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銘
摘 要:高職聲樂教學是一種思維情感都十分活躍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聲樂教學是以聲音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視聽練耳等方法,以歌唱為主要組織形式的一種實踐性技能課程。在一切藝術(shù)門類中,最具情感性的便是音樂,它可以形象的反映生活,展現(xiàn)人類的心靈世界。可以說,音樂的學習是一種自我體驗的過程。當代大學生們教學要與時俱進,結(jié)合新生代大學生新的特點,尋找新的教學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新形勢;初級階段;訓練方法
1 當前聲樂表演專業(yè)大學生的情況比較
近些年,由于受到大學擴招、藝術(shù)學習熱以及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當代聲樂表演專業(yè)的大學生與過去相比有較大的不同,表現(xiàn)在:
1.1 學生數(shù)量和招生形式的不同
過去,一個聲樂專業(yè)一屆只能招收幾位學生,而且還是由學校到全國各地“探星”而得,或者是通過多方測試,千挑萬選才把這些特殊人才錄取進來。 招收比例小,招考要求高,可稱之為精英藝術(shù)教育。當代聲樂大學生的招錄形式眾所周知,聯(lián)考每年在固定的地方進行,千萬學生及家長為此熱情高漲。報考人數(shù)之多,招收的比例也大,大學生的數(shù)量比過去有成倍的增加,同時招考要求相應要低些,由此可見,可稱之為普及藝術(shù)教育。
1.2 聲樂素質(zhì)基礎(chǔ)有差距
由于這種新的招生特點,當代聲樂大學新生可分為:
1.有聲樂學習的底子,集良好的聲樂學習條件于一身的;
2.考前曾參加過聲樂集訓,并且演唱比較規(guī)范,有一定音樂理論基礎(chǔ)和嗓音條件的;
3.參加過聲樂集訓,但演唱不規(guī)范,有歌唱方法或歌唱概念方面的誤區(qū);
4.沒有任何聲樂基礎(chǔ)或者被動來學習聲樂的初學者;
5.抱著快速成名成家的思想來學習聲樂的。
2 初級階段的訓練方案
學生的構(gòu)成和來源如此復雜,學生的情況又有如此大的差異,加之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突出,與過去比較,在教學上就出現(xiàn)了許多的新問題,需要聲樂教師們探索出一條新的教學方案。筆者認為,現(xiàn)在的聲樂教學,初級階段的訓練有難度,對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心理攻略”、“發(fā)乎于情,曉之以理”等傳統(tǒng)方法要加大力度,而且還要做得更細、更好才行。真正做到打好聲樂演唱的基礎(chǔ),要從以下幾方面循序漸進的進行聲樂基礎(chǔ)訓練。
2.1 激發(fā)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追求時尚和生活的快節(jié)奏,對于聲樂學習中“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大多不以為然。他們把聲樂訓練看成是枯燥無味又沒有效率的事,也不能認識聲樂練習中量的積累對聲樂技巧進步的重要性;特別是初級階段的訓練,在短時間看不到學習成效的情況下,他們更是沒有多大興趣,造成學習三心二意,不能持久。如果稍有挫折,還容易一蹶不振,興趣全無。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可以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克服挫折,增強學習的意志力。教師要采取多種手段來刺激學生 “樂學之”,通過刺激其心理來調(diào)節(jié)其學習狀態(tài),讓他的眼前始終有一顆誘人的“成功之果”,促使他有動機、有意識地去主導自己的學習行為。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可采取以下方式:
適度地舉辦學生實踐音樂會,并邀請他們在乎的專家領(lǐng)導或者親友來觀摩,讓他的學習有一定的壓力和動力。針對學習底子差,掌握歌唱技巧和理解表演有難度的同學,要及時準確的肯定他的進步,同時提出下一步的目標,誘導其追求較高一層次的歌唱技巧或者表演技巧,避免出現(xiàn)學習消極情緒。 對于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前途迷茫的同學,先要給予心理上的撫慰,從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大學期間應該積累多元化的知識結(jié)構(gòu),寬闊的知識面,有深度的藝術(shù)專長等,讓他們明白,大學學習是為自己儲備未來人生發(fā)展的閱歷,既然選擇了聲樂藝術(shù)專業(yè),專業(yè)水平的高低就是量化自身綜合修養(yǎng)的高低的重要標桿,督促他們不放棄、不迷失,積極參與聲樂訓練,提升自身修養(yǎng)。
