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任思想品德教師一般是年輕的90后,其思想、觀念、行為等與當前的中學生交往貼近,容易與他們打成一片。但這也容易導致初任思想品德教師喪失課堂教學的領導權。表現在教師話語權被削弱;教師領導權被擠壓;學習連續(xù)性被打斷。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拉近距離,無條件迎合學生;喪失警惕,不自覺偏離主線;觀察不充分,忽略用心聽課的學生;立場不堅定,輕視發(fā)揮組織教學的作用。調整方法是寬容學生要張弛有度;保持警惕,抓住主線;仔細觀察,重視用心學生;堅定立場,發(fā)揮組織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初任教師;課堂教學;領導權
課堂教學的領導權應始終掌握在教師手中,不能任由學生有意或者無意地牽著老師鼻子走。初任教師往往由于經驗有限,同時也是為了盡快與學生縮短距離打成一片,會出現迎合學生的現象和行為。另外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設計,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都可以說上幾句,教師如果掌握不好,就容易偏離預設軌道,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漸漸喪失課堂教學領導權。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師話語權被削弱
學生與教師有效互動是好事,值得提倡和鼓勵。不過學生隨意地接話、插話,不僅影響了教師上課的正常程序,而且還影響其他認真聽課的學生。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學生:老師剛說一句話,還沒來得及說第二句話,話題已經被他接走了。如果接話的內容與教師所說的方向、內容一致,倒還不算太糟糕,可是如果學生所接的話是風馬牛不相及,斷章取義、借題發(fā)揮甚至離題萬里。那么正常的教學進程就會受到影響或者中斷,教師的話語權被學生搶斷。還有其他的情況,例如學生所接之話引起其他學生的哄堂大笑,或者遭到其他同學的怒目嗔視。總之,教師和其他認真聽課的學生都會受到頻繁接話的干擾。
二、教師領導權被擠壓
教學互動是現代教學頗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過師生互動時,有些學生可能過于活躍,以至于其以自身在小圈子里的號召力造成超出教師預期的不良影響,從而擠壓教師的領導權。初任教師往往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反而認為與學生互動,讓大家都動起來,教學效果就達到了。其實不然,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當然必要,但是部分學生代替大多數的過分活躍且互動內容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甚至明顯與常理相抵觸。像這種非常規(guī)互動,將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從主流引向支流,從大道引到歧路,不動聲色地攫取教師的領導權,讓教師和其他同學圍繞個別學生的言行打轉,這是要引起初任教師重視的問題。
出現以上問題的教師群體主要集中在初任文史類教師中,尤其以思想品德教師居多。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科自身性質所致,思想品德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學生可以無門檻介入其中的內容和主題這是思想品德學科先天優(yōu)勢中固有的特點。另一方面是初任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有待提高,其薄弱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在:
1、拉近距離,無條件迎合學生
初任教師剛剛踏上講臺都會主動放下姿態(tài),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對學生出格舉動一笑而過。這種主動示好的姿態(tài)是應當的,但是也須有個度,否則會造成無條件迎合學生,而失去教師應有的嚴肅性,對以后重新樹立教師威信留下了隱患,設置了障礙。與此同時,教師的過度忍讓會助長學生放肆言行的出現。
2、喪失警惕,不自覺偏離主線
課堂教學最忌諱的是學生沉默寡言,課堂冷冷清清。很多時候教師為防止這種尷尬局面的出現,會在上課時通過講小故事,說笑話或者傳播熱點新聞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想法很好,但是具體操作很容易喪失警惕,和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起來,等到回過神來,已經耽誤了上課時間。還有教師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選擇回答問題的學生一般也都是傾向于能說會道的,在班級里有一定話語權的學生,這類學生在與教師互動時,可能會說出一些令老師感到意外的話題,甚至是一些對中學生而言敏感話題。教師若與其探討下去,可能就會不自覺的偏離了教學主線。
3、觀察不充分,忽略用心聽課的學生
教師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調皮搗蛋的、多言多語的學生吸引過去。一方面是人的自然本能反應,對動作幅度大、聲音響度大的事物關注度會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眼神警告這些違反上課紀律的同學。久而久之,教師可能會忽視了對那些用心聽課,認真學習的學生的關注。等教師分心處理上課違規(guī)的學生之后再想找到有效互動的學生,可能會比較困難,而遭遇尷尬或者滑稽互動的可能性就會上升。
4、立場不堅定,輕視發(fā)揮組織教學的作用
初任教師在課堂上之所以會失去主動性、領導權,還在于這些教師的立場不夠堅定,沒能深刻認識到自身在發(fā)揮組織教學上具有相當的權力,能起到很到大作用。以至于課堂上出現混亂狀況或者選擇互動對象上沒能發(fā)揮組織者的作用。初任教師往往為了與學生打成一片,獲得認同和接納,融入了學生活動卻忘記了組織學生活動,組織教學活動,造成領導權的弱化,話語權的淡化。
隨著教學時間的增長,教學經驗的累積,初任教師通過不斷地探索、總結,成為熟練教師之后,以上問題都會逐漸得到解決,為了幫助初任教師更快地重新掌握課堂教學的領導權、主動權,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建議或可借鑒。
三、以下幾點建議或可借鑒
1、寬容學生要張弛有度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毙聲r期的年輕教師常懷民主之心對待教育,以自由之義對待學生。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待學生出格的言行,可以得過且過一味寬容。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師,更要對學生不良言行進行批評教育,以正其思想觀念。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對待學生要嚴慈相濟,不能過于冷淡嚴肅,亦不可過度熱情和氣,否則就會出現教師擁有領導權,但卻很少能領導動學生,抑或領導權被學生的肆意妄為消耗殆盡,無力領導。
2、保持警惕,抓住主線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的方向,教師課堂上一切言行都要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在與學生互動時,要注意學生的語言,防止學生偏離主線,及時糾正。同時也要防止自己被學生帶著偏離主線、偏離教學目標,要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沿著預定方向前進,不可隨意改變目標。
3、仔細觀察,重視用心學生
中國學生大多已習慣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教師寫什么,學生記什么。對于老師拋出的問題,認真動腦思考的學生少之又少,對于這些真的用心思索教師所言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提供機會讓這些學生將所思所想表達出來,讓其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也有可能在與這些學生交流的過程閃現思維之火,智慧之花。
4、堅定立場,發(fā)揮組織教學的作用
組織教學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上課伊始的組織教學是為了使學生盡快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包括學生的言行舉止的規(guī)范和課堂紀律的維持。除此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發(fā)揮組織教學的作用,這種組織作用主要體現在課堂活動的組織,偶然事件的處理、違規(guī)學生的處理等方面。主要目的是促進教學按預定目標順利前進,初任教師要善于發(fā)揮組織者角色,為教學的有效進行指引方向,保駕護航。
初任教師,不管是思想品德學科還是其他學科,在同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掌握領導權。對待學生張弛有度,嚴慈相濟;對待工作心有主見,把握主動。在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同時,還要適時保持距離,做到放可以與學生親密無間,收可以立竿見影,把教學的領導權始終掌握在教師手中。
【作者簡介】
胡雪原(1988—),男,安徽蕪湖人,安徽師范大學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