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紅,顧建芳
?
妊娠晚期孕婦不同頻率吸氧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潘秀紅,顧建芳
摘要:[目的]探討妊娠晚期孕婦不同頻率的吸氧對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選擇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浦東醫(yī)院產(chǎn)科住院的孕婦209例,隨機分為Q6H吸氧組78例、Q8H吸氧組70例、BID吸氧組61例,Q6H吸氧組實施間隔6 h吸氧1 h,Q8H吸氧組實施間隔8 h吸氧1 h,BID吸氧組實施每日吸氧2次,每次吸氧1 h。觀察3組孕婦孕期胎心監(jiān)護評分(NST)、分娩時的羊水分度、新生兒1 min Apgar評分及剖宮產(chǎn)率。[結果]觀察過程中Q6H組有12例選擇了剖宮產(chǎn)(15.4%),Q8H組有6例選擇了剖宮產(chǎn)(8.6%),BID組有1例選擇了剖宮產(chǎn)(1.6%);3組順產(chǎn)產(chǎn)婦孕期NST評分、分娩時的羊水分度、新生兒1 min Apgar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期不同頻率的吸氧對順產(chǎn)分娩結局的影響無差異;需每日4次的吸氧頻率可能影響了孕婦對分娩方式的選擇,提高了剖宮產(chǎn)率,是對孕婦的過度干預;每日2次的吸氧頻率為最適宜的妊娠晚期預防新生兒窒息的吸氧頻率。
關鍵詞:妊娠晚期;孕婦;吸氧;次數(shù);分娩結局
胎兒宮內窘迫是指胎兒在子宮內因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綜合征,是產(chǎn)科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其中2/3可延續(xù)至新生兒窒息[1],新生兒窒息的本質為缺氧這一病理過程的發(fā)生,嚴重者可導致多臟器損傷,留下嚴重后遺癥,是新生兒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Willcourt等[2]研究發(fā)現(xiàn):氧療可增加產(chǎn)婦氧分壓、血氧飽和度,氧療不但補充了孕婦生理性缺氧,更重要的是能預防和糾正胎兒宮內窘迫,預防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目前對于最佳的母體供氧時間很難確定,缺乏臨床應用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本研究對209例妊娠晚期孕婦給予不同頻率的吸氧,觀察孕期的胎心監(jiān)護評分(NST)、分娩時的羊水分度、新生兒Apgar評分、剖宮產(chǎn)率,探討不同頻率的吸氧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確定妊娠晚期預防性吸氧安全有效的吸氧頻率。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浦東醫(yī)院產(chǎn)科住院的孕婦。納入標準:①懷孕時間259 d~287 d;②入院時胎心監(jiān)護評分(NST)5分~7分,復測NST評分8分~10分的孕婦;③單胎頭位妊娠;④家屬及產(chǎn)婦本人均同意參與試驗。排除標準:①入院時即存在重度胎兒宮內窘迫;②出現(xiàn)宮內感染征象;③患其他妊娠合并癥;④合并內科疾患。共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孕婦209例,按入院順序編號,并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Q6H吸氧組、Q8H吸氧組、BID吸氧組,具體分組如下:Q6H吸氧組78例,其中12例因中途剖宮產(chǎn)而退出,實際納入66例;Q8H吸氧組70例,其中6例因剖宮產(chǎn)而退出,實際納入64例;BID吸氧組61例,其中1例因剖宮產(chǎn)而退出,實際納入60例。3組孕婦年齡、懷孕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3組孕婦年齡、孕齡比較±s)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待產(chǎn)婦入院后常規(guī)做胎心監(jiān)護,以取得基線資料,入院首次NST評分5分~7分,復測NST評分8分~10分。對符合納入標準的待產(chǎn)婦按編號進行隨機分組,每組按分組頻率用鼻導管吸氧,流量2 L/min,每次吸1 h,吸氧操作均由責任護士完成,該吸氧方法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在入組時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取得孕婦家屬同意。其中Q6H吸氧組每天吸氧4次,分別于06:00,12:00,18:00,00:00各吸氧1 h;Q8H吸氧組每天吸氧3次,分別于06:00,14:00,22:00各吸氧1 h;BID吸氧組每天2次,分別于06:00,18:00各吸氧1 h。
1.3結局指標
1.3.1NST評分每日1次,用電子胎心監(jiān)護儀,于腹壁外監(jiān)護30 min,觀察胎兒基線心率及胎動時的周期性胎心率[2],評價胎兒宮內情況。NST評分結果判斷:1分~4分為陽性,5分~7分為可疑,8分~10分為陰性,陽性提示胎兒宮內窘迫,陰性提示胎兒健康。比較分娩前最后1次NST評分。
