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超 宋 振 鄭光明
河南開封市中心醫(yī)院 開封 475000
?
大腦中動脈狹窄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關(guān)系
劉俊超宋振鄭光明
河南開封市中心醫(yī)院開封475000
【關(guān)鍵詞】大腦中動脈狹窄;同型半胱氨酸
研究顯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為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1-2],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現(xiàn)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相關(guān)因素研究的熱點之一,成為評估心腦血管狹窄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大腦中動脈的狹窄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之間關(guān)系,從而為指導臨床及時監(jiān)測、預防及治療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07—2015-03在我院行顱腦DSA且存在大腦中動脈狹窄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70例。其中腦梗死61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9例;男44例,女26例;年齡32~81(60±10)歲。納入標準:(1)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 CT/MRI 檢查證實。(2)頭顱 CT/MRI 顯示與臨床癥狀相符的責任病灶。(3)急性腦卒中患者,起病1周內(nèi)就診。排除標準:心臟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腦栓塞、顱內(nèi)占位等患者,服用藥物(B族維生素、葉酸等)者。根據(jù)血清Hcy結(jié)果,將入選的70例患者分為Hhcy組48例和正常Hcy組22例。
1.2檢測方法(1)DSA檢查:所有取患者均予規(guī)范的DSA檢查,行全腦血管造影,造影結(jié)束后進行動態(tài)及靜態(tài)造影圖像分析,觀察血管血流情況及狹窄程度。成像由相同2名神經(jīng)科醫(yī)生進行判定。大腦中動脈狹窄程度按照北美癥狀性頸動脈狹窄試驗法(NASCET)計算狹窄率:狹窄率(%)=[1-(最窄處直徑/狹窄遠段頸內(nèi)動脈直徑)]×100%;輕度狹窄:0~50%,中度狹窄:51%~69%,重度狹窄:70%~99%,閉塞:100%。(2)Hcy檢測方法:患者均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按照挪威AS公司的同型半胱氨酸試劑盒的方法測定血清Hcy水平。參考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血清Hcy 5~15 μmol/L為正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分為輕、中、重度3個級別:16~30 μmol/L為輕度,31~100 μmol/L為中度,>100 μmol/L為重度。
2結(jié)果
2.1Hcy水平與腦動脈狹窄程度的關(guān)系重度狹窄組血清Hcy水平分別與輕、中狹窄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36、0.033),余各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MCA狹窄率患者的Hcy水平
2.2不同Hcy水平患者MCA狹窄率比較Hhcy組MCA狹窄率與正常Hcy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大腦中動脈狹窄率遠高于正常組。輕、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5),表明隨著Hcy水平的升高,大腦中動脈狹窄率有增高趨勢。見表2。
表2 不同Hcy水平患者MCA狹窄率比較
3討論
Hcy參與多種能量代謝及甲基化反應,是蛋氨酸循環(huán)和半胱氨酸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可在維生素B6和B12等輔助因子的作用下,通過多種代謝途徑合成并消耗。正常情況下,Hcy 的合成與代謝保持著生理平衡。研究表明,Hcy代謝途徑之一的轉(zhuǎn)硫化途徑中酶的突變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主要誘因[3]。
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導致心腦血管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4],且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動脈粥樣硬化致顱內(nèi)動脈狹窄是腦梗死最重要的發(fā)病原因。Moiler等[5]研究表明,Hhcy血癥患者發(fā)生腦血管疾病的危險相對于Hcy水平正常人群增加了3.97倍。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損傷腦血管內(nèi)皮功能,誘導平滑肌細胞增殖,介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飾,激活血小板以及促進內(nèi)皮細胞與白細胞相互作用等,從而促進腦動脈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血栓的形成,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6-7]。
本研究發(fā)現(xiàn),Hhcy組的MCA狹窄率高于正常hcy組。隨著Hcy水平的升高,狹窄率呈升高趨勢。研究表明[8-9],高Hcy與腦血管病存在相關(guān)性,顱內(nèi)外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漿Hcy水平呈正相關(guān),且腦卒中發(fā)病率也相應增高[10-11],說明血漿Hcy水平越高,大腦中動脈狹窄率越高。
但對不同MCA狹窄的各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Hcy水平并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與動脈硬化形成的多種其他因素有關(guān),如年齡、煙酒史、糖尿病等其他基礎疾病等。李斗等[12]研究表明,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亦是顱內(nèi)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這表明腦缺血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可與血清Hcy水平無明顯相關(guān)性。但有研究證明[13-14],腦缺血疾病患者Hcy水平較正常水平有所升高,說明Hcy水平確實與腦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相關(guān)性,再次證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缺血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本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愈高,發(fā)生大腦中動脈狹窄的幾率愈高,狹窄率愈高,所以,早期降低血清Hcy水平,有利于腦缺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但大腦中動脈狹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不確定有升高趨勢,可能是選取患者樣本同質(zhì)性差異原因,受不同致病因素的影響。
綜上所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導致大腦中動脈狹窄的重要因素,早期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有助于預防腦血管粥樣硬化及狹窄。
4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
[2]馬如華,盧星文,閆曉英.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與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硬化的關(guān)系[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4):600.
[3]Kraus JP,Janosík M,Kozich V,et al.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 mutations in homocystinuria [J].Hum Mutat,1999,13(5):362-375.
[4]紅偉,李焰生.同型半胱氨酸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研究進展[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06,19(6):474-476.
[5]Moller J,Nielsen GM,Tvedegaard KC,et al.A meta-analysi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0,60(6):491-500.
[6]Tawakol A,Omland T,Gerhard M,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 in humans[J].Circulation,1997,95(5):1 119-1 121.
[7]Kristensen B,Malta J,Nilsson TK,et al.Hyperhomocystelnemia and hypofibrinolysis in young adults with ischemie stroke[J].Stroke,1999,30(5):974-980.
[8]莊愛霞,劉華,姜玉龍,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顱內(nèi)外血管狹窄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08,21(4):256-259.
[9]張麗云.顱內(nèi)外動脈狹窄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關(guān)系[J].華西醫(yī)學,2010,25(5):531-533.
[10]李保華,筆利忠,王克義,等.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6,9(1):8.
[11]步文廣,錢坤,王濤.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顱內(nèi)外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guān)性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15):2 312-2 314.
[12]李斗,王默力,李慎茂,等.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腦動脈狹窄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17):1 158-1 162.
[13]Yokote H,Shiraishi A,Shintani S,et al.Acute multiple brain infarction in 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is associated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J].Acta Neurol Scand,2007,116(4):243-247.
[14]汪亞坤,趙輝,翟瓊瓊,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致腦梗死病例特點研究[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20(1):55-59.
(收稿 2015-08-15)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5-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