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松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孫端鎮(zhèn)中學,浙江 紹興 312090)
理論與方法探索
運動參與目標的有效預設與應對策略
王懷松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孫端鎮(zhèn)中學,浙江 紹興 312090)
運動參與是指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習體育知識、運動技能、體育鍛煉方法、形成體育風格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學習形式多樣的體育內容,知道具體的鍛煉方法,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體驗到運動樂趣和成功,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筆者通過分析運動參與目標的行為狀態(tài),針對運動參與目標制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策略。
運動參與目標;制訂;有效性;應對策略
運動參與是指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習體育知識、運動技能、體育鍛煉方法、形成體育風格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學習形式多樣的體育內容,知道具體的鍛煉方法,能夠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體驗到運動樂趣和成功,引導學生逐步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體育教師該如何制訂運動參與目標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實際問題。
運動參與的行為狀態(tài)包括自動參與、動員參與和消極參與。其中,自動參與是指學生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自主介入體育鍛煉中。自動參與不但要求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要求學生具備運動參與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自動參與應建立在學生對自己和教師有信心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教師的有效指導來滿足自己利益需求。一般,體育教學中自動參與的學生人數為很少的一部分。動員參與是指學生因受他人鼓勵而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例如,教師的號召、同伴的鼓勵等。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利益,不知道參與體育鍛煉有哪些好處,一般不會主動介入體育鍛煉中,需要教師來調動學生的鍛煉積極性。消極參與是指學生對體育鍛煉漠不關心或者比較消極地參與體育鍛煉。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感覺到體育課給自己帶來愉快的體驗以及缺少有效合理的評價來反饋學生的鍛煉結果。
在體育教學中,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只是很少一部分,多數學生需要教師動員和督促,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等,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讓大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動員、鼓勵和啟發(fā)下,能夠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思維和行為,比較配合地參與體育鍛煉,以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2.1 基于參與 細化目標
在制訂運動參與目標時,教師應先基于參與的層面,細化具體的參與目標,如參與態(tài)度、參與積極性、投入程度、參與持續(xù)程度等。以排球正面上手傳球為例,其參與態(tài)度是源于參加排球運動,能夠主動參與各項傳球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很投入,能夠努力克服困難,始終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練習任務,最終得出的運動參與目標為:學生通過游戲、激勵、變換等方法,調動90%的學生學習傳球積極性和維持熱度。
2.2 精選教法 配套手段
目標是人們預期達到的地方,不論什么目標,都需要通過努力去完成。在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目標是核心目標,而運動參與目標容易被忽視,它同樣需要我們在制訂教學目標有具體的闡述,在實施過程中側重方法、手段和策略的應用。參與目標需要預設參與者的態(tài)度、積極性、投入程度和持續(xù)狀態(tài),要達成的參與目標,教師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應各不相同,如采用游戲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投入程度,采用變換的練習方法來維持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和交流,教師還可以采用展示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揮。
2.3 及時反饋 客觀評價
2.3.1 口頭表揚和批評 口頭表揚具有激勵學生運動參與的作用,教師為了體現“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往往會采用一些比較淺層次的口頭表揚,感覺是為了表揚而表揚,而我們應該回歸到最真實的表揚層面上來,教師通過集中表揚肯定學生的行為,這對學生而言是有益的,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和延長維持熱情的時間。
批評是一種教育方法,如果教師采用的批評方式不恰當,往往會影響批評的效果,表揚是肯定學生的行為,批評是對學生行為的遏制,適度的表揚和批評是體育教師調節(jié)學生運動參與的有效方法,這需要教師有細微地觀察和客觀地分析,否則會造成學生的情緒對抗,這就與教師的初衷相違背。
2.3.2 語言暗示 表揚和批評是直接的提醒方式,而暗示則是隱形的提醒。教師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學生做錯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暗示的方式來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行為表現,除了語言暗示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來提醒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行為予以肯定或否定。
2.3.3 說服鼓勵 對于學生出現對練習內容不感興趣或者維持時間比較短的情況,教師需要采取說服和鼓勵的方式來重新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基本情況各不相同,同樣的學習內容和練習方式難免會讓學生不感興趣或者出現疲勞現象,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教師不能看之任之,而是應善于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說服學生繼續(xù)練習課堂中的教學內容。
2.3.4 樹立榜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用一些優(yōu)秀運動員的典型事跡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激發(fā)學生勇敢、刻苦、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樣,我們也可以選擇身邊的一些優(yōu)秀學生作為同伴的學習榜樣,鼓勵一些學生向優(yōu)秀學生學習,學習他們努力、積極上進的態(tài)度,讓行為不好的學生與榜樣對照,反饋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而杜絕不良行為。
2.3.5 客觀評價 運動參與目標也應具有可評價性,教師不能一節(jié)課上完了卻沒有對運動參與目標評價或者評價不夠客觀。評價運動參與目標可以從教師和學生2個層面來展開,基于教師層面,教師應在課中激發(fā)和調節(jié)運動參與手段運用的情況,即過程與方法,不以運動參與結果來影響學生運動參與的狀態(tài)。對于學生層面,教師可以利用定量和定性指標來督促和激發(fā)學生,如上課的出勤率如何、有沒有遲到和早退、課堂紀律方面如何、能夠保持多少程度的參與次數、學生上課的即時狀態(tài)如何,如參與態(tài)度、參與積極性、對練習的投入程度以及維持運動參與的持續(xù)程度等。
[ 1 ] 毛振明.好的體育課必須有好的教學目標[ J ].體育教學,2007(2):38-40.
[ 2 ] 邵偉德.體育課堂有效教學與例解[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投稿日期:2015-11-25
G807.0
A
1674-151X(2016)01-108-02
王懷松(1980 ~),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10.3969/j.issn.1674-151x.2016.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