1.3.2分娩時的羊水分度正常羊水色清,污染的羊水分3度,即1度:淺綠色,質薄;2度:深綠色或黃綠色,提示胎兒急性缺氧;3度:棕黃色,稠厚,提示胎兒缺氧嚴重。
1.3.3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8分~10分為正常新生兒;4分~7分為輕度窒息新生兒;0分~3分為重度窒息新生兒。1.3.4剖宮產(chǎn)率入組后中途選擇剖宮產(chǎn)例數(shù)/入組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包,計數(shù)資料采用行×列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孕期NST評分結果(見表2)
表2 3組孕期NST評分情況 例
2.2分娩時的羊水分度(見表3)
表3 3組分娩時羊水分度情況 例
2.3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見表4)
表4 3組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情況 例
2.4剖宮產(chǎn)率(見表5)
表5 3組剖宮產(chǎn)情況比較 例(%)
3討論
3.1妊娠晚期吸氧的必要性正常分娩的胎兒娩出過程就是一個缺氧過程,所以妊娠晚期增加氧的儲備可以預防新生兒窒息。母兒間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換依賴于母體血液中氧濃度、子宮血液灌注、胎盤轉運及胎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 4 個環(huán)節(jié),任何病因影響到以上環(huán)節(jié)的異常都可導致缺氧的發(fā)生,并進展為酸中毒[3]。 在分娩過程中隨著宮縮逐漸加強,特別是在第二產(chǎn)程中,宮縮時胎頭、胎體、臍帶受壓,胎盤絨毛間隙血流量進一步減少,反復出現(xiàn)引起胎兒一過性缺氧。分娩時限越長,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越高[4]。有研究表明氧療可直接增加母體、胎盤和胎兒的血氧分壓、血氧含量和組織氧氣儲備,改善子宮的血流供應,改善全身各器官的缺氧狀態(tài),從而改善胎盤的血供及功能,大大增加對胎兒的氧及能量供應,糾正胎兒窘迫[5]。
3.2妊娠晚期選擇安全有效的預防性吸氧方法的重要性氧療是指臨床上通過增加血氧分壓或者血氧飽和度、糾正或緩解缺氧癥狀的治療手段,是輔助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6]。氧療的方法包括氧療的壓力、濃度、頻率、持續(xù)時間,如何選擇適宜的吸氧方法,避免對孕婦的過度干預是對妊娠晚期孕婦護理的重要課題。劉蘇等[7]報道:80例接受高壓氧治療后通過胎心監(jiān)護、B超診斷、產(chǎn)檢結果綜合評價有效率達100%,孕婦血氧分壓顯著增加,胎兒窘迫的癥狀和體征好轉或消除,胎心率基線在正常范圍,全部新生兒均存活,未發(fā)現(xiàn)新生兒窒息。張瑛等[8]對116例孕婦在氧艙內不加壓情況下戴面罩吸純氧,結果顯示:使用常壓飽和氧療較普通吸氧或高壓氧更為安全,既可以保證孕婦吸入足夠氧氣,又可避免高壓氧可能造成的副反應。Hofmeyr[9]的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在出現(xiàn)胎兒窘迫時,孕婦吸純氧時間<10 min的臍血pH值較吸氧時間>10 min的高,提示短時間高濃度給氧更容易糾正酸中毒。Saling[10]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母親長時間吸高濃度氧雖可提高胎兒血氧分壓,但隨后會出現(xiàn)胎兒血pH值下降、CO2分壓上升,這可能是由于長時間的給氧反而會使胎盤血管收縮,妨礙胎兒的氧供。動物實驗也發(fā)現(xiàn):吸入氧濃度越高,產(chǎn)生的氧自由基就越多,對組織的破壞可能就越大[11]。
李金霞等[12]通過3種不同給氧方法(低濃度間斷給氧、低濃度脈沖給氧、低濃度持續(xù)給氧)建立宮內窘迫腎損傷模型,探討不同給氧方法對宮內窘迫胎鼠腎小管損傷評分的影響,結果顯示:低濃度間斷給氧和低濃度脈沖給氧可以改善腎小管損傷,減輕腎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的改變,而持續(xù)低濃度給氧卻加重其損傷。提示宮內缺氧早期氧療干預,低濃度間斷給氧療效肯定。
3.3氧療不但能補充孕婦生理性缺氧,更重要的是預防和糾正胎兒宮內窘迫本研究結果顯示:待產(chǎn)期間3組胎心監(jiān)護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娩時羊水分度也無差異(P>0.05),新生兒出生后1 min Apgar評分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說明低流量間斷給氧能夠改善胎兒在宮內的缺氧狀況。李乃美[13]對妊娠38周90例孕婦,每天用鼻導管吸氧1次,氧流量1L/min~2L/min,每次30 min,結果: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病率由22.22%降至6.67%,重度窒息由5.55%降至0。提示妊娠晚期主動預防性常規(guī)吸氧對預防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病率及降低圍生兒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3.4過頻的吸氧可能會影響孕婦及家屬對分娩方式的選擇本研究結果顯示:Q6H吸氧組有12例選擇了剖宮產(chǎn)終止妊娠,剖宮產(chǎn)率占15.4%;Q8H吸氧組有6例選擇了剖宮產(chǎn)終止妊娠,剖宮產(chǎn)率占8.5%;BID吸氧組有1例選擇了剖宮產(chǎn)終止妊娠,剖宮產(chǎn)率占1.7%。過頻的吸氧會給母體帶來不適,Q6H的吸氧頻率在00:00時的吸氧會干擾孕婦的休息,反而對孕婦及家屬造成心理壓力,使孕婦擔心胎兒在宮內缺氧,對未來預期缺乏信心而選擇剖宮產(chǎn)。
