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長沙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從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淺談高職英語課堂激勵性教學策略研究
張鑫
長沙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現(xiàn)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中還存在教學氛圍差、學習效率低、學生興趣缺乏等問題。激勵性策略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整體教學成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對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然后對激勵性教學策略實施的意義進行探討,最后提出具體的激勵性策略,供有關(guān)人員參考。
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激勵性;教學策略
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英語教學在世界全球化發(fā)展中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高職院校每年為社會輸送大量的技術(shù)性人才,為了和國際接軌,對人才的英語技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激勵性教學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對提高英語教學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校不斷擴招的背景下,高職學校生源質(zhì)量逐漸下降,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暴露出一定的問題:
第一,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差。高校擴招,高職院校生源質(zhì)量下降,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偏低;第二,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學生進入高職院校主要是學習專業(yè)技術(shù),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在英語課堂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將英語學習當作是應付考試的因素,從心理上排斥英語學習;第三,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單一,內(nèi)容相對枯燥。很多英語教師還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缺乏互動,導致整體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第四,高職英語教學氛圍不夠濃厚。高職院校中英語教學僅僅局限在課堂中,英語角、英語演講、英語晨讀等活動很少見,整體的英語學習氛圍不佳。
英語作為高職院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目的在于培養(yǎng)面向生產(chǎn)、服務以及管理全方面的高端科技人才,可以說英語課程是提升學生職業(yè)發(fā)展能力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必備的課程。激勵性課程,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心理動因,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能夠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緊張感,將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動機。通過激勵性教學策略,對于改變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狀態(tài)具有積極的作用,幫助學生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夠營造出一個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激勵性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對提升英語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動力產(chǎn)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采用激勵性策略需要從語言、興趣以及競賽等幾個方面入手:
3.1語言激勵
運用語言激勵是教育領(lǐng)域中重要的方式,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贊美、肯定、表揚等,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在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通過語言激勵促進師生之間關(guān)系的遞進。利用贊美之詞,通過對學生中肯的評價,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肯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努力,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guān)心,體現(xiàn)學生的教育主體性。學生感受到學生對自己的關(guān)心,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自然會提升,教學效果自然會得到提升。
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語言激勵方式,盡可能多的給予學生引導、鼓勵,自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英語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欲望,推動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更加積極和主動。
3.2興趣激勵
興趣用學術(shù)性的解釋,就是人樂于接受和認識某事物并具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傾向性。利用學生的興趣,激勵學生參與英語學習,對提升整體的英語教學效果意義重大。對于英語學習充滿興趣的學生,在學習中會投入更大的精力,會主動的去學習,教學整體效率和質(zhì)量也會相應提升。同時,興趣激勵模式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貫徹了圍繞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改革理念。
第一,高職英語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深入的挖掘教材,找出最佳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如果教師將這些生詞單個的拿出來,對詞義、讀音等進行反復的學習,整個教學氛圍就會顯得枯燥,學生興趣不高。教師可以現(xiàn)對英語閱讀材料整體的意識進行講述,或?qū)⒐适聝?nèi)容整理讓學生去體會,然后將生詞帶入到整個語句、文章大意中,讓學生判斷生詞的含義。這種方式下,學生興趣更高,還能夠增強對這些生詞的理解。第二,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英語課外活動,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開拓學生的事業(yè),促進學生英語能力提升。
3.3競賽激勵
高職學生年齡集中在16~20歲之間,爭強好勝心強,利用競賽激勵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英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一般來說,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競賽激勵方式包括三類:第一是一班級為單位,每一個學生都能夠作為選手參與比三;第二主要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每一個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競賽;第三,以小組為單位,但每組選手需要選出一個代表參與比賽,其他學生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
在選擇競賽類型上,可以用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等,還可以設計英語接龍比賽等趣味性更強的游戲,幫助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英語課堂中。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學生英語基礎差,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評價滯后等,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給整體的教學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在具體的教學中,必須采用激勵性的策略,從語言、興趣以及競賽激勵方面入手,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英語教學成效。
[1]唐靜.淺談高職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5(8):74-75.
[2]陳勇,行請旨.高職英語課堂激勵性教學策略探討[J].現(xiàn)代婦女.2014,10(1):99-100.
[3]李俊玲.淺談五年制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3,32(8):122-123.
[4]李福珍.改革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培養(yǎng)新型實用性人才——淺談如何迅速提高高職英語的教學水平[J].當代教育論壇.2010,20 (2):35-36.
張鑫(1974-),女,漢族,湖南省南縣人,學歷:碩士學位,講師職稱,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