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包桂影
【摘要】鑒于PBL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和學習模式,筆者在工科院校英語的教學中導入運用PBL模式。本文通過對該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總結,提出PBL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其參與到真實情境的課堂氣氛中,以項目研究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培養(yǎng)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應用復合型人才打下基礎。
【關鍵詞】基于項目的學習 英語教學 應用研究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人才培養(yǎng)活動,如何運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組織課堂教學工作,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PBL模式的提出和運用對工科院校英語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啟示和推動作用。
一、PBL模式的本質屬性和構成要素
PBL的全稱是“Problem-Based Learning”,于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chuàng),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PBL的特點就是把學生置于一個實際的問題情境中,從問題出發(fā),在學生自我探究和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并獲得經驗和知識。
PBL的構成要素:1.讓學生從問題開始;2.以問題為學習內容的基本構架;3.設置的問題同今后就業(yè)緊密結合,且沒有固定的唯一理論答案;4.設定小組和自主學習,減少講述式教學;5.以學生為主體,促使其進行自我評價;6.教師是過程的引導者。
二、通過PBL規(guī)劃教學思路
PBL教學的思路為“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小組討論——教師總結”的流程。教師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再由其它小組依次進行補充,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和講評。
以應用英語專業(yè)(工程翻譯方向)的課堂教學為例:
第一步,尋找可行的項目。英語是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大學英語教學在收集項目上,應該傾向于國際化,這樣也使學生更加感興趣。
第二步,確定執(zhí)行項目。PBL模式學生以前未接觸過,所以確定一個執(zhí)行項目,引導學生共同完成,作為學生以后獨立完成的必要參考,也為教師發(fā)現PBL模式開展過程中的問題提供平臺。如:制作一份國際工程談判策劃書。
第三步,落實項目。先制定時間周期,根據自己任務安排明確時間,例如:歷時三周,占用六個課時等。詳細的操作可分為以下四部:階段一:劃分單位組。根據班級的容量劃分為6—8組,每組4—6人。階段二:探討制定項目的要求。學生和老師可以一起參與研討。內容越細化越好,比如:公司背景、談判主題、談判目標、談判雙方利益及優(yōu)劣勢分析、主要參加人員等。階段三:制定完成項目的計劃和分工。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該放手到學生手里,讓學生借助于可以借助的手段,如:計算機的各項輔助功能;多媒體演示的幻燈片。階段四:采用多媒體表達。要求學生用多媒體手段專業(yè)地陳述匯報。階段五:持續(xù)改進。將PBL模式開展的過程出現的問題,小組之間獨立完成總結反思。
三、PBL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PBL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要由臺上的“主演”變?yōu)榕_后的“主導”,僅在關鍵時刻起到點播和指導的作用。教師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學習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提問,不斷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問題,并表達自己的整體觀點。
四、PBL教學中學生的定位
英語教學中PBL的成功運用,需要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學生要成為問題情境中的主要角色。依據教師的提問,帶著問題查閱資料,了解相關文化背景,課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課堂上各組輪流發(fā)言,使學生能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開闊文化視野。
五、PBL模式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效能
1.運用PBL模式有利于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DennisSale指出“PBL是促進思維的優(yōu)秀容器”。PBL是一種優(yōu)秀的教學和學習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之下催生的是學生“產生問題定義、信息收集、數據分析、創(chuàng)造假設和測試等策略來促進學習者的元認知發(fā)展和自主學習能力?!?/p>
2.語言學科教學具備PBL模式的特點。PBL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的區(qū)別就是靈活的教學形式。教師完全可以在不脫離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之下“靈活設置各種真實的、開放的、有意義的問題,可以創(chuàng)設與學習主題相關、與現實情況類似的學習情景”,外在的新穎形式激發(fā)的是學生對內在知識的好奇,進一步激發(fā)的是先前知識與問題相關的知識的搜尋,從而對已經掌握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
3.PBL有助于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思考。在PBL教學模式中,學生們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權,自主權。他們自己能夠決定學什么,如何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老師所設計的學習任務,會自發(fā)的制定計劃,查閱資料,研討探究,自我反思,甚至自我激勵,這些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六、結束語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徹底改變了“師講生聽”,教師是課堂的主宰這一現象。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把學習真正變成學生的學習,讓他們在教師的設計引導下去思考、去探究、去合作、去解決,最終成為能力的擁有者。PBL教學模式符合語言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滿足語言發(fā)展所需的基本條件,它的運用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加以總結和反思,使其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平臺。
參考文獻:
[1]馬紅亮.基于PBL的WEB學習環(huán)境設計[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7).
[2]何克抗,鄭永柏,謝幼如.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羅永合.運用PBL模式優(yōu)化七年制醫(yī)學教育英語聽說教學[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