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杰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美攔網技戰(zhàn)術特點分析
王瑞杰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西安710000)
摘 要:攔網是防守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進攻的有效手段。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美22場比賽中的攔網技戰(zhàn)術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美;攔網技戰(zhàn)術;技戰(zhàn)術分析
2015年9月6日,中國女排隊員重回最高領獎臺,同時獲得2016里約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一個隊的攔網實力不僅能表現出該隊的防守能力,還能體現隊員素質,從側面反映其進攻水平。攔網作為排球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進攻的有效手段。如果攔網技術水平太低,就等于為對方的扣球敞開了大門,同時也失去了一次進攻機會。成功的攔網既能減少失分或更多得分,還能很大程度上鼓舞隊友的士氣,給對方造成心理壓力。通過分析中美在此次世界杯上的攔網技術特點,對排球攔網技術的提高具有非常高的指導價值。
1.1研究對象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美攔網技戰(zhàn)術特點。
1.2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中美女排資料以及排球攔網技術資料,獲取攔網技術特點的信息。
1.2.2 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察2015女排世界杯的比賽錄像,得到中美攔網技術特點的數據。
1.2.3 數理統計法 對中美22場比賽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分析中美攔網技術的不同特點。
2.1中美場上攔網情況對比分析
2.1.1 攔死球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美攔網情況見表1。在中國隊與對手的11場比賽中,共取得900分,攔網直接得分138分,總共攔網次數為1 069次,其中攔網直接得分占總得分的15.33%,攔網直接得分占總攔網次數的12.9%。而美國隊在與對手的11場比賽中共取得839分,攔網直接得127分,攔網總次數為1 072次,其中攔網直接得分占總得分的
表1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美與各隊攔網情況統計表
投稿日期:2016-03-01
2.1.2 攔起不能攻 對方來球一旦攔起不能攻就意味著己方要失分,所以要盡量減少攔起不能攻的情況。從表1看出,11場比賽中,中國隊有84球攔起不能攻,占總攔網數的7.8%;而美國隊有122球,占總的11.4%。一般情況下攔起不能攻的球有2種:(1)球觸手后飛得太遠;(2)球觸手后立即下落。攔網的高度、手型、手掌下壓、手臂下壓、手臂向場內側旋轉、兩手臂距離,以及雙人攔網時2人手臂的距離都與攔起球是否能攻有密切關系。中國隊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攔網高度高,攔網時五指張開主動下壓,使打到手上的球不會飛太遠;小臂主動下壓使打到手上的球不會到處亂飛而是盡量往下走,攔2號位球時一般是順時針轉體起跳,攔4號位球時逆時針轉體起跳,使攔回的球盡量飛向場內。
2.1.3 有效攔網 有效地攔網不單單指將球攔死,還包括將球攔回和將球攔起,將球攔回可以保證不失分,將球攔起會增加一次進攻的機會。所以,有效攔網更能反映一個團隊的攔網實力。通過表1可以看出,中國隊有效攔網409次,占總次數的38.3%;而美國隊有效攔網次數為480次,占總攔網次數的44.8%,相差6.5%。中國隊在攔網方面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但很無奈的是很多都沒觸球,或者攔網卻讓對方得分。
2.2中美場上攔網技戰(zhàn)術對比分析
2.2.1 判斷取位 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可以看出,中國隊在攔網時有很多“球到人未到”的情況,導致無法攔到球,而美國隊往往能在對方扣球手擊球時選擇合適的攔網位置。這是因為美國攔網隊員時刻觀察對手二傳及扣球隊員位置,準確判斷出扣球隊員擊球點,迅速做出反應,從而提高了有效攔球率。這就告訴我們,觀察、判斷來球方向是決定攔網是否成功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攔網隊員若是想要堵截對方扣球,首先應觀察對方移動路徑和傳球位置,通過二傳的動作判斷球要往哪傳,以及傳什么類型的球,當球從二傳手中飛出,就可以判斷出主攻手的大體擊球點;其次要觀察扣球隊員,當球從二傳手傳出,扣球隊員便開始選擇有利的擊球點從而移動,通過扣球手的移動和球的軌跡進一步確定對方擊球的位置,從而選擇自己的起跳點。最后觀察扣球隊員起跳時間及手臂擺動,判斷擊球時間和扣球后球的路線,選擇最佳起跳位置將球攔下。
2.2.2 起跳時機 快球和吊球是攔網失誤的主要點,在比賽中中美對快球攔網時機的把握和吊球攔網時機的把握都不理想。快球時往往晚于對方起跳,吊球時起跳又早于對方擊球。尤其是攔快球時,對方擊球的同時不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對手組織快球進攻只需要很短時間,如果在快球組織成功后再去攔網肯定會慢一步。所以,要想攔下對方的快球就要在二傳手接到球和扣球手準備起步時迅速做出擊球點及擊球時間的預判,找到最佳攔網位置和起跳時機。而攔吊球方面中國隊雖然不能有效攔下,但在比賽中跟進保護比較到位,中國隊失分較美國隊少。
