前,必須對每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只有同階單整的變量才能進行后續(xù)檢驗。用eviews6.0檢驗各變量的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如表1。結果顯示,LnV1_SA、LnV1_SA、LnSCI_SA、LnSML_SA、LnSMS_SA、LnCPI_SA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為非平穩(wěn)序列,其一階差分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都已平穩(wěn)??梢哉J為各變量存在一階單整關系。
(二)協整檢驗
本文采用E-G兩步法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用eviews6.0對各變量進行回歸,取回歸后的殘差,然后對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殘差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均為平穩(wěn)序列,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各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三)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六、結論及建議
通過上述實證分析,可以得出結論:股票市場的發(fā)展對狹義貨幣和廣義貨幣的流通速度均存在顯著的影響。分析結果與本文的研究目的一致,即通過實證分析找出股票市場發(fā)展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機制及作用效果,從而為貨幣政策的制定提供相應的建議。
一方面,我國股票市場的不斷完善,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也在加強,貨幣當局對虛擬經濟應當給予更大的重視,規(guī)范股票市場的運作,更大地發(fā)揮其對經濟的正向效應,使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形成良性互動發(fā)展。另一方面,貨幣當局在制定貨幣政策的過程中,不能忽視股票市場的變動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防止由于股票價格暴漲或暴跌而給貨幣流通速度帶來大幅度的異常升降,從而會減弱貨幣政策的效果。
(作者單位為重慶工商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許璞,鄭貞.我國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0(11):95-99.
[2]侯英,陳家寧.貨幣流通速度修正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VEC的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02):107-111.
[3]于賓.我國貨幣流通速度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3.
[4]田立中.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求索,2007(04):24-26.
[5]黃修高.資本市場發(fā)展對我國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0.
[6]Friedman,Milton . Money and Stock Market[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4):221-245.
[7]曹瑤,郭均均.我國股票價格與貨幣流通速度關系的動態(tài)分析[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1(01):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