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立坤
摘 要:新課程開展以來對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小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也受到越來越多一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呢?通過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男睦斫】到逃偈蛊浣∪烁竦陌l(fā)展,并就此進行了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心理健康;語文課堂;小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小學生生活心理的特點運用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當下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讓他們健康地成長呢?
一、以情境創(chuàng)設去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1.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去激發(fā)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情感教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促使學生實現(xiàn)良好心理體驗的教育方法,作為語文教師,如果能用出神入化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并將學生的思維導入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氛圍當中,讓學生帶著作者寫文章時的情感去研讀課文,學生就會對特定的文章產(chǎn)生特定的情感,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如,我在教授六年級下冊《井岡翠竹》一課時我是這樣嘗試的,課文導入就以飽滿的激情進入了角色當中,首先以多媒體展示了課文的場景,然后我生情并茂地進行了范讀,一下子把學生的思緒帶入到了課文的情境當中,從中讓他們?nèi)ンw會其中的情境,再現(xiàn)當年的情景,從文章的學習當中學生受到了很深刻的心理教育。
2.以豐富的情態(tài)示意,激勵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表情和示意語言,可以創(chuàng)設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健康心態(tài),如課堂教學中個別學生受某種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了精力分散,東張西望搞小動作,這時老師投去關注或嚴肅的目光,或走近該生的身邊,進行一下有效的暗示,這樣做既不占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又及時地提醒了學生,讓他一下子回到學習情境中來,這樣的做法避免了教師當眾批評學生而使其產(chǎn)生心理上的自卑感或逆反的情緒,而教師這種不經(jīng)意間的一個靈動的做法,能夠傳達給學生鼓勵和期待,保護了學生的自尊,促進了他們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
3.以誠摯的語言鼓勵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我們做教師的就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愛的情境,面對學生去營造一個愛生的氛圍,以自己的滿腔熱情去幫助關心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從“內(nèi)心喜歡我”,“老師的心中有我”,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表揚,對學生的失誤要有高度的忍耐力,尤其是對一些中等生和學困生更要處處留心,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找到自信,產(chǎn)生“我能行”的心理期望,這樣促使他們心理更陽光積極向上。
二、恰當利用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1.創(chuàng)設挫折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yǎng),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實現(xiàn),讓學生做到勝不驕傲,敗不氣餒,特別是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充滿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形成堅強的意志,如,我們在班級中每年開展的學生“演講比賽”“書法比賽”和“記憶大王”詞語比賽中,讓學生從中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讓他們之間通過活動達到相互幫助,促進其和諧向上,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使其心理健康地發(fā)展,逐漸形成高尚的情操的良好的品質(zhì)。
2.教給學生如何對待挫折的技巧,讓他們學會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會經(jīng)常在上課的時候提問學生,有時候讓學生去背誦一些課文,這時總會有學生背誦不好,甚至不背誦,于是教師便會批評學生,此時的學生會感到自己很失去面子,失去了自信,因而陷入了不想見老師、同學和家人,達到不能自拔的地步,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及時跟進,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nèi)ゴ虼蚯?、跑跑步,或者和幾個好朋友去走走散散心,或到野外的大自然中去陶醉一下,冷靜之后讓他們思考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今后面對這樣的事,如何去做,讓他們通過自我的心理調(diào)節(jié),去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同時我們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呵護好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學會思考,找到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去挖苦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卑,樹立他們的自信,這樣他們才會信服你的說教,也才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向上地發(fā)展。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心理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上,我們一定以做到“以生為本”,關注他們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精心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教師不僅要去了解學生,更要去做學生的貼心人,通過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健康地發(fā)展,同時語文教師要不斷去學習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并在教育教學當中去自覺地運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們的學生心理健康地發(fā)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