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開武
所謂情感,是指人們對周圍事物,對自身以及對自己活動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而“情感激勵”就是教育者以這種態(tài)度和體驗對被教育者進行誘導激勵,從而達到增強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和方法。
一、注意語言激勵
教師激勵性語言是教師運用期待、贊美、表揚、諒解和激將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的教育語言,是教師語言藝術中最富有激情、最具教育效果和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中,運用最廣泛的教育教學語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是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痹谡n堂教學中,運用鼓勵性語言對學生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給以積極評價,可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把學生深深地吸引到學習上來,使他們積極、自覺、愉快地進行學習;同時使后進生克服心理障礙,消除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班主任每天與學生頻繁交往,講究語言表達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樣一件事,是關心的詢問,還是訓斥指責,其效果迥然不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還應注意眼睛表達情感的功能。因為眼睛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感情和想法,目光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時刻在交換中傳遞教育信息,經(jīng)常向學生投注自己的期待、贊許……學生的目光也在詫異中反饋著某種接受程度的信號。此外,班主任在指出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時,要少做“裁判”,多當“參謀”;要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獲取成功。
二、重視身教激勵
由于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可塑性強,模仿性強的學生,因此,教師在各方面要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學識、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學生。教師的外在表現(xiàn)、道德與才華直接起著教育工具的作用。教師職業(yè)道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要求,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在孩子眼中,老師是他們吸取知識的源泉,更是學會做人的標桿,所以我們更應該承擔起教師職業(yè)道德對我們的基本要求——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試想,一個教師,要求學生上課要遵守紀律,而自己在學校集會時卻談笑風生;生活上要求學生講究衛(wèi)生,談吐文明,而自己卻散漫邋遢;活動課要求學生積極活動而自己卻無精打采……所有的這些,學生會用眼睛復制下來,用耳朵記錄下來,用腦子把它們存儲下來。這樣的老師怎么做學生的榜樣?怎樣去維護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又怎么去建立教師權威?這種行為也大大削弱了教育的力量。因此,教師的行動是無聲的命令,他們能起到榜樣的作用。
三、嚴而有度,一視同仁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和長處,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他們,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爭取使他們更好地、更安全地發(fā)展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有的班主任對學生往往無形中形成了厚薄之情。對聰明和聽話的學生,給予許多的熱情、器重與憐愛;對笨拙或調皮的學生則輕視、冷淡。而實際上,后一類的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幫助與鼓勵。所以,在評價學生時,要克服成見,摒棄“定型效應”,應該肯定的充分肯定,對缺點錯誤則應多從正面啟發(fā)誘導,指出努力的方向。
四、積極肯定,因勢利導
教師是學生心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和學生的接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捕捉到他們心靈上的火花,點燃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們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才能激發(fā)其內在的積極性。曾有一位男生,升入初三時成績很差,經(jīng)了解,他以前的任課老師曾多次批評他,而他性格比較內向,便產(chǎn)生了消極情緒。但我發(fā)現(xiàn)這學生的字寫得好,作業(yè)比較認真,便多次找他談心,分析其長處,樹立他的自信心,經(jīng)常把一些學習資料借給他,還讓他擔任課代表,找點時間幫他補補課,經(jīng)常與他共同探討社會熱點問題,從而使他求學進取的欲望提高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學習成績也慢慢地提高了。到中考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