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卉
中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它注定是學生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段旅程,而為人師者自然肩負著重任,我所從事的語文教學又恰恰是這雄關要隘中的第一沖,怎么讓學生在中考中旗開得勝呢?
一、分析考綱讓自主復習有針對性
《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是中考命題的依據(jù),對中考復習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我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根據(jù)考點,構建知識結構圖,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讓我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指導老師們?nèi)ヒ龑W生進行復習,讓學生們不再因語文的面廣量大漫無邊際而生畏難情緒,增加學好語文的信心。在考點訓練的同時,對必備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儲備于腦,以便隨時提取運用,形成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制定計劃讓自主復習有階段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要根據(jù)年級備課組的要求,在充分把握學情和班級目標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制定復習計劃,將初三語文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地提升語文成績。
第一階段:夯實基礎。指導學生以“教材”為藍本,自主梳理中考所涉及的知識點。中考命題雖不取材于課本,但考查的知識大多是課本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內(nèi)容,這一點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寫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狠抓文言文復習,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復習,積累文言實詞,逐句翻譯課文,并進行及時檢測,為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tǒng)做準備。第二階段:形成系統(tǒng)。指導學生以“專題”為依托,全面掃描知識點,自主歸納整理,強化訓練,將知識系統(tǒng)化。第三階段:模擬演練。選用權威資料,指導學生在綜合模擬中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提高應試能力。
三、注重過程讓自主復習有實效性
1、狠抓課本復習,把重點放在“閱讀鑒賞”“表達交流”這兩個系列上,讓學生把教材上的文言文、詩歌鑒賞、語言表達應用和重要知識點都能在頭腦中過一遍,借助課本指導學生自主總結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和詩歌鑒賞的方法。
2、強調(diào)學生對古詩文的背誦理解。采用每天課前5分鐘聽寫方式進行過手的訓練,要求學生不僅要能熟背,而且還要準確無誤地進行理解性地默寫。
3、作文訓練常抓不懈,有步驟有計劃地對作文進行分類復習,特別關注任務驅(qū)動型作文的寫法,選用優(yōu)秀文章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要求作文訓練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然,注意鮮活材料的積累。注重標題、開頭、結尾等亮點的打造。
4、提高效率,注重精講。講評前認真分析試卷,有明確的目的性;講評過程引思路、給時間、講技巧、富有針對性;講評后,引導學生領悟小結,注意深化鞏固,突出實效性。講清試題的角度,如試題自身是給一篇科技短文選擇題,實質(zhì)是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傾向,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講清解題規(guī)律或方法,如判斷語句是否有語病常用三種方法:語法結構分析法、邏輯事理分析法和表達效果分析法。糾正錯誤務必落實,對于教師而言,要了解學生錯在何處,為何錯,哪些學生錯,有針對性地改進復習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要求答錯的學生要找出答錯的原因,并改正,掌握避免差錯、改正錯誤的規(guī)律。還要講究拓展。某題考查某內(nèi)容、某種角度,同樣的考查內(nèi)容,還可以從哪個角度考。這樣,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復,加上一定的變化,來增強對此一類題的理解,做到練一些題,通曉某一類題。對于學生而言,還可以自選課外題,以拓展對某一類題的范圍、考查方式的認識。
四、搭建平臺讓初三學生有成就感
惠施與莊子有一段經(jīng)典的對話:
惠施:你認為世界的至美之道是什么?
莊子:植物該長綠葉的時候就長綠葉,該開花結果的時候就開花結果,該落葉的時候就落葉,鳥兒就該在天上飛翔,魚兒就該在水里游走,走獸就該在森林里奔跑,萬物該什么樣子就什么樣子,這就是至美之道。
那么初三的語文課堂該是什么樣子呢?我認為,就像世間萬物一樣,語文教學也該尊重生命,從語文課堂中的每件小事、每個細節(jié)入手,給他們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關懷,享受到收獲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生自覺地去學習語文。初三學生學習語文缺乏成就感,與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教師對學生的導向、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欲望、條件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中考語文題總體難度不高,而學生們?yōu)槭裁纯偸亲龅貌槐M如人意?我們需要的結果是學生獲取優(yōu)良的成績,但偏多偏難偏怪的訓練正是學生獲取優(yōu)良成績道路上的攔路虎。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們要根據(jù)學生基礎進行難度恰當?shù)挠柧?,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學習的成效。這樣的語文測試與訓練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興趣,穩(wěn)固他們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問題的發(fā)現(xiàn)、思索、解決,有助于富有針對性地展開新的復習。不僅如此,教師們也要降低考查或訓練的頻率,使師生有反思過去、修正現(xiàn)實、規(guī)劃未來的時間地帶,使教師擁有指導學生的機會,使學生擁有知識儲備的時空條件。把時間交給學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師手上進行無價值的、不厭其煩的考查。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不“養(yǎng)”,談何“用”?沒有儲備,怎能應戰(zhàn)?這不是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嗎?另外,教師們還應特別注意在平常的講評中堅持正面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促使成績較好的學生看到差距,向更高遠的目標奮進;引導成績較差的學生總結教訓鼓起勇氣,樹立信心。
回顧工作軌跡,深深淺淺,收獲多于失去,同學們不僅在中考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丟掉對語文的信念,他們依然熱愛著語文。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鳥已經(jīng)飛過。行走在語文教育的路上,想與做,一點一滴,一直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