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化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學受到更多的關注,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真正學有所得,成為當前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提出各種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在整體改進的過程中必須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重要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生物;主體性;指導;習慣;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296-01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必經(jīng)途徑,只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真正說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去應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一直受到各種局限,來自課堂教學、應試教育、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等等,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互動和交流,一直是教師單方面進行教,學生沒有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首要任務,也是推動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教學方式。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探索談一下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簡單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其發(fā)展主體能力
學生具備主體性是增強其自學能力的首要前提,主體性的建立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雖然新課改中一直關注學生主體的發(fā)展情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發(fā)現(xiàn)應試教育以及課程內容與課時的嚴重失衡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發(fā)展自己的主體能力。例如,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我開始把預習作為重要的課后作業(yè)布置下去,旨在提高學生的自主預習和學習、理解知識的能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反映課下根本沒有時間自主學習,作業(yè)壓力很大,每天的作業(yè)都寫不完。經(jīng)過反思我發(fā)現(xiàn),老師恨不得在課堂上把所有的知識都講給學生,導致學生接收的多,理解的少,課后還要按照老師的既定思路進行習題演練,實際上學生還沒有真正把握課堂學習的知識。所以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未必就適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相反是對學生主體能力的嚴重扼殺。
我認為教師應該每天多布置一些預習和理解性作業(yè),在課堂上多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講、去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如此才是真正尊重其主體性,對其主體能力發(fā)展有益的教學方法。例如,下節(jié)課要學習生物圈和生物鏈部分,教師就可在這節(jié)課布置學生根據(jù)每一個生物層次的特征自主選擇一個環(huán)境寫出環(huán)境中的生物鏈,并且對每一個鏈條上的生物進行解說,讓作業(yè)走出死記硬背的模式,布置一些需要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作業(yè),學生會很有激情并且會主動積極地去認真完成。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更愿意去接受,并且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產(chǎn)生、發(fā)展。
2.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
不少教師由于對自主學習理解不夠深入透徹,片面以為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學習并且理解知識,而弱化了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教師作為教學的設計者和開展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甚至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都承擔著重要的使命。例如,在自主學習之初,有學生主動找我,感覺初中課堂都是老師講,講完了下課學生就背、做題、考試,但是現(xiàn)在開展自主學習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該怎么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這主要是因為老師指導角色缺失的原因所致。
第一,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明確的、操作性強的作業(yè),而不是預習某一課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極其模糊的作業(yè)內容,教師可以在一節(jié)課最后十分鐘為學生點明下節(jié)課的內容要點,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具有針對性,建議生物教師開展學案預習方法,通過學案的指導和輔助實現(xiàn)學生預習的實效性。在預習學案中為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任務和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及疑難問題的空白處讓學生自主進行填補解決等等。
第二,可以通過每個學期讓學生自愿報名開展"小老師,大課堂"的活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并且走上講臺為同學講解自己的收獲和理解,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借助典型示范使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產(chǎn)生好感,縮短心理距離。而學生在自主進行課堂講課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幫助,從而建立學生的自信,對其今后自主學習產(chǎn)生良好的推動作用。
第三,在課堂上,學生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們自主掌握重點,也就是針對一個問題,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理解性錯誤,教師不能直接給出否定,而是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正確的答案,從而使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的確認。
3.習慣是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
很多教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老師教,自己被動學習,因此在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學生由于自主時間和空間過多而不知道該如何自主分配、使用的問題,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不是出現(xiàn)自制力差就是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問題,我把這歸結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差。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呢?
第一,教師在為學生設置自主學習任務的時候一定要說明自主學習的時間限制,因為學生在高中階段要學習很多學科,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的時間,逐步使其具備自主學習的有序意識,自己分配好各科的任務,這也是對于生物教學極為重要的。因為生物教學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不可能和其他學科相互獨立互不影響,實踐說明,這種方法很有效,學生知道自己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也極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第二,教師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對學生的要求也要有始有終,有的生物老師在布置好學習任務之后,下節(jié)課沒有給出相應的檢查落實和評價,致使學生對于自主學習也不再重視,中途放棄。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要求來促進學生持之以恒。
4.因材施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
很多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生物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差異,有的學生對于概念理解能力比較強,有的學生對于知識體系把握比較準確,有的學生比較擅長圖形解析以及實驗類的部分。那么相應的學生也都有自己相對弱化的能力,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因材施教,考慮到學生的獨特性、長處和弱點,從而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性,為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
例如,在讓學生預習基因突變這一課的時候,學生對于基礎的突變概念差不多都能理解,但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對于突變的誘發(fā)因素和結果都能進行準確分類和講述,教師可以想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講述自己的理解,然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擴展補充,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總之,我發(fā)現(xiàn)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注意到方方面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為順利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