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三中,黑龍江伊春153000)
探析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欠缺的解決方式
李陽
(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三中,黑龍江伊春153000)
新的課程改革在諸多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績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熱點問題,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欠缺即是其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文章對此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提出解決方式:完善初高中課程標準的銜接;加強教科書內(nèi)容的銜接;改善考試體系的銜接;提高對初高中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銜接。
初高中;歷史教學;銜接欠缺;解決方式
2011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和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是目前指導中學歷史教學的權(quán)威依據(jù)。其中《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歷史課程設(shè)計的思路提出了要求,“在初中歷史課程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質(zhì)、任務以及課程目標和基本要求,遵循時代性、基礎(chǔ)性、多樣性和選擇性的原則,規(guī)定適合高中學生學習的課程目標和學習內(nèi)容,為其進入社會和高一級學校奠定基礎(chǔ)”。然而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并沒有具體提出初中歷史教學需要對高中歷史教學做鋪墊,來完成與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無銜接的初高中歷史教學只是片面的歷史教學,因此,筆者對以后的歷史課程標準的修訂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編制螺旋式的歷史課程。螺旋式,“亦稱圓周式,是在不同階段上使課程內(nèi)容重復出現(xiàn),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逐漸擴大范圍和加深程度”。①即將中學歷史教學內(nèi)容在初中和高中兩個歷史教學階段循環(huán)編排,即初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在高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中會再次出現(xiàn),而高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可在初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中找到。在此,需要注意幾點:一是初高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必須包括中外歷史內(nèi)容,范圍不可局限于中國史或是世界史的某一部分;二是高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在循環(huán)初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的前提下,要不斷加深歷史課程內(nèi)容的深度和難度,保證初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在高中歷史課程內(nèi)容中以“點”的方式呈現(xiàn),高中的歷史教學通過對“點”的深化,拓展成“面”,進一步展開適合高中學生學習的歷史課程。
其次,安排合理的歷史課時。比如在初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對課時及開課時間有明確的規(guī)定,確保歷史課程按正常授課程序進行,避免初高中以會考和結(jié)業(yè)考試的時間來隨意安排歷史課時,導致與高中歷史教學課程銜接的欠缺。
歷史教科書是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工具,通過改編教科書可以促使初高中歷史教學形成有效的銜接。
第一,在初中歷史教科書編寫不變的情況下,將高中歷史教科書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xiàn)代史,在內(nèi)容上以初中史實為基礎(chǔ),擴充具有思辨性的歷史知識,同時要做到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nèi)容要對初中歷史教科書的內(nèi)容深化和拓展,不能讓同深度的歷史知識做循環(huán)重復。
第二,在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體例不變的情況下,將高中歷史教科書具體內(nèi)容做有序調(diào)整,每一個模塊在專題不變的情況下突出時間脈絡,并以此為借鑒編排初中歷史教科書,即將中外歷史的時間線索通過教科書呈現(xiàn)給初中生。
目前學生學業(yè)評價在歷史教學評價體系中占主導,這就使學生和教師把成績放在了歷史教學目的的首要位置,導致將歷史教學局限于初中和高中各自的歷史教學,割斷了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這從反面也就使得改善歷史教學評價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豐富學業(yè)評價體系。初中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皆有各自的評價體系。《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評價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歷史習作、歷史調(diào)查、歷史制作、紙筆測驗、教師觀察、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中對學生的學業(yè)評價有如下建議,“學習檔案、歷史習作、歷史調(diào)查、考試”,可見學業(yè)評價的體系不是單單的紙筆測試,只要將除考試之外的歷史學業(yè)評價的方式真正應用到歷史教學實踐中,即可降低教師和學生對考試成績的盲目追捧。
其次,改善考試體制。目前考試體制的利弊在歷次教育改革探討中都是眾矢之的,也是歷史教育改革中極難攻破的“堡壘”。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對于目前的考試體制,我們應以繼承和發(fā)展的態(tài)度,對其進一步完善。
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將初高中歷史學習作為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初高中歷史教學欠缺銜接的問題。
首先,豐富學校教育。從大的方向上看,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大環(huán)境產(chǎn)生興趣,則學習歷史也不再是一種負擔。在學校教育占主導的學習環(huán)境中,教育的模式化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倦怠的情緒。如果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大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有利于緩解學習帶給學生的負擔和壓力。
其次,改進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學校的引領(lǐng)下將歷史帶出課堂,走向社會,用“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話”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F(xiàn)實社會就是一部發(fā)展著的活歷史,不論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學生在現(xiàn)實中探尋歷史根源,都會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興趣。因為興趣的存在,學生很容易將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歷史學習銜接起來。
再次,完善教科書。通過在教材中插入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和歷史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設(shè)置有趣的歷史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的鮮活性;將其他學科的內(nèi)容引入歷史教材中,讓學生看到歷史是與社會息息相關(guān)的。
注釋:
①于友西,葉小兵,趙亞夫.歷史學科教育學[M].1999:126.
[1]趙亞夫,齊健.歷史教育價值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朱煜.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余偉民.歷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鄭林,侯桂紅,吳波,劉玉群,張逸鴻.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實施現(xiàn)狀調(diào)研報告[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3(3):1-9.
[7]邵蘭琴.對高一歷史教學要解決初高中銜接問題的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5):75-77.
[8]于春燕.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新意初探[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2(4):24-26.
[9]葉小兵.簡述新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取向[J].課程·教材·教法,2012(11):35-38.
[10]盧立麗.課標與教材在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基礎(chǔ)教育,2013(1): 170-171.
Ways to Complete the History Teaching Linkage in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s
LI Yang
(Youhao No.3 High School,Yichun Heilongjiang,153000,China)
Newcurriculum reform receives encouraging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also some worrying problems,and the shortage of linkage in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 is one of the urgent problems.The article carries out detailed analysis on this question,and proposes solutions:improving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standard;strengthening the textbook content cohesion;improving the exam system linkage;improvinghistorylearninginterests ofhigh school students.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historyteaching;shortage oflinkage;ways ofresolution
G63
A
1673-9132(2016)13-0256-16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44
[責任編輯張敬亞]
李陽(1989-),女,碩士,中學二級,研究方向:歷史教學法。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高教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從實踐教學角度探究師范類歷史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4G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