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裕新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借助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實現(xiàn)以讀促寫,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立足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思考;教學實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寫作占據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為此,語文教師要加強對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同時運用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以此營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先講讀后寫作,注重比較模仿
在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是以情境教學模式為主,因此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優(yōu)勢。然而到了初中階段,教師要慢慢引導學生從形象思維開始向著抽象思維過渡。模仿是人類的天性,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用仿寫,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由于仿寫的難度不大,這會將學生寫作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又可以讓學生更快的適應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將優(yōu)美的句子摘抄下來,并且要將其作為基礎進行仿寫。通過仿寫不僅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表達技巧,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語句的層面上來講,學生可以仿寫句子的結構、仿寫句子中的修辭手法;從語段的層面上來講,學生可以仿寫語段的結構、語段中所用到的表達方式;從全文的層面上來講,學生可以仿寫文章的立意、仿寫整篇文章的布局。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宗璞的《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的時候,文章有一段落是這樣描寫紫藤蘿的: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這個段落中用到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同時段落的結構短小,每句話讀起來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為此,在學生閱讀完這個段落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仿寫。在仿寫的時候,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意象,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將這一意象描述出來。通過仿寫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邊講讀邊想象,重視縮寫擴寫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提升學生理解能力、提高學生想象力作為教學目標。當學生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大意之后,其要改寫、擴寫或者續(xù)寫文章。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了文言文詩詞,但是學生在理解文言文詩詞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為此,教師要讓學生進行擴寫,將詩詞內容具體、形象的呈現(xiàn)出來。通過擴寫活動,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給文言文教學增添了趣味性,逐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望岳》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來進行擴寫。在擴寫的時候,學生理解了本首古詩的意思,這就降低了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難度。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用擴寫,發(fā)揮擴寫的作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部分小說結尾給讀者留下了懸念,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本篇小說的基礎上來給小說續(xù)寫一個結果。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最后一課》這篇課文的時候,這篇課文是以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而結尾的,此時教師要抓住這句話讓學生續(xù)寫,分析為什么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通過讓學生續(xù)寫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還給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供了機會。
三、開展創(chuàng)新寫作,將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要慢慢掌握寫作手法、結構思路以及語言表現(xiàn)技巧等,同時要不斷挖掘新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多種多樣的文體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眼前一亮,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當學生內心中已經擁有了寫作的欲望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生活來進行合情理的創(chuàng)造,這樣做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又讓學生養(yǎng)成了善于觀察、善于想象的好習慣。
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故鄉(xiāng)》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本篇文章蘊藏著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一一分析語言描寫、外貌描寫以及心理描寫,以此來深刻感受到當時的封建社會,以及封建社會對農民的毒害。當學生基本掌握了本篇文章的主旨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分析文中的這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針對這句話,教師要讓學生結合自身對本篇文章的理解,談一談這句話的含義。同時學生要結合人生、社會這兩個方面,將這句話作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教師這樣做讓學生在自身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人生、社會的感悟,自擬題目,寫一篇相關的文章。這種做法強化了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又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其要引導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寫作,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抒發(fā)自身真實的想法,慢慢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四、總結
要想提高學生語文的讀寫能力,“讀寫結合”是一份非常有效的方法。當前有很多教師并沒有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方法會大大降低語文課堂的效率。為了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初中語文教師要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貫穿到教學活動,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鳳.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2]尹玲.新課程初中作文“以讀促寫”的新思考[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1)
[3]尕松求加.試析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實施合作學習[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