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
聯(lián)合平板電腦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過程中的效果觀察
王慧①
【摘要】目的:探討聯(lián)合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本院需要做胃鏡檢查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胃鏡檢查過程進行干預,試驗組聯(lián)合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惡心、嘔吐情況及一次性插鏡成功情況,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統(tǒng)計患者滿意度。結(jié)果:試驗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一次性插鏡成功率及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結(jié)論:聯(lián)合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過程中能有效減少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提高一次性插鏡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胃鏡檢查; 平板電腦; 護理干預; 效果
①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 信宜 525300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yi City,Xinyi 525300,China
胃鏡檢查是將胃管通過口腔、咽部插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來檢查其各部位的病變,對于機體是一個比較嚴重的應激源[1]。黃振存[2]研究報道初次胃鏡檢查患者94.9%出現(xiàn)緊張、恐懼心理,88.7%對胃鏡檢查一無所知;由于患者對胃鏡治療的知識認知缺乏,因而容易導致患者在檢查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恐慌和害怕的心理及惡心、嘔吐等情況,導致反復插鏡,甚至是拒絕檢查等狀態(tài),延誤病情的診治,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3]。羅金鳳等[4]的研究認為,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胃鏡檢查患者的痛苦并利于檢查的順利完成,但如何進行護理干預讓患者更加易于接受而不至于拒絕檢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是一直困擾著醫(yī)護人員的難題,這對胃鏡檢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及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手持設備的普及,筆者采用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門診及住院部需要做胃鏡檢查的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所選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8~82歲;慢性胃炎54例,胃潰瘍20例,十二指腸潰瘍15例,胃腫瘤5例,胃食管反流病6例,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檢查前均做心電圖檢查排除心臟疾患,排除胃鏡檢查禁忌證,嚴格掌握胃鏡檢查適應證,檢查前1 d進無渣飲食,術前1 d晚飯后不再進食,當天早晨禁食、禁飲,對有幽門梗阻患者禁食2 d或3 d,有幽門梗阻者于術前一晚洗胃,不能應用其他促胃腸道分泌功能的藥物[5]。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講解檢查中的注意事項及配合體位,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術前5~10 min口服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咽部麻醉,按規(guī)程完成操作及做常規(guī)護理干預。
1.2.2試驗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用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1)用平板電腦下載胃鏡檢查整個過程的視頻及幾十首輕音樂,拍攝如何對胃鏡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及消毒滅菌結(jié)果檢測。(2)認知干預:胃鏡室操作護士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作自我介紹,介紹操作醫(yī)生的姓名、資質(zhì)及操作水平,簡單介紹胃鏡室環(huán)境、儀器、搶救設備等以消除患者陌生感,測量生命體征,查閱心電圖報告有無異常以排除心臟疾患,發(fā)現(xiàn)未做心電圖檢查的先補做心電圖并告知其必要性。然后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合作程度、最喜歡的音樂及動畫,從平板電腦內(nèi)保存的音樂中選出其最喜歡的幾首樂曲及動畫影片,傾聽他們對胃鏡檢查憂慮擔心的問題及心理動態(tài),評估患者對胃鏡檢查的認知程度,然后用平板電腦播放事先下載的有關胃鏡檢查整個過程的視頻,對胃鏡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及滅菌效果檢測的圖片,通過觀看胃鏡檢查全過程,讓患者真切了解到胃鏡檢查是將胃鏡通過口腔、咽部插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護士在旁邊進行適當講解,播放到胃鏡插進到關鍵部位如咽部時告知如何做吞咽、放松等配合動作,有針對性地進行認知護理干預,并告知胃鏡檢查目的,即可以直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的異常變化,精確觀察病灶的大小、深度,如果發(fā)現(xiàn)有息肉,可以摘除,有出血可以套扎止血即時治療等優(yōu)點,并可鏡下鉗取活組織做病理學檢查,圖像清晰,確診率高,具有其他檢查無法替代的直接效果。指出整個檢查過程安全可靠,解除其思想顧慮。通過觀看胃鏡清洗、消毒滅菌圖片及檢查結(jié)果,明確告訴患者胃鏡檢查是不會感染其他疾病的,讓患者徹底消除思想顧慮,放心接受檢查。告訴患者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并發(fā)癥克服方法及處理方法,讓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最大限度地減少應激反應對人體造成的不利影響。胃鏡檢查前喉部麻醉,一般使用2%的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告訴患者該藥不僅有麻醉作用還有潤滑和消除泡沫的作用,使用膠漿后會出現(xiàn)咽喉部麻醉現(xiàn)象,有腫、脹、麻等感覺,不要緊張,這樣可以減少插管時的不適,也可以使視野清晰,讓患者對整個胃鏡檢查有充分的認識。