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燕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要想在語文課堂上做到智慧教學,就必須充分利用身邊的可利用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中。本文將會從教學階段著手,對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做到智慧教學進行論述。
一、激發(fā)興趣,引導表達
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一些學生知道問題的答案,卻不知道怎樣組織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想法正確表達出來,而其他同學對于回答問題同學的語言混亂也表現(xiàn)出厭煩,這樣就更影響學生的表達。面對這樣的問題,老師應當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將想法清楚地表達出來。例如,在進行《負荊請罪》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分組進行角色扮演,等到每組都表演完之后再提出問題,此時學生必然會有較強的興趣,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再予以一定的表揚和鼓勵,采用交互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注重導入,觸發(fā)想象
老師在上課期間應該要注重帶動學生的想象力,這對于語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樣才能帶動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呢?最常見的一種是利用多媒體,多媒體能夠非常直觀地將事物表現(xiàn)出來,能夠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例如,在進行《太陽是大家的》教學時,由于這是一首兒童詩,其最大的亮點就是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在詩中,作者將太陽比喻為孩子們的好朋友,她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孩子一樣。“太陽是大家的”代表的含義是世界是和平的,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和善良的對待,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在快樂和溫暖中成長,世界永遠處于和諧中,永遠都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三、開放設問,諧趣思考
開放式問題僅僅是將學生的思想引導到了一個方向上,這種問題并沒有唯一的答案,這樣就提供給了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表述及思考能力。例如,在進行《公儀休拒收禮物》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公儀休的心理變化,并且提出問題:“公儀休在面對禮物時,他的內心是什么樣的?假如他收下了禮物,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公儀休的學生又會怎么想?”這種開放式的引導提問,不但能夠讓學生用客觀的、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
新課標中規(guī)定,教師需要強化教學和生活及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應當要深入思考并探索語文教學,充分考慮學生的特征,逐漸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智慧,這樣才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