4小結
妊娠晚期低濃度、低頻率間歇性吸氧有利于預防胎兒窘迫、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同時也顯示過頻的吸氧可能會給孕婦帶來不適。因為過頻的吸氧在夜間睡眠時間也要給孕婦吸氧,會打擾孕婦的睡眠休息,使孕婦和家屬擔心胎兒在宮內缺氧而選擇剖宮產(chǎn)。提示每日2次的吸氧頻率是最適宜的妊娠晚期預防性吸氧頻率。同時過頻的供氧對新生兒可能有潛在的損害,有待進一步采集臍動脈血做血氣分析,為妊娠晚期選擇最適宜的吸氧頻率提供更科學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chǎn)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59-860.
[2]Willcourt RJ,King JC,Queenan JT.Maternal oxygen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etal transcutaneous PO2[J].Am J Obstet Gynecol,1983,146(6):714.
[3]楊金英,劉慧姝.胎兒宮內復蘇[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2,28(8):600-604.
[4]朱青,余志豪.氧療法在婦產(chǎn)科病人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1997,13(1):18.
[5]黃素艷,張麗娟.氧療在胎兒窘迫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4):577-580.
[6]萬婷,潘石蕾,氧療在產(chǎn)科疾病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婦產(chǎn)與遺傳(電子版),2011,1(1):43-47.
[7]劉蘇,王梅,黃桂香,等.高壓氧治療胎兒窘迫80例[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2001,8(3):174-175.
[8]張瑛,薛琴芬,韓迎珊.常壓飽和氧療在孕婦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251.
[9]Hofmeyr GJ.Maternal oxygen administration for fetal distress[J].Coe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2(4):CDO00136.
[10]Saling E.Recommendations for a combined supervision of the fetus during labor by cardiotoeography fetal blood analysis and pulse oximetry[J].Fetal Diagn Ther,1998,13(1):4-7.
[11]劉雪雁,吳捷,薛辛東.高氧致新生鼠肺損傷時腎組織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的變化[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5,7(1):71-74.
[12]李金霞,張麗娟.不同給氧方法對宮內窘迫胎鼠腎損傷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0,27(9):1750-1752.
[13]李乃美.妊娠晚期常規(guī)吸氧預防新生兒窒息的觀察[J].工企醫(yī)刊,2010,23(3):1-2.
(本文編輯李亞琴)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oxygen inhalation on outcome of delivery in late pregnant women
Pan Xiuhong,Gu Jianfang
(Shanghai Pudong Hospital,Shanghai 201399 China)
基金項目復旦大學護理科研基金項目,編號:FNF201226。
作者簡介潘秀紅,主管護師,本科,單位:201399,上海市浦東醫(yī)院;顧建芳(通訊作者)單位:201399,上海市浦東醫(yī)院。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9.029
文章編號:1009-6493(2016)07A-2408-03
(收稿日期:2015-10-11;修回日期: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