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習”,它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詩歌與孩子建立起關系,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好,豐富學生的心靈。在體驗詩歌的過程中,為孩子們的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所以,晨誦之誦,常常應該讓孩子們在詩歌中找到自己,找到自身的生存方式,從而實現(xiàn)“詩中有我,我中有詩”的境界。
教師要深入解讀詩歌,尋找詩歌與孩子生命的交集點,在誦讀時,引導孩子在詩中找到“我”的影子,以期讓孩子與詩歌產生生命的共鳴。
一首首詩歌帶給孩子們的是真、善、美;一首首詩歌像源泉一樣注入孩子們每一天的生命中,孩子們蘇醒著——沉睡著的愛的種子在情感的浸潤中膨脹、抽芽、長葉。我知道這是一種生長的力量,這是一種真切的回歸,這是一種心靈的豐盈。
晨誦成為生成精彩的一個空間,成為展示能力的舞臺,成為創(chuàng)造美好的園地,成為一天啟程的享受,成為一段生命的美麗。學生用朗朗的誦讀聲開啟一個個燦爛的黎明,邁向一個個生命的旅程。
“每天這樣開始學習,真快樂!”這是三年級學生發(fā)自內心的話。這些美妙的詩讓孩子們有了新的體驗,感到心情愉悅,學習也成了快樂的事。每當黎明的曙光透進校園時,孩子們甜美、自信的聲音召喚著校園的早晨,一下子空氣變得浸潤了,陽光變得恬靜了,孩子們的心靈變得圣潔了,晨誦成了孩子們最向往的事情。在學生的晨誦活動中,我深深感到,晨誦就是學校最好的德育,同時給教師的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回歸和人性光輝的再現(xiàn),晨誦讓我們的教育不再那么空洞和乏力。
詩歌是文學的精華,清晨是時光的瑰寶。我們要利用清晨的寶貴時光讓孩子盡情吸收詩的精華,濡染詩的精神,擁有詩的情懷。我們要讓孩子讀“孩子”的詩,讓詩歌與孩子的生命完美交融,讓詩歌為孩子的生命注入鮮活的源泉,讓童心隨童詩飛揚,讓詩歌開啟生命的黎明,讓誦讀譜寫生命的華章!
(方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