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佑生
(廣東行政學院,廣東 廣州 510053)
實驗與調查
保留項目特色、拓寬高校排球教學空間的研究
汪佑生
(廣東行政學院,廣東 廣州 510053)
教學方法是連接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主要步驟,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的一種方式。就某種角度而言,若想在保留項目特色的基礎上,增大高校排球教學空間,最主要的是需要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加學生對排球學習的興趣度與關注度。本文就保留項目特色,拓寬高校排球教學空間展開具體探究,并且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保留;項目特色;拓寬;高校排球;教學空間
近些年來,排球運動在高校開展的狀況不算樂觀,除去排球隊訓練與上排球課除外,學生在應用排球運動上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本文就某地區(qū)高校應用排球教學的方法進行深入分析,并且就學生參與排球課學習狀況實施抽樣調查,對產生的數(shù)據(jù)實施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議,以此拓寬高校排球教學空間。
在調查探究的根本上,制訂教學改革測試規(guī)劃,就2016年7—9月實施教學對比測試。教學實驗次序:把某大學的3個排球選項班進行隨機的分組,一組是實驗組,另一組是參照組。實驗組教學使用循環(huán)教學的方式,每項技術都需要重復練習,高校學生可以隨時向排球教師申請考核,在傳墊球技術符合標準后,可以進入另外一項的技術練習中,或者直接進行比賽。其主要是以教學比賽與練習為根本,教學的規(guī)則是在保留項目特點的背景下進行調整,參照一般大學生和專業(yè)排球運動員的平均身高,和一般大學生和專業(yè)排球運動人員在身體訓練角度所存在的區(qū)別,減少排球網(wǎng)高,女生的網(wǎng)高是1.9~2m,男生的網(wǎng)高是2.10~2.20m。在教學的初級階段,準許2次觸球,放寬持球尺度,準許4次擊球過網(wǎng),并且準許使用拋球的方式進行發(fā)球,參照高校學生的排球技術狀況,可以減去各隊的參賽人數(shù)或者固定個別站位。而參照組需要參照標準進行排球教學。
2.1 排球場場地的調查狀況
部分高校一共具備20個排球場,在此之中,有4個場地和另外場地儀套用的,專用排球場有16個,不包含高校職工,在校大學生有1萬余人。由此可見,排球場地配置使用狀況較為緊張。換言之,介于高校能夠不斷開發(fā)、應用的體育場地不充分,資金不充沛,務必會先滿足學校開展非常好,學生喜愛的運動場地的構建。
2.2 高校學生在學習之外參與排球活動的數(shù)量
雖然在中學體育教材中就存在排球項目,但是在課余時間參與排球活動的學生人數(shù)卻在少數(shù),如每周參與排球活動的人數(shù)比例是3%。因此,需要在保留項目特色的基礎上,拓寬高校排球教學的空間。
3.1 教學觀念未能與當前時代發(fā)展相吻合
借助教學發(fā)展的理論成效與規(guī)律能夠看出,教學觀念的構成,具體依照社會發(fā)展的態(tài)勢,以符合社會發(fā)展態(tài)勢為根本目標。與此同時,教學觀念會伴隨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生改變。在目前的社會發(fā)展狀況而言,我國教育范圍的主要形式依舊是以素質教育為主,素質教育觀念會引導我國教育事業(yè)邁向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但是,由于長時間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高校排球的教學觀念未能和素質教育觀念共同發(fā)展。因此,高校排球教學依然處于應試教育時期,或者存在于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區(qū)間,體現(xiàn)出不穩(wěn)固的狀態(tài),此種觀念不明確的存在方式,導致全新時期的高校排球教學未能與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相吻合,由此致使高校教學的發(fā)展步伐較為緩慢。
3.2 教學方式較為簡單,缺少創(chuàng)新性
在目前高校排球教學中依舊使用競技項目的教學方法,通常使用練習式的教學方法。重點關注教師“教”的主體價值,忽略對學生“學”價值的關注度。在目前高校排球教學中,教師主動教學,學生被動學習,但是就教學方式上主要是使用的練習、示范、領作的傳授方式。在此種學習氛圍下,學生缺乏對排球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其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在其技術的整體學習中,為全面了解與掌握排球技術,主要使用反復性的練習方式,其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乏味性,容易出現(xiàn)心理疲勞。
3.3 過度重視技術和技能的提升
排球課程是高校體育課程之一,并且是高校常規(guī)體育課程,就排球運動本身特征而言,其具備較為明顯的群體性與競技性,過于重視對技能的掌握與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過渡要求技術動作的完美度與準確性,但是未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4 教學評價方式缺乏合理性與有效性
根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在高校排球教學中,教師仍舊將考核方式、學生掌握技術狀況與運動成績當成具體的考核憑證,過多的量化考核標準。與此同時,過于關注動作的規(guī)范性,競技運動特點較為顯著,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與審核。具體在體育教學中是教師與高校學生進行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對學生排球考核時,應把多元化評價與過程性評價進行融合。
3.5 排球教師缺乏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在高校中,教師會對課程教學造成最為直接的影響。其主要的原因是,其一,教師本身的職責素養(yǎng),包含職業(yè)道德與排球教學素養(yǎng),直接決定其是否可以調動排球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會直接反映在排球教學的成果中;其二,教師日常的作風,教授學生的態(tài)度等,會影響學生的排球課堂學習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在進行排球教學改革后,教師也需要參與其中,但是就當前的發(fā)展狀況來看,我國高校排球教師的教學經驗與專業(yè)素質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