(3)行為干預:在檢查的時候準予家屬陪護,用平板電腦循環(huán)播放患者事先備選好的幾首音樂,避免音樂在檢查治療結(jié)束前停止,且不會因為一首曲子循環(huán)播放而產(chǎn)生煩厭情緒,指導患者盡量集中精神感受音樂,樂曲音量控制以患者感覺舒適為準[6]。然后護士站在患者頭頂側(cè)或背側(cè),告知患者取左側(cè)臥屈膝位,松解衣領、腰帶,有義齒的取下活動義齒,之后牙齒輕輕咬住牙墊,于口側(cè)墊一次性枕巾,在枕巾上放置彎盤,以口鼻做深呼吸,邊插胃鏡邊向患者做簡單解釋,指導其做屏氣、深呼吸,告知不能吞下口水。進鏡到食管開口時或操作者輕輕注氣,患者自然出現(xiàn)輕度吞咽或惡心時食管張開進入食管;如患者無明顯吞咽或惡心食管開口仍不開,則需要囑其做吞咽動作,然后順勢插鏡進入食管[7]。檢查過程中盡可能地讓患者轉(zhuǎn)移其注意力,囑患者平穩(wěn)呼吸法、全身放松法、并進行穴位按摩等,用這樣的方法來緩解患者的恐懼、緊張心理,轉(zhuǎn)移注意力以提高對不適反應的免疫,如惡心、嘔吐反應劇烈,放慢進鏡速度或暫停進鏡,患者適應后繼續(xù)進鏡。讓患者適應胃鏡的進入,從而順利完成檢查。(4)情感干預:護士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當中,運用表揚性語言,給予安慰和鼓勵,要注入情感,態(tài)度和藹,用真誠的眼光注視患者,對于患者所提出來的疑問要及時耐心的解答,同時叫家屬陪同,盡可能地消除患者對于胃鏡檢查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賴程度。并且在必要時能夠使用肢體語言來鼓勵患者,如握住患者的手、拍拍肩膀、摸摸額頭、揉揉頭發(fā)等,向患者傳遞親情般的溫暖,使患者能夠得到心理和情緒上的滿足感,護士及操作醫(yī)生要營造輕松的氛圍讓患者能夠緩解緊張的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胃鏡的診治,達到顯著的診療效果。(5)檢查后護理干預:胃鏡檢查退鏡后囑患者吐出口腔分泌物并擦拭干凈,用清水漱口,扶患者到休息室觀察20 min,期間用平板電腦播放患者事先選好喜歡動畫影片轉(zhuǎn)移其注意力,并不時觀察患者臉色、詢問有無不適,關心、安慰患者,囑2 h后才可進食進水,取活檢者進流質(zhì)飲食。檢查后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咽喉部異物不適感或疼痛,囑患者不要用力咳嗽,以免損傷咽喉部黏膜,可用淡生理鹽水漱口,減輕不適感,告知患者短時間內(nèi)可恢復。如有腹脹可囑患者來回走動打嗝排出氣體。對于良性疾病患者可告知其疾病的性質(zhì)、預后和方法,對惡性疾病患者做好保密工作。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一次性插鏡成功情況,拔出重插或插鏡過程中需要拔出停頓片刻再插都視為不成功。做完胃鏡檢查的患者休息時發(fā)放胃鏡室自行設計的《胃鏡檢查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總分100分,≥90分為滿意;80~89分為一般;<79分為不滿意。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惡心、嘔吐情況及一次性插鏡成功情況比較 試驗組惡心發(fā)生率及嘔吐發(fā)生率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一次性插鏡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惡心、嘔吐情況及一次插鏡成功情況比較 例(%)
2.2兩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例(%)
胃鏡檢查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已經(jīng)成為消化系統(tǒng)中重要的診療手段[8]。但胃鏡檢查是一項侵入性操作,目前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在檢查的過程當中會引起患者惡心、嘔吐等不適感,甚至引發(fā)咽喉受損、上消化道出血等并發(fā)癥,部分患者產(chǎn)生了畏懼及抗拒心理,尤其初次受檢的患者對消化內(nèi)鏡的檢查和治療缺乏了解,道聽途說消化內(nèi)鏡檢查和治療的痛苦,不能很好的配合,給胃鏡檢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也給患者留下不良的記憶,甚至夸大其痛苦程度,影響其他患者對胃鏡的檢查,帶來一定負面的社會影響[9]?,F(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是現(xiàn)代化醫(yī)院發(fā)展的重要標志,護理工作作為醫(yī)院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護理信息化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10]。而平板電腦具有功能齊全、屏幕大、顯示效果好、輕便、方便攜帶等特點,本研究證明通過平板電腦直觀的將胃鏡檢查全過程(包括對儀器的消毒、滅菌過程)展現(xiàn)給患者,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明顯提高了患者對胃鏡檢查的認知程度,更好地干預了患者不良情緒的發(fā)生,減少患者的不適應感,增加患者的耐受能力,使其順利完成胃鏡檢查。從表1可見,聯(lián)合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的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減少患者惡心、嘔吐發(fā)生,提高一次性插鏡成功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有利于減輕患者痛苦,也可避免因認知不足導致患者拒絕檢查,延誤病情診治帶來不良后果。
隨著通訊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已進入千家萬戶,廣大群眾對其產(chǎn)生依賴及親切感,使其成為不可缺少的日常信息交流工具。有研究報道,將平板電腦圖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方式運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宣教效果及滿意度[11]。醫(yī)院平板電腦的引入及實施,在客觀上彌補了技術漏洞,對醫(yī)院患者滿意度的提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有效保證了醫(yī)療質(zhì)量,提高了護理服務水平[12]?;颊邼M意度成為創(chuàng)建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評價的重要指標,從表2看出試驗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得益于通過平板電腦進行護理干預讓患者更深刻、形象的了解了胃鏡檢查,為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建立起一種良好的溝通橋梁,使護患關系更密切,患者更滿意。
