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唐世日
瑤寨村小,“媽媽”老師一呆30年
通訊員唐世日
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鎮(zhèn)漕渡村小學,坐落在瑤山深處的鉤掛嶺腳下。這所村小唯一的教師程小花,30年來用媽媽般的真情溫暖了一批又一批瑤家孩子的心靈。
日前,筆者走進這所偏遠的瑤寨小學。見到程小花時,她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這是只有一個班一名教師的學校。一個復式班,24名學生,有一二年級學生,還有學前班學生,最大的8歲,最小的3歲。
程小花先給二年級學生上數學課,接著領著一年級學生認字、寫字。之后,又耐心地幫學前班孩子擦拭鼻涕,教他們唱歌。孩子們一個個都很開心。
村支書毛文忠告訴記者,程小花不僅是一名好老師,更是孩子們的好“媽媽”。近些年,村里由于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守孩子日益增多。很多孩子沒有父母管,爺爺奶奶又管不了。
為了管好這些孩子,程小花把家搬到了學校,開設了放學后的“義務看管班”,組織孩子們在學校跳繩、打球、做游戲。有些孩子還跟著她一起吃住。“義務看管班”一開就是10多年,程小花像母親一樣對待每個孩子,孩子們在這個“避風港”快樂成長。
60多歲的楊革金告訴記者,他兒子兒媳在外打工,他自己體弱多病。他6歲的孫子出麻疹,身上滿是紅點。程小花請來醫(yī)生為他的孫子治療,還每天用椿芽樹皮煎水給他的孫子喝,一直堅持到孩子痊愈。
“孩子們得到溫暖,在學校才會感到幸福和快樂,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背绦』ㄕf。
程小花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復式教學方法。在上一年級語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句話,程小花從菜園摘回黃瓜、青菜、豆角讓學生觀察,并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在教二年級一組成語時,程小花組織了分組傳球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記牢了成語。
“每位孩子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在后進生身上找優(yōu)點,可以激勵他們不斷進步?!背绦』ㄕf。
近10年來,在每年的全縣質量檢測中,程小花的教學成績均為優(yōu)秀。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優(yōu)秀教師。從教30年,程小花教過的孩子有數百人,其中楊小鳳、毛新良等30多人考上大學。
“看著孩子們快樂成長,獨守瑤山村小,我無怨無悔?!币呀?2歲的程小花對筆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