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摘要】語法對于語言起著重要的角色,它告訴我們怎樣去構建一個句子。因此,英語語法教學非常重要。評述了在中國英語語法教學目前的形勢。
【關鍵詞】語法 語法角色 英語教學
信息時代的21世紀,英語已經成為國際間的政治對話,貿易往來,世界范圍的信息技術與教育傳播的主要媒介。19世紀末英語已經成為中國學校的課程之一。而今,英語也成了國民教育的重要內容。
隨著交際教學法的出現,一些教師認為在英語課堂上不用教學生語法,只要重視語言的交流就可以了。課堂的設計與活動成了教師備課的主要內容。語法教學不在像以前成為教學的重點。語言的語法究竟該不該教?如果語法應該被教的話,究竟哪一種教學方法是更有效的,更可取的呢?許多人提出了諸如此類的一些問題。一些教師則認為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語法的規(guī)則與特征是毫無意義的。那只是在浪費學習的時間。他們認為學習語言的唯一目標是用這門語言與人交流。他們質問到那些從未接受過教育的人不也能用語言進行交流嗎?因此,語言的語法學習是沒有價值的。而另一些老師則認為語言的語法學習語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鑰匙。語法是一種工具,它應該像其他工具一樣好好地去履行它的義務( Liu S. L.,2006 )。一些中國學生對語言的結構很感興趣,他們說 我們想知道究竟語言是怎么形成的,因為只有我們理解了它的體系,我們才能更有效地使用它(Harvey 1985)。因此,教師教學生語言的語法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那些初學者。
英語語法種類繁多,條條框框,非?,嵥?,如果僅憑死記硬背的話,學生會不勝其煩,再加上它本身比較枯燥,學生從中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因而語法學習構成了學生學習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而實際上,對于語法的學習,只要本著實用的原則,與語言的運用結合起來,語法的學習也是富有樂趣的。因而對于語法的學習,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善于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通過英語實踐掌握基本英語語法、擴大閱讀量,以便擴大詞匯量等等,這樣才能起到促進理解、正確輸出的作用,使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技能融為一體。
一、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
單純的英語語法知識講解,一來會讓學生感到語法枯燥無味,使語法知識顯得晦澀難懂;二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感到把握不準重難點。知識習得的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知識習得的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的實質是學生弄清新舊知識的關系,形成認知結構。學習語法要真正理解,不要死記硬背條條框框。例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也許會特別強調現在分詞和動名詞在句子中的不同的句法功能。很多學生就機械地死記硬背:分詞可以作定語、狀語、補語、表語動名詞可作定語、主語、賓語、表語。即使這樣也經常記混淆。
也許這種做法是由于有些教材的影響。這些教材中有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在實踐中通過針對性的練習,大量類似的練習,要求學生判斷句子中某些部分的句法功能。反復操練基本句型,讓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自己去發(fā)現語法現象和規(guī)律,從而建立一種語言習慣。但在閱讀理解時大可不必,主要任務是領會文章大意。
二、通過英語實踐掌握基本英語語法
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邊讀一邊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有的學生雖然不是有意識地停下來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但他們在潛意識里總是一邊讀一邊“留神”語法。一般來講,只要明白句子的意思就不要去管語法。例如:Walking On thestreet,he saw a man stealing things from a shop. 這個句子的意思很簡單:他在街上走的時候看到一個人從一家商店里偷東西。但是有的學生除了讀懂句子意思外還要看看句子中的Walking On the street 和 stealing things 是現在分詞還是動名詞。如果是現在分詞,其功能是作狀語還是作補語還是充當其他成分。
三、擴大閱讀量,以便擴大詞匯量
教師要求學生除了學習了解英語課本知識外,大閱讀量,以便擴大詞匯量。
為了讓學生投入積極的觀察中,教師引導學生質疑。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不必急于解釋,應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習慣表達。
一些教師把自己作為教學的中心,他們認為學習者只能完全按照他們所說的所想的去做,在課堂上很少提問題,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在講臺前講解知識點。學習者只能在下面安靜地聽,一旦哪位學習者在教師講課的時候提問,就會被老師和同學們認為不尊重老師。由于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學習者已經習慣了只是安靜地聽老師講解,不愿意自己思考或者積極的回答問題。例如,教學生不可數名詞之后,有學生問:time 是不可數名詞,但為什么我們經??吹竭@樣的表達法 We had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我沒有直接給答案,而讓學生自己去尋求解釋,并布置了一項任務:類似的表達法還有哪些?幾天后學生查到了以下這些表達法:a heavy rain,a heavy snow,a well-known tea,a nice wine,a quick breakfast,a delicious luncha great trouble,a goodeducation,an English knowledge。對學生所做的一切教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同時老師提示:并不是每一個不可數名詞之前一旦有形容詞就可以帶“a”或“an”;如,我們不能說 a good news,a useful information。當他們運到其他教師提問時,他們也不愿意回答,即使有些學習者知道問題的答案,也不愿積極地去回答。他們害怕答錯后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
盡管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法的采用應該根據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和要求來選擇。教師不僅僅應該引導學習者去學好語法,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的實際交際運用能力。因為語法是手段或工具,不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