王奇等[13]發(fā)現(xiàn),音樂對神經(jīng)結(jié)構(gòu),特別是大腦皮層有直接影響,樂曲的旋律、速度、音調(diào)可使人產(chǎn)生鎮(zhèn)靜安定、輕松愉快的感覺。音樂的自然節(jié)律通過心理、生理的途徑調(diào)節(jié)人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人處于放松狀態(tài)[14]。郭健芬等[6]指出輕音樂具有鎮(zhèn)靜、寧神、催眠的效果,是一種良好的輔助方法,能較大幅度提高患者檢查時的舒適性和檢查成功率。事實證明在檢查過程中通過便攜的平板電腦循環(huán)播放患者最喜歡輕音樂消除了其緊張感,確保胃鏡檢查順利實施,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細微護理服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及檢查的成功率[15]。目前國內(nèi)已有一些醫(yī)院把平板電腦融入到日常的護理工作中,如查房、查閱病歷、查看用藥等[12]。通過平板電腦對患者的胃鏡檢查進行認知干預、行為干預、情感干預、檢查后護理干預等細微護理服務不但能夠讓患者順利的完成胃鏡診療,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而且為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建立起一種良好的溝通模式,促進了護患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尹春英,王春青,馬立新.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胃鏡檢查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4(11A):55-56.
[2]黃振存.初次胃鏡檢查患者的心理表現(xiàn)及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4):99-100.
[3]李亞靜,陸玉香,徐詩聰.對胃鏡檢查病人實施認知行為干預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741-742.
[4]羅金鳳,任小寶.胃鏡檢查病人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J].護理研究,2005,19(17):1532-1533.
[5]謝俊萍,羅麗光.護理干預在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0):120-121.
[6]郭健芬,林麗燕,嚴萍,等.音樂療法應用于胃鏡檢查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6):2449-2451.
[7]蔡文智.消化內(nèi)鏡護理及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76-77.
[8]汪玉娟,馮月文.胃鏡檢查中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7):105-106.
[9]于玲文.無痛胃鏡檢查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2):93-94.
[10]張海川,王盼卿,陳家文,等.基于SOA的裝備保障領域信息系統(tǒng)集成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06,22(18):158-160.
[11]張文娟.基于Android平板電腦的臨床健康教育數(shù)據(jù)庫設計[J].中國數(shù)字醫(yī)學,2013,8(3):75-77.
[12]周秉霞,郭超華.平板電腦在臨床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中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5,28(25):343-344.
[13]王奇,王欣.圍手術期音樂輔助療法[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5):240.
[14]黃春,呂龍,譚玉姣,等.輕音樂在結(jié)腸鏡檢查中的護理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33):92-93.
[15]吳秀玉.細微服務理念在住院患者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23):64-65.
通信作者:王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23
收稿日期:(2015-10-15) (本文編輯:劉蕾)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Tablets in Gastroscopy Process/ WANG Hu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0):078-08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tablets in the gastroscopy process.Method:One hundred patients needed for the gastroscope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gastroscope examination,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tablets.Patients’ nausea,vomit and one-time successful insertion situation of gastroscop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Result:The incidence rates of nausea and vomi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while the one-time successful insertion rate of gastroscop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or P<0.01).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tablets in the gastroscopy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occurrence of patients’ nausea and vomit,increase the one-time successful insertion rate of gastroscope,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during the examination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Gastroscopy; Tablets;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