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宇霆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教育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革,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思路也發(fā)生了變化。小學語文探究教學可以理解為語文發(fā)現(xiàn)法教學和語文探究性教學。所以說,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的探究方式,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旁進行指導的原則,促使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和加強。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思路
一、探究式教學的內(nèi)涵
探究式教學從大的方面來看,探究式教學是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將問題進行探究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受時間、空間、內(nèi)容方面和形式方面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時間和空間上是完全不受影響的,能夠有很大的跨度。在內(nèi)容上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選擇較為廣泛,同時,形式上也靈活多變。因此,探究式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具有結構性。
再從小的方面來說,探究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是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設,創(chuàng)建一些問題情境,從而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收集、整理、分析等。讓學生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出自主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學說的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
二、探究式教學中要遵循的要求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一是遵循綜合性,在進行語文教學探究式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多方面的觀察,將教學中具有的相關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二是團隊,其含義就是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在探究式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yǎng)團隊精神。三是活動性,在探究式教學中,要進行認知的教學活動,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四是自主性,探究式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在進行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主的前提下,確保學生是自愿自主的學習。
三、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于學習內(nèi)容進行資料搜集,進而讓學生對于搜集到的資料內(nèi)容進行分析研究,得到問題的答案,從而提高自身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思維進行轉換,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旁進行指導,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探究式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自主實踐能力。
四、探究式教學的方法
1.利用探究式教學,改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屬于被動學習的一方,而教師就是為主導進行教育學習。在原有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同學生之間沒有很好的師生關系。而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而教師作為朋友的方式來引導幫助學生,從而改變師生之間的關系。
因為學生的年齡較小,小學的學生處于思維比較活躍的時期,往往我行我素,不愿意認真聽課,而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于問題也有較強的求知欲。作為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探究的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讓學生進行探究,大部分時間可以讓學生討論?;蛘咭驗槟承﹩栴}具有疑問,在這時候,作為教師不要快速阻止,而是鼓勵學生一起去對問題進行探究,到最后看是誰對誰錯?;蛟S有些老師會認為這樣的教學方法會降低老師的威信,但并不是這樣的,你同學生一起探討、做朋友,這樣會加強學生對老師的認可程度,覺得老師并不是那么可怕,而是平易近人。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建立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2.利用探究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教育教學。例如,學生在進行朗讀的時候,可以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可以站起來讀,也可以大聲朗讀等,進而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情感。學生讀完之后,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展現(xiàn)出學生自己的個性思維,這樣的方式既尊重學生,又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探究過程中也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進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發(fā)新的探究式教學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來配合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nèi)容,同時也要關注各個學科之間的相互配合,進而讓學生在不同的方式方法中進行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探究式教學對于小學教育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在進行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不足之處,同時我們要進行不斷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臧桂英.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
[2]王立萍.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