2.2.3 多人攔網配合 前排雙人攔網一人防吊是此次女排世界杯的主要攔網形式,當然中美2隊也不例外,根據對方扣球特點也會采用單人攔網和3人攔網。對于雙人攔網來說,如果2人配合默契、移動迅速、判斷準確可以很大程度彌補單人攔網的不足。但是在實際比賽中會發(fā)現,中國隊攔網并未觸球率高達57.0%。比美國隊51.3%高出5.7個百分點。比賽中雖然有單人攔網,但大多數為多人配合攔網。通過觀看比賽視頻可以看出,中國隊的多人攔網中未觸球,球一般從2人之間扣過。這就表明主攔隊員與副攔隊員之間配合不夠默契,而且對于對方扣球位置把握不夠準確,2人起跳位置選擇不夠準確,對2人之間的身體和手臂距離把握不準。美國隊與中國隊相比在攔網隊員站位上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就是中國隊采取分散站位而美國隊采取集中站位。當攔2、4號位球時,分散站位更有利于主攔的攔網,而3號位需要移動很大距離向主攔靠攏。當對方進攻較快時,3號位很難跟上防守節(jié)奏,往往匆忙起跳,不顧與同伴合作,結果導致球從2人之間扣過。當攔快球時,2、4號位又距離3號位較遠,由于快球組織時間較短,2、4號位隊員又不能在極短時間內移動到3號位,同樣只能盲目匆忙攔網,攔快球成為中國女排的一個缺點。這種站位形式不能充分發(fā)揮雙人攔網的優(yōu)勢;但是分散站位之所以還能被中國隊引用,就說明適合現在中國女排運動員的特點,中國女排隊員平均攔網高度為3.01m,身材高大,單人攔網能力強,所以分散站位可使隊員更方便攔到靠近標志桿的球。美國隊采用前排集中站位,在多人攔網中要比中國隊有更大優(yōu)勢,而且美國隊員都比較靈活,移動速度快,在多人攔網中配合默契。因此,攔網未觸球率要比中國隊低很多,并且快球往往在中間進攻,恰好3人可同時準備攔網,但是由于集中站位前排3人離中間近而遠離了標志桿。所以,當攔2、4號位的球時主攔和副攔顯得都比較吃力,球往往從2人外側扣入。雙方根據隊員的特點制訂了站位形式,但中國的分散式站位與美國的集中式站位在多人合作攔網時會略顯劣勢。加上中國隊員體型高大,活動不夠靈敏。所以,在攔網未觸球率上高出美國很多。
3.1結論
3.1.1 與美國隊有效攔網率的44.8%相比,中國隊有效攔網率僅為38.3%,低6.5個百分點,并且中國隊攔網未觸球率比美國隊高5.3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隊比美國隊在攔網技戰(zhàn)術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3.1.2 中國隊在比賽時觀察能力不足,且由于體型高大而起跳緩慢,移動速度慢,所以在判斷對方扣球手扣球時存在誤差,導致不能選擇最佳攔網位置和起跳時間。
3.1.3 中國隊員身體高大,平均攔網高度高,單人攔網能力強,在攔網時以攔死對方球為主要目的,但是在隊員之間的合作方面不夠;而美國隊身體靈活、觀察預判能力強、彈跳迅速、合作默契,但是個人攔網能力較弱。因此,中國隊采用前排分散攔網,美國隊采用前排集中攔網。
3.1.4 由于戰(zhàn)術及身體素質因素,中國隊比較注重單人攔網,而忽略了團體攔網的優(yōu)越性,在比賽中多人攔網的配合不夠默契,致使多人合作攔網成功率低。
3.2建議
3.2.1 中國隊積極攔網固然好,但是有效攔網率才能反映一個團隊的真實攔網水平,所以提高有效攔網率更應受到重視。
3.2.2 既然中國隊采用分散站位的攔網方式,就應提高攔網隊員的反應速度及移動速度,而且要提高隊員攔網意識,有效地在短時間內選擇最佳攔網位置及起跳時間。
3.2.3 排球是一項靠團隊合作才能取得勝利的運動,攔網也是如此,多人合作攔網要遠遠超過單人攔網,因此培養(yǎng)隊員多人合作攔網的意識及能力才能有效提升攔網有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興志,鐘雯. 2008奧運會中國女排攔網技術分析[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 (3).
[2]孟春雷,李毅鈞.中外優(yōu)秀女排運動員攔網技戰(zhàn)術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5).
[3]郝霖霖,葛春林,于作軍. 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集體攔網戰(zhàn)術運用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5(2).
[4]葉明飛.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與對手攔網實力的比較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4(1).
[5]方兆宇.對我國女排攔網技術運用情況的分析[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7(6).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4-020-03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8.011
作者簡介:王瑞杰(1990~),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15.14%,攔網直接得分占攔網總次數的11.9%。美國隊與強隊比賽時,攔網直接得分占的百分比要少些,尤其是善于變換打法的團隊,美國隊很少能將球攔死。而且美國隊不善于攔吊球,這與美國隊教練思想有些執(zhí)拗有很大關系。而郎導非常注重根據對手打法攔網,比賽中經常提醒隊員,所以中國隊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對手都能有效地應對。在技戰(zhàn)術具備的同時,身體形態(tài)與素質也決定攔網的成敗,中國隊員平均攔網高度為301cm,比美國平均296cm高出5cm,這也能更大提高攔死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