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舉
(成都高新大源學校 四川成都 610041)
?
初中生體育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相關(guān)性研究①
周巖舉
(成都高新大源學校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歸納法等,對成都高新大源學校初2013—2015屆畢業(yè)生體育成績與文化成績相關(guān)性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初中生體育成績與文化成績呈正相關(guān)、體育運動與文化課學習在心理學上亦有相互作用與反作用、體育運動與文化課學習在生理學上體育對文化學習有促進作用。通過研究,旨在為明確體育運動對文化課學習的積極促進作用。
關(guān)鍵詞:初中生 體育成績 文化成績 相關(guān)性
目前,學校教育還存在重文化輕體育的現(xiàn)象,社會上也還存在部分家長輕視體育,重視文化學習的錯誤觀念,片面的認為體育鍛煉影響文化課的學習。然而,體育作為初升高的重要組成部分且以總分50分記入中考成績,又受到領(lǐng)導、教師及家長的重視。作為一線體育教師,希望通過該研究,旨在為明確體育運動對文化課學習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1.1 研究對象
該文研究對象為成都高新大源學校初2013—2015屆畢業(yè)生,樣本總數(shù)667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體育中考相關(guān)文獻資料,為該研究提供了較充分的論據(jù)和詳實的背景資料。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統(tǒng)計軟件對體育中考學生測試后的成績和考取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學生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平均數(shù)、百分比等對學生成績狀況進行描述。
1.2.3 邏輯歸納法
根據(jù)成績匯總后的數(shù)據(jù),運用邏輯法進行歸納、推理和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等。
表1 三屆畢業(yè)生升重與非重(其他)體育中考分項成績分析表
2.1 三屆畢業(yè)生參考人數(shù)與升省重人數(shù)情況
成都高新大源學校初2013—2015屆畢業(yè)生共計667人,均參加當年的中考考試。其中初2013屆222名學生參考,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573分)122人;初2014屆220名學生參考,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571分)94人;初2015屆225名學生參考,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560分)73人。
2.2 三屆畢業(yè)生升省重與(非省重)其他體育中考分項成績分析
成都體育中考測試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女子800 m/男子1000 m三項,滿分分值分別為20分、15分、15分。
表1顯示,該校初2013—2015屆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同學體育中考各項平均分及總分均高于非重同學的各項平均分及總分,這就表明體育成績與文化成績成正相關(guān),即文化課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體育成績也優(yōu)秀,體育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文化課成績也很優(yōu)秀。
2.3 三屆畢業(yè)生升重與非重(其他)體育中考成績分析
依據(jù)成都市體育中考政策,體育滿分為50分。該校初2013—2015屆畢業(yè)生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同學體育得分情況分別為:初2013屆得50分48(39.34%)人,48分24(19.67%)人,47分48 (12.30%)人, 46分3(2.46%)人,45分及以下32(26.23%)人;初2014屆得50分41(43.62%)人,48分13(13.83%)人,47分12(12. 77%)人, 46分3(3.19%)人,45分及以下25(26.6%)人;初2015屆得50分54(73.97%)人,48分8(10.96%)人,47分4(5.48%)人, 46 分3(4.11%)人,45分及以下4(5.48%)人。非升省重(其他)同學體育得分情況分別為:初2013屆得50分20(20%)人,48分8(8 %)人,47 分19(19%)人, 46分6(6%)人,45分及以下47(47%)人;初2014屆得50分39(30.95%)人,48分20(15.87%)人,47分18(14.29%)人,46分5(3.97%)人,45分及以下44(34.92%)人;初2015屆得50分50 (32.89%)人,48分16(10.53%)人,47分19(12.50%)人, 46分1(0. 66%)人,45分及以下66(43.42%)人。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體育成績與文化成績成正相關(guān),即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的同學體育總成績高分段人數(shù)/比例明顯高于非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同學體育總成績高分段,低分段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的學生人數(shù)/比例明顯低于未升省級及以上示范性高中學生。
2.4 體育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的心理學相關(guān)性分析
通過對該校學生近年來的觀察,文化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很努力,學習不留余力,具有很強的目標性和競爭心理。他們在文化課上取得的成績讓他們看到了升學的希望,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成績更上一步,對于升學的任何學習都不放松。只有50分的體育中考成績,他們也要爭取拿滿分,不管多苦多累他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能達到目標。同時,通過體育活動同學們能體驗到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滿足了身心發(fā)展的需要,使師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關(guān)系更加和諧,讓同學們正確的認識自我,從而又促進同學們對文化課的學習。但是文化成績欠佳的學生很難看到他們認真完成作業(yè),甚至抄襲嚴重,更不要看他們課堂的表現(xiàn)了,開小差,講小話,小動作不斷等等。究其原因,不外乎他們沒有目標,看不到希望和貪玩心在作怪,在他們心理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取得成績,因為他們在文化課上很多科目都是在聽天書。至于在體育課上,他們受文化課成績的影響更多的還是想怎樣自由玩耍,學習態(tài)度散漫,哪怕在體育中考過程中一樣松散。課余有和這部分學生談心,得到的反饋是“反正我們也考不進學校,不如快快樂樂的耍,畢業(yè)去讀職業(yè)學校又不考試”。這也就說明文化課學習與體育學習在心理學上亦有相互作用與反作用。
2.5 體育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的生理學相關(guān)性分析
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大腦皮層有關(guān)區(qū)域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隨著學習時間的延長,身體處于低頭彎腰的固定姿勢,使流向腦部血液受到限制。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的排出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及氧氣的供應受到影響,使腦細胞機能產(chǎn)生了障礙,出現(xiàn)頭暈腦脹,身體疲勞等不良反應,學習效率低下。然參加體育運動會引起運動神經(jīng)中樞興奮,可以使與文化學習有關(guān)區(qū)域的腦細胞得到休息。同時,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使大腦獲取更多的氧,從而為提高大腦思維、記憶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質(zhì)保證,直接提高了學習效率。人們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功”,這也就有充分的理由說明體育運動不但不會影響與阻礙智力的發(fā)展,反而有助于人體智力的發(fā)展,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1)初中生體育成績與文化成績呈正相關(guān)。
(2)體育運動與文化課學習在心理學上亦有相互作用與反作用。
(3)體育運動與文化課學習在生理學上體育對文化學習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1)促進校領(lǐng)導和社會的重視與支持。
(2)保障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其他任何理由搶占體育活動課。
(3)加強思想教育,明確體育鍛煉對文化課學習的積極作用。
(4)體育教師要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材,讓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5)深入落實中央7號文件的有關(guān)精神,開展各類體育競賽和陽光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周振海.體育心理學中動機理論的變遷[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25(10):54-56.
[2]寧頌東.學生個性心理與體育成績關(guān)系的研究[J].體育函授通訊,2001,17(1):22-23.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4(b)-0105-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1.105
作者簡介:①周巖舉(1984 —),男,漢,安徽泗縣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