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和
【摘要】針對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所需要遵循的原則進行分析,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課堂的合作性原則等方面,并提出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學生探究興趣;合理劃分探究小組,深入開展探究活動等相關教學建議。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 高中物理教學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符合素質(zhì)教育理念與新課程改革的實際要求,能夠在豐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實踐能力,促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文章將結合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希望能夠為高中學生帶來全新的物理學習體驗。
一、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需要遵循的原則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遵循著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課堂的合作性原則,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高中物理學習體驗。
(一)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多采用著單一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興趣較差,進而直接影響著高中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質(zhì)量[1]。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jù)高中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需求,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關注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物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持續(xù)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課堂的合作性原則
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遵循著課堂的合作性原則,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融入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合作與互動,為高中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物理學習實踐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合作與探究中學習物理知識,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構建互動型、生成性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氛圍。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學生探究興趣;合理劃分探究小組,深入開展探究活動等方式,將探究式教學法與高中物理教學活動緊密融合。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學生探究興趣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能夠解釋生活中的各類現(xiàn)象,對高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基于高中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性格特點進行教學設計[2]。
探究式教學法需要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價值,通過創(chuàng)設具有新穎性、矛盾性以及困擾性的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探究興趣,使每一位高中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進入到物理探究活動中,在積極思考、主動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學生所學習的物理知識解答各類物理現(xiàn)象。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萬有引力定律》這一項內(nèi)容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個生活中的小現(xiàn)象,教師將粉筆、橡皮等任何物品垂直丟掉的時候,都會向下掉。再如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比如兩個小朋友在玩滑梯的時候,會快速的滑下等等。基于這些多種多樣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呢?”等問題,在充分調(diào)動高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合理劃分探究小組,深入開展探究活動
合理的小組成員劃分,將會直接影響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也能夠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3]。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jù)高中學生的實際物理學習能力、性格特點靈活劃分探究小組成員,關注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比如教師可以將高中學生按照物理日常檢測的成績,將優(yōu)等生、中等生與差等生按照1:2:1的比例進行科學劃分,保證每個小組中的探究能力與探究進度,為探究式教學法的持續(xù)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指導學生學習《萬有引力定律》這一項內(nèi)容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在相互合作、相互思考中完成各項物理知識的學習。
物理作為一項實驗性的學科,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先驅(qū)與基礎,通過實驗活動,學生能夠在探究中學習知識,深入掌握并記憶物理知識,滿足素質(zhì)教育理念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要求,有助于高中學生探究性思維的培養(yǎng)[4]。教師可以根據(jù)高中物理課程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探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設計,證明萬有引力定律。比如有的小組學生可以結合所學習的摩擦力知識,借助不同摩擦力的物品,在傾斜角度下實現(xiàn)不同速度的下降等等。高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所學習的各項物理知識進行實驗設計,展現(xiàn)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探究性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高中學生物理知識的深入學習能夠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結束語】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可以遵循學生的主體性與課堂的合作性等原則,通過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情境,調(diào)動學生探究興趣;合理劃分探究小組,深入開展探究活動等方式,使每一位高中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進入到物理探究活動中,在積極思考、主動分析的過程中,結合學生所學習的物理知識解答各類物理現(xiàn)象,不斷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促進高中學生思維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雁峰. 高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建構主義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大眾,2011,06(23):43.
[2]王雄文. 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實踐與體會——以高中物理《單擺的周期》教學為例[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3(13):114+122.
[3]唐展. 《新課程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報告——重慶市萬州第三中學《新課程高中物理課堂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組[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11(23):67-68.
[4]陳庭. 新任務 新模式 新教法——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09(1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