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尚紅 劉文偉 俸獻珠 韋金華 黃一鮮 馬曉萍 伍艷梅 明麗玲
?
健康教育對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飲食依從性的影響研究
覃尚紅 劉文偉 俸獻珠 韋金華 黃一鮮 馬曉萍 伍艷梅 明麗玲
【摘要】目的 觀察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將102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采用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模式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指示性健康教育模式進行護理干預,觀察各項指標干預前后的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干預后各項指標較對照組有顯著改變 (P<0.01)。結論 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護理措施。
【關鍵詞】腔隙性腦梗死;健康教育;飲食依從性;干預
我們設計了危險意識性與指示性兩種健康教育方式,研究健康教育對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飲食治療依從性的干預作用,研究表明,接受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方式患者的飲食依從性、體重指數、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標均優(yōu)于接受指示性健康教育方式的患者,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1.1.1 一般情況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2010年1~6月住院的腔隙性腦梗死患者102例,根據入院單雙日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51例,年齡48~81歲,平均(62.5±7.8)歲;男30例,女21例。對照組51 例,年齡46~80歲,平均(60.3±8.9)歲;男32例,女19例;兩組在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病情、病程、用藥、腦卒中危險因素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1.2 納入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及CT/MRI檢查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1]。兩組病例均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程度,愿意并能完成調查。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組 實施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根據入院前調查了解到的患者的日常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進行個體化、強化性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不應該做什么,讓其了解原有的生活習慣中哪些是負向的,告知堅持固有的負性生活方式會產生什么危害性后果,強調警示性內容。
1.2.2 對照組 實施指示性健康教育,按照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指導患者應該做什么、怎樣做才是正向的生活方式。
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相對統(tǒng)一的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日常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進行有針對性個體化的護理干預[2]。護理干預的內容主要包括:(1)飲食指導:①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護士向患者宣教飲食治療的目的和意義, 強調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堅持飲食控制的必要性,讓患者及家屬認識到飲食治療是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手段,是藥物治療不可替代的。②由一名專職護士對患者的日常飲食膳食調查表進行分析,評估其飲食量,參照中國營養(yǎng)學會所推薦的每日各營養(yǎng)素需要量進行比較,評價其合理性。③根據患者身高、體重、性別算出理想體重,結合血糖、血脂以、日常活動、腰圍及營養(yǎng)狀況等情況,計算出每天所需總熱量。④護士一對一指導患者及家屬修訂原有的日常飲食膳食表,在遵循糖尿病低鹽低脂飲食的原則下制訂出個性化、量化的每日食譜。(2)運動指導。分析患者每日總運動量、有效運動量、有效運動量/總運動量、運動時間是否合理;給出運動處方,指導個體化切實可行的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以控制體重。(3)指導患者堅持原有用藥治療,并掌握監(jiān)測血糖和低血糖的防范及處理。(4)心理干預 。指導患者保持心理平衡,以最佳心境面對疾病。
1.2.3 評價方法 干預前和干預12個月后調查患者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膳食結構的變化,監(jiān)測代謝指標的改變情況,評估研究組與對照組的飲食依從性差別。制定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飲食依從性調查表,共4 個條目,計0~7分。得分越高者,飲食治療依從性越高。出院后每月1次電話隨訪,共12次,每3個月組織患者返回醫(yī)院門診進行體重及生化指標的監(jiān)測并開展健康宣教授課,每次半小時,共4次,督促依從性的提高。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自身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患者采用飲食依從性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飲食依從性高于干預前,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前患者體重指數、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謝指標水平偏高。針對兩組患者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飲食治療的認知程度均提高,體重指數、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謝指標都改善,研究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飲食治療依從性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飲食治療依從性比較(±s)
注:干預前兩組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n=51) 對照組(n=51)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最近7 d內有幾天遵從健康飲食計劃 1.82±0.27 5.28±1.50 1.76±0.30 1.87±0.57最近1個月內,平均1周有幾天遵從飲食計劃 1.30±0.39 5.90±1.44 1.34±0.40 1.65±0.48最近7 d內有幾天食5份及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2.51±0.77 4.80±1.22 2.45±0.67 2.46±0.66最近7 d內有幾天食高脂食物(如紅肉、全脂乳制品) 2.86±0.86 0.95±0.27 2.84±0.80 2.34±0.74項目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指標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指標比較[±s),分]
注:干預前兩組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例數(n) 時間 BMI(Kg/m2) HBAIC(%) TC(mmol/L) T(mmol/L) HDL(mmol/L) LDLDL(mmol/l)研究組 51 干預前 25. 07±6.00 8.27±0.80 7.77±3.16 8.68±7.49 1.36±0.87 5.29±3.28干預后 21.67±1.06 7.19±0.86 4.76±1.37 2.91±1.35 2.39±1.30 2.24±1.46對照組 51 干預前 25. 83±4.87 8.26±0.86 7.86±2.86 8.86±7.78 1.27±0.77 5.47±3.09干預后 23. 24±1.20 5.78±1.86 7.86±2.86 4.76±3.37 1.47±1.28 4.28±1.87
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病因也各不相同,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在腔隙性腦梗死的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3]。糖尿病導致脂質代謝紊亂,易發(fā)生微小動脈粥樣硬化,加之前列環(huán)素合成減少,易發(fā)生血小板黏附及紅細胞聚集而形成梗死[4]。
本研究干預1年后兩組患者3餐3種主要營養(yǎng)素飲食搭配;每天食用油、食鹽、蔬菜攝入量合理;體重指數、血糖、血脂等相關指標,優(yōu)于干預前(P<0.05,P<0.01)。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患者的依從性與健康教育方式有關,接受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組的患者比接受指示性健康教育組的患者依從性好,與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強調警示性內容,進行強化系性教育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危險意識性健康教育促使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更好地認識到嚴格遵循飲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8],提高飲食治療依從性,建立并保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了危險因素,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陳麗. 急性腦梗死患者加強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4):49.
[2]阮恒芳,熊小妮,歐翠玲,等. 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健康知識的調查研究[J]. 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2):935-939.
[3]王宇華,聶亞娥,屈燕. 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在中風(腦梗死恢復期)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 今日健康,2015,14(11):237.
[4]張清仙. 腦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32):4555-4556.
[5]潘虹,成才,陳艷,等. 授權理論聯(lián)合圖文式健康教育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32):3879-3881.
[6]危麗萍,國艷,楊杰. 臨床路徑在腦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8):1407.
[7]臧海峽,俞鳳紅. 個性化健康教育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26(8):86,103.
[8]呂建紅. 健康教育在腦梗死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3):177.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09-0205-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9.143
基金項目:廣西衛(wèi)生廳自籌基金項目(合同號:z2010120)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江濱醫(yī)院神經內科,廣西 南寧 530021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Dietary Compliance
QIN Shanghong LIU Wenwei FENG Xianzhu WEI Jinhua HUANG Yixian MA Xiaoping WU Yanmei MING Liling,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Jiangbin Hospital,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ealth education models on diet therapy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lacunar infarction. Methods 102 cases of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by awareness of the dangers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health education mode of indicative observ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chang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gnosi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P<0.01).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of risk awareness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nursing measure.
[Key words]Lacunar infarction, Health education, Dietary compliance, Inter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