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武
[摘 要]語文是貫穿學生小學中學的重點課程,語文不僅能夠在知識上幫助學生增長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新課改實行的今天,如何能在改革中提高初中語文教育效率,完善教育方法,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作為初中語文老師,也應該意識到初中語文改革在小學語文和高中語文中起到的重要過渡作用 。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改革初探;方法途徑
作為初中語文老師,首先要善于分析語文教育過程,在分析的基礎上找出以往存在的問題,并且加以改善和改革。近年來的教育改革已經(jīng)產(chǎn)生一種新景象,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作為初中語文老師,一定要認真分析不足和優(yōu)點,在結合工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革。本文根據(jù)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教育改革的整體現(xiàn)狀,對如何更好地進行改革進行以下幾點方法淺談。
一、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注重學習積累
作為初中語文老師,為了更好地改革,首先應該從意識上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革新教育理念。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是學習學校規(guī)定的課本知識,不是考試的內容就不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但是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提倡的是一種素質教育,提倡學生平時在點滴學習和生活中的積累,更是對生活中的知識和書本上知識的一種綜合運用。所以說,作為初中語文老師, 一定要先從思想觀念上幫助學生改變傳統(tǒng)學習觀念,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在平時的課內學習中,老師不僅僅要給學生講解課本上原有的東西,還要幫助學生拓展課外的知識。改革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需要從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改革。老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積累的知識,學生都應該加以注重。
另外,老師還應該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往的教學方法都是老師規(guī)定學生學習,甚至強制學生學習,新課改下的改革應該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方法。無論老師是否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去學習,主動查漏補缺,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并且及時地進行改善。這才是新課改背景下最重點的意識改變和習慣改變。這樣的改革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初中語文的效率,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改變學生被動地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背景下,老師習慣于抓住教學的主動權,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作為初中語文老師,一定要在改革的背景下意識到被動學習的缺點。被動學習不僅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還會導致學生上課走神,學習興趣下降,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改革過程中,老師要針對這樣的弊端,具有針對性地去改善這些問題。比如說,以往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那么現(xiàn)在,老師就要盡量把講課的權利放到學生手中;比如說以往都是老師對學生們提問,新改革背景下的學習應該是老師讓學生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當學生自己通過思考仍然不能解決問題時,老師再對學生們進行一定的引導和提示。在初中語文改革背景下,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改革前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能力。比如說,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同一個小組之間的學生可以互相討論,互相補充,互相幫助。當出現(xiàn)問題時,不是找老師,而是自己通過討論得出答案。另外,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生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這樣有利于學生們更有熱情地投入到教學中去。當學生們自己討論遇到問題和瓶頸的時候,老師要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吞崾荆@樣學生們才能夠走出困惑和瓶頸,繼續(xù)合作學習和討論。合作也是改革中的里程碑,有利于學生提高積極性,改變以往的被動教學地位,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去,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效率。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很多老師習慣于在學生面前樹立嚴肅的形象,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懼怕老師,不敢跟老師溝通和交流。這也是改革前存在的一大問題。老師在學生面前不親切,學生不敢跟老師接觸溝通,這樣的狀況會直接影響語文的效率。因此,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老師應該多跟學生溝通,樹立親切的教師形象,多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而不是一味地糾正學生的錯誤,多用積極的語言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是改革前很多老師都會忽視的問題,也是影響效率的關鍵因素。在平時的生活中,老師還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理解學生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改革存在的不足,改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語文課堂。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這需要廣大初中老師在研究改革之前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學習經(jīng)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另外,老師還要注重在改革中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去。只有綜合以上改革方案,才能夠更好地改善初中語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秀麗.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改革[J].新課程·中旬, 2014(5).
[2]劉艷輝 .語文改革切忌變味[J].課外閱讀(中旬), 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