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摘 要 用班級議事的方式來處理突發(fā)事件,有著比處理其他事務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換位、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擁有溫馨和正向的班級氛圍,能夠更多地給予當事人改變的動力,而這些都不會天然具備,都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班主任的智慧。
關鍵詞 班級議事 突發(fā)事件 成長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班級突發(fā)事件的出現(xiàn)一定是伴隨著矛盾沖突,伴隨著當事人的犯錯。但是在學校教育的情境中,處理此類問題時,“不傷害當事人,在解決問題中促進學生的成長”理所應當成為我們的出發(fā)點。這就需要我們在操作上遵循幾點原則。
1程序優(yōu)先
通過合理的程序保證當事學生的權利被充分尊重。
比如:議題的發(fā)起有其固定的程序,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面對突發(fā)問題時擁有發(fā)起議題的權利,但發(fā)起時只能列出要處理的問題,不能列出其他同學的名字。如果某個學生的行為被列入議題,那他也就擁有反對發(fā)起議題的權利,必須經過這個學生的允許,該議題才能開展討論。不想在班級議事中被討論的同學還有其他幾種選擇:如離開教室,選擇聽討論錄音等。選擇參與人員,需要考慮人員的多樣性,當事學生需要擁有提名參與人員的權利,同時還可以選擇是小組議事還是全班議事,避免議事時遭受過大壓力,出現(xiàn)一邊倒的情況。在議事的過程中,要給當事人充分的表達、宣泄情緒的機會,涉及對立雙方的沖突時,還要有和解的環(huán)節(jié)。最后的處置結果應以非懲罰性彌補方案為主,盡量呈現(xiàn)多個方案,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
程序明確后還需要老師不斷宣傳鞏固,提示學生這些程序設定的意義。這樣學生才會理解程序對于當事者、議事者的公平意義,才會認真執(zhí)行議事程序。
2價值中立
班主任在整個議事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定位,盡可能保持價值中立,不過早表達自己的判斷,將主動權還給學生,確保開放包容的議事氛圍,引導學生成長。
所謂“價值中立”,是心理輔導中的概念,指的是咨詢師對求助者提出的問題堅持中立,不給予直接回答,也不給予任何規(guī)勸,而是讓求助者自主決策,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對人的尊重,激發(fā)來訪者的潛能,實現(xiàn)助人自助。在班級議事處理突發(fā)事件的過程中,要最大可能地幫助當事學生獲得成長,班主任老師也應該秉持這樣的態(tài)度。這樣做有兩個方面的好處:其一,讓所有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在學生中,老師具有天然的權威,如果老師表現(xiàn)出傾向性,很容易導致全體的附和,本來持不同意見的學生可能就不再會表達,當事學生迫于壓力可能也不會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沒有了多角度思維的碰撞,議事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影響事件的處理,也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其二,更大程度地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議事過程中遇到難以決斷的時刻,學生們會習慣地看向老師,如果老師予以回應,學生的依賴就被強化,就會習慣于把問題拋給老師,從而忽略自身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當然,價值中立也不是絕對的,當學生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出現(xiàn)大的偏差,有可能傷害到當事人時,老師還是要及時出現(xiàn),進行一定的干預。只是,在實施干預時還是要避免老師自己跳出來表達觀點,可以更為藝術一些,比如提示學生有沒有另外的可能性,要求某位可能有不同意見的學生發(fā)言等。關于這一點,第二個案例中描述的情形就是一個不錯的示范。
3正向關注
在用班級議事處理突發(fā)事件的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將班級議事變成了模擬法庭,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分辨對錯、進行處置上。而這顯然不是促使學生成長的關鍵。因此,班主任需要營造正向關注的班級氛圍,突發(fā)事件的當事人只有感受到“雖然我犯了錯誤,但是我依然被團體接受”,才有可能形成穩(wěn)固的安全感和被支持感,獲得前行的動力。
正向關注氛圍的營造依賴于兩個層面:首先是日常管理的滲透。班級氛圍的形成依賴于師生日常的互動,如果在這些互動中老師更多地展現(xiàn)出寬容、理解,對待學生的錯誤只是就事論事,那他們自然就會習慣于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其次是議事過程中細節(jié)的強調。在開始議事之初,教師就要明確班級議事的目的是找出問題的積極對策而不是批評他人或者班上發(fā)生的事情。在具體的操作中,教師也必須不斷示范和要求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發(fā)言必須對事不對人,不涉及對個人品質的評價。這兩點要實現(xiàn),關鍵在于班主任老師自己要擁有正向的理念。
4體驗為要
班級議事處理突發(fā)事件之所以能發(fā)揮特別的作用,其核心在于一個“議”字。即不同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和想法,真誠地交流和商討,在其中體驗思維和價值觀的碰撞,學習辨析和傾聽,嘗試妥協(xié)與接納。真誠而充分的“議”還能夠讓當事人了解到其他同學對事件的不同看法,了解到“我”和“我做的事”給別人留下何種印象,從中學習其他可能的處理方式。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體驗整個議事的過程比尋找最后的結論更為重要。
要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議事的過程并從中受益,班主任老師就要放下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把保護學生真誠互動的氛圍放在第一位,鼓勵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小心呵護少數(shù)派的權利,引導學生充分地投入議事中。對于突發(fā)事件的當事人更是如此,老師要提示他關注議事中的收獲,及時地開展反思和總結,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上而不是停留在處理的結果上。
對于班主任老師而言,突發(fā)事件是他們不想遇到但是又沒有辦法避免的因緣。而班級議事的存在為這個因緣尋找到了一條別樣的出路,只要我們的班主任明確方向,把握原則,我們就可以期待每一個突發(fā)事件最后都將演變?yōu)橐粓雒利惖腻忮耍蔀橐欢纬砷L故事的開篇。
參考文獻
[1] 王麗琴.用班級議事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幾點注意[J].班主任之友,2015(z2).
[2] 王華東.關于初中班級自主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中華少年,2016(15).
[3] 周萱.班級的有效管理:利用網絡平臺與傳統(tǒng)方式相結合[J].知識文庫,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