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華
摘 要: 為學生創(chuàng)造開放的教學空間,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尋找快樂、體驗快樂、獲得快樂;繪畫是學生抒發(fā)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徑之一,美術課堂是學生們感情交流的重要場所;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快樂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想象能力、體驗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 小學美術 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如何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指導下,開發(fā)課堂教學的生命潛力,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實踐?近年來,我們以“自主探究教學方式”的課題研究為突破口,走出封閉、單一的課堂,創(chuàng)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真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中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
一、教學中插圖的運用
美術課本中插圖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且很多插畫都具有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能提高美術教學內(nèi)容的表現(xiàn)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先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一些插畫和文字,在明確了學習內(nèi)容后才讓學生自己完成一個美術作品,而在欣賞插畫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插畫上豐富的圖案和色彩吸引,通過插畫中的風景和人物能夠聯(lián)想到很多畫面,能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時的想象力,并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以小學二年級的《今日菜單》為例,教師展示了很多菜肴圖片,學生要準備好彩泥、剪刀及彩紙,通過自己的想象造型出各種菜肴,有學生制作了農(nóng)家菜、小辣椒、豌豆等,還有學生制作了大蝦、魚等菜肴,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其具體教學流程如下:確立教學目標:教學生用彩泥造型出各種菜肴,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難點:如何選擇正確的顏色、如何搭配出表現(xiàn)力強的菜品。工具:彩泥、牙簽、格尺、墊板。教學過程:觀看插圖,與學生互動,調(diào)節(jié)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將自己造型出的菜肴展示給學生,教師指導難點動作,學生觀看學習;學生互動交流,自己制作一個作品,在同學面前展示。
二、引導學生感受色彩的培養(yǎng)
美術教學中小學生對色彩感受的學習,來源于美術教師的輔導,“輔”在于以學生為主體的輔助作用;“導”在于如何循循善誘地加以正確引導。受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在15分鐘左右、對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制約因素影響,美術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方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形與色》一課中,在認識常用的色彩學習內(nèi)容時,如:紅、黃、藍、綠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種顏色的水果、動物、植物等卡片,紅色系列收集紅蘋果、紅棗、西紅柿、紅石榴、紅楓葉等卡片;綠色系列收集獼猴桃、綠甘藍蔬菜、綠色樹葉、綠色葡萄、西瓜等卡片;黃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檸檬、杏、梨等卡片;藍色系列收集藍莓、藍色大閃蝶、淺藍色的天空、深藍色的大海、馬蘭花、藍色金龜子等卡片,根據(jù)收集的卡片數(shù)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給全班學生。小朋友,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看誰找得快又準!接下來老師每講完一種顏色,看看誰手中的卡片和老師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舉手,到講臺上來在老師的卡片周圍放好。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認真聽完老師講課后,都爭先恐后地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臺上準確的位置,學生在玩中學到了知識,學習中充滿樂趣。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利用多媒體教學帶入美術課堂,可以激發(fā)學生靈感,使畫面色彩內(nèi)容更加豐富,提高畫面色彩的感染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耳濡目染,情緒被調(diào)動,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更深刻。美術是流動的音樂,音樂是凝固的畫面。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音畫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強美術色彩的趣味性,又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藝術空間,聲中有畫、畫中有聲、色彩隨音樂起舞的學習環(huán)境充滿了快樂,美術色彩在音樂感染力的輔助下更加具有動感美。例如:《春天的顏色》一課中,可以伴隨播放《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同時展示符合這首歌曲的一幅青山綠水、紅花綠草、小黃鸝的春天風景畫: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學生通過聽覺與視覺的共同作用,在跳動的音符中感受春天豐富的色彩,感受季節(jié)美。春天五彩繽紛、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給人以無限美好記憶。“小朋友們,春天如此的美麗,那么春天的顏色是什么顏色呢?你想用什么顏色來描繪春天呢?我們都來畫一畫吧!”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色彩描繪和表現(xiàn)春天,涂抹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豐富他們七彩的精神世界。
四、感受身邊的色彩世界,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美術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因為藝術就在身邊。我在上《我們的田野》一課時,先是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一首“我們的田野”歌曲,讓學生感受那無邊的田野、美麗的土地、藍色的群山、飛翔的雄鷹等帶來的美感。聽完后,學生都爭著搶著說出自己的感受:老師,我看到了金黃金黃的麥穗了;老師,我聞到了花香;老師,我看到我的爺爺正在田里干活(因為他的爺爺在農(nóng)村)……這時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現(xiàn)田野的背景圖,告訴學生我們要把剛才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畫出來,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貼到黑板上的田野中。這時,學生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愉悅心情急著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個貼在前面。
《靈巧的手》一課,在進行手偶游戲時,在學生已按捺不住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動心情時,我便讓學生上臺表演,有的學生做出了各種小動物的形象,如:鴕鳥,蝸牛,長頸鹿,大灰狼……還有的學生積極思維,做出了“百花齊放”,真讓人贊嘆不已,我也及時參與其中,教師的一句肯定話語,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了進一步發(fā)揮,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學會自己運用創(chuàng)造的策略進行更高水平的創(chuàng)造。
為了使童年的色彩更加豐富多彩,他們渴望學到更多美術知識,以此完善好自己的藍圖。美術教師要利用各種顏色的情感特征引導學生認知、理解與感受。為小學生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可變元素,使小學美術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滿變化的色彩教學煥發(fā)出神奇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