導致目前高校排球科目吸引力減少、學生缺少參與積極性的影響因素非常多,但是,最為主要的因素是缺少明顯的排球運動特征、教學內容規(guī)劃和當前時代發(fā)展不相符、教學方式較為陳舊。由此,怎樣促使高校排球運動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對其的關注度,是目前高校排球教學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4.1 就大學生角度而言
需要在保留排球項目原本特征的基礎上,放寬原則、減少網(wǎng)高,使用技術為主,側面輔導的方式,使用具備活力的教學比賽,提升學生學習排球的熱情與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排球技能的運用水平。以此在提升教師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排球技術的水平。
4.2 把素質教育理念作為導向
就我國高校排球教學受應試教育觀念的一定影響,需要就目前高校排球教育觀念實施改革,使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與此同時,也促使素質教育觀念更加與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標準相吻合,素質教育的最根本目地是,促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并且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思想與自主學習理念。這也是新階段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根本方式,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高校排球教學方式得到科學創(chuàng)新。
4.3 優(yōu)化課程設置與教材內容編排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需要優(yōu)化課程規(guī)劃,在以往教材的基礎上,增添全新的教材內容,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排球比賽,為高校學生創(chuàng)建展示自我的渠道,以此更好吸引高校學生的關注度與興趣。與此同時,在實施基礎技術理論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健身技能,使其具備強壯的身體,為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4.4 增加教學內容
目前,高校排球教學有學生學習需要與教學內容不相符的狀況,并且也存在教師教學與學生能力不相符的狀況,在設置教學內容上,存在理論課程、技術課程不相符的狀況,嚴重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設置教學內容時,需要將實踐與理論相互融合。其一,需要擴大排球文化的知識內涵,促使學生在理論角度了解排球運動的文化含義;其二,需要增添體育保健方式與預防運動損傷的教學內容,強化對運動損傷的了解度,提升自我保護能力,預防運動損傷狀況的出現(xiàn);其三,需要參照學生的需要實施合理有效的安排,就學生的興趣、動機上出發(fā),增添排球比賽內容與競技技術,強化娛樂性,提升高校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4.5 健全體育教學評價系統(tǒng)
在體育教學中,評價是最為重要的步驟,健全的體育教學評價系統(tǒng),能夠推動體育教學,其關聯(lián)至學生的評價與教師的評價。就體育教學有效性而言,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評價標準,創(chuàng)建健全的評價體系,其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步驟中,在實際操作這種,排球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需要重視學生學習狀況,并且重點關注學生學習排球的方法,加強對合作與溝通的關注度,重視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等。由此,需要使用多元化評價、形成性評價等方法,加強對過程的評價,并且也要重視學生在對排球進行學習中的自我調整與評判,促使評判作為學生學會反思的基礎。除此之外,需要重點應用評價具備的激勵特征,大力鼓舞學生展現(xiàn)出自身特征,施展個人才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可以在排球學習中展現(xiàn)自我、成就自我。
4.6 增加教師業(yè)務培訓,提升教學能力
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對學生學習排球,有最為直接的影響,與此同時,教師的水平會直接影響教學成效。在全新歷史發(fā)展時期,高校教師需要學習全新的排球教學理念,轉變其思想觀念,增加自身專業(yè)素質與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訓,健全本身的知識構造,以此符合目前的排球教學需要,以更加專業(yè)的態(tài)度,進行排球教學。
當前高校排球教學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教學成效與學生參與度不高的狀況出現(xiàn),如何保留項目特色,拓寬高校排球教學空間是目前高校排球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于此、提出了相關建議,以資參考。
[ 1 ]李瑋倩.普通高校開設公園排球課的教學實驗研究[ 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 2 ]張志華.我國高校競技體育人才培養(yǎng)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4.
[ 3 ]高洪.南京市高級中學排球選項課程開展情況的調查分析[ D ].蘇州:蘇州大學,2010.
[ 4 ]李玉翠.北京高校運動訓練專業(yè)排球專項學生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研究[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
[ 5 ]王子寧.大學生排球選項課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研究[ D ].長春:山東師范大學,2014. [ 6 ]王萍.陜西省普通高校排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查分析[ D ].延安:延安大學,2014.
[ 7 ]張欣.我國排球后備人才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 D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2.
[ 8 ]黃足.建國以來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排球教材建設的研究[ D ].蘇州:蘇州大學,2015.
G842
A
1674-151X(2016)10-04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24
投稿日期:2016-09-15
汪佑生( 1981—),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