要與所有的學生多交流,包括生活、思想和專業(yè)上的問題都要溝通。比如與學生一起觀看優(yōu)秀的音樂會,然后開個類似音樂沙龍的小茶會評一評音樂會,或者干脆藉此交流個人的看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感情,把自己對聲樂的熱愛通過各種形式的師生交流輻射到學生心里,使之對聲樂學習有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從而激發(fā)出學生想學想唱的激情。
2.2 幫助學生盡快建立起正確的聲音概念
歌唱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對美好聲音的認識和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歌唱因為其抽象的、主觀能動的特點決定了思維訓練的先決性。認識什么樣的聲音是真正美的聲音,建立正確的聲音審美概念是歌唱訓練的第一步,也是初級階段歌唱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新形勢下,聲音的審美已不再是過去那樣單一的聲音審美,國人的審美觀一直在進步,對聲音美的認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主流還是追求“聲者發(fā)于情”, 有氣息支撐的,結(jié)實、明亮、圓潤并抑揚頓挫的聲音。
聲樂訓練最主要是對大腦的訓練,“思想是控制嗓音的唯一力量”,②有什么樣的思維決定了什么樣的演唱。要唱出美妙的聲音主要由人的精神思維對身體的控制力來完成的,而如何提高這種思維控制力,主要靠認知水平的提高,捕捉住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一些細節(jié),不斷強化正確的聲音概念,逐漸改觀他對聲音的審美認識,而這種正確的審美又反過來指導其訓練,演唱技巧提高的同時,審美又提升到更高的層次,繼而更高層次的審美認識又指導著更高要求的訓練,就這樣循環(huán)下去,聲音的訓練才能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2.3 重視對學生課外的學習引導
1.多聽。聲樂的學習不僅僅是聲樂技巧的學習,更是對音樂藝術(shù)進行理解并適當表達的學習,多聽是訓練大腦對聲樂藝術(shù)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好的聲音思維才能引導出好的聲音技巧 ,多聽好的聲樂作品可以了解到好的演唱方法,也可以學到作品表現(xiàn)手法,還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音樂風格。在不知不覺中,大腦里就形成了聲音的美的概念,而且這種鑒賞力和判斷力會隨著量的積累,產(chǎn)生審美境界的飛躍。
2.多看?,F(xiàn)代生活中物質(zhì)與精神的輔助資料都相當豐富,聲樂是表演的藝術(shù),學會“看”是提升自己聲樂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梢酝ㄟ^“看”學習到很多東西,包括歌唱的呼吸運動,唱與演的配合以及臺風、舞步等等。這些表演經(jīng)驗進行積累、沉淀,然后再在訓練中慢慢的運用起來,不知不覺就形成了自己在演唱中的表現(xiàn)風格。
3.多思考。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崇尚理性、尊重知識,要引導他們在多聽多看的基礎(chǔ)上勤加思考:思考好的聲樂作品、好的演唱好在哪里;思考自己的演唱改進方法;領(lǐng)悟歌唱概念;了解聲樂表演的真諦。聲樂課堂訓練只占聲樂學習的極小的一部分時間,課后大量的時間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去“悟”。所謂“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自身”,說明了聲樂中的思考就好比是修行中的參悟一樣重要,更多的時間是學生自己在課外的努力。而課外的聲樂學習,就是要進行思考來解決歌唱的意識上的問題,也就是是要解決思維上的歌唱,然后才是生理和肌能訓練上的歌唱。
社會在進步 ,藝術(shù)教育也在不斷地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教無定法,有效即可。對于新形勢下的新生代大學生,在教學方面也要遵循先研究學生,定出可行的,符合教學新規(guī)律的教學方案,然后再實施教育。尤其對于聲樂這門專業(yè)性強,個體差異大,受心理情緒影響大的專業(yè)來講,研究學生的特點、個性、心理的新動向?qū)τ诼晿返慕虒W實施才能保證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