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
張曉華
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石家莊 050011),E-mail:zhangxiaohualy@163.com
摘要:目的觀察心脈隆注射液對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擇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70例,隨機分為心脈隆治療組(n=35例)和常規(guī)組(n=35例)。常規(guī)治療組給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利尿劑等常規(guī)治療,心脈隆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6 mL靜脈滴注治療2次/日,連用10 d,觀察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0 d時血漿肌鈣蛋白I、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變化情況;觀察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左室射血分數(shù)( LVEF)、室壁運動積分(WMSI)、6 min步行距離變化。結(jié)果兩組治療10 d時血漿肌鈣蛋白I、NT-proBNP水平比較心脈隆組明顯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1月時室壁運動積分比較心脈隆組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1月時LVEF及6 min步行距離比較心脈隆組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心脈隆注射液可以減少梗死范圍,改善心功能。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高齡;心力衰竭;心脈隆注射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的延長,社會老齡化,高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人越來越多。而高齡AMI病人具有梗死部位多,心衰發(fā)病率高,病情兇險,病死率高及預后差等特點[1]。AMI后心力衰竭是AMI主要而又危險的并發(fā)癥,目前認為其基本的發(fā)生機制之一是心室重塑[2]。心脈隆注射液有效成分為復合核苷堿基及結(jié)合氨基酸等。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及拮抗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活、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功能、拮抗心室重構(gòu)等作用。本研究觀察靜脈應用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高齡AMI后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入院高齡(≥80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70例(Killip分級Ⅱ級以上)。隨機單盲分為心脈隆組及常規(guī)治療組。心脈隆組均心脈隆皮試陰性,排除急性炎性病變、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病人。常規(guī)治療組35例,男20例,女15例,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體阻滯劑、硝酸甘油、他汀類、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低分子肝素、利尿劑等藥物治療。心脈隆組35例,男22例,女13例,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云南騰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0443)治療,使用方法為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6 mL心脈隆注射液,2次/日,療程為10 d。
1.2方法
1.2.1血漿肌鈣蛋白I測定所有病人于入院后即刻及治療10 d時于肘靜脈取血測定,由院檢驗科采用ELISA法檢測。
1.2.2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測定所有病人于入院后即刻及治療10 d時于肘靜脈取血測定,由院檢驗科采用ReLTA多功能免疫檢測儀檢測。
1.2.3超聲心動圖檢查由專人進行心臟超聲檢查,所有病人于入院后即刻及治療1月時以M型超聲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所有病人于治療前及治療1月時以二維超聲心動圖測定室壁運動積分評價室壁運動情況。采用左心室16段劃分法,室壁運動情況評價如下:運動正常=1;運動減低=2;運動消失=3;矛盾運動=4,室壁瘤=5。正常心室壁運動積分(WMSI)指數(shù)應等于1。
1.2.46 min步行距離所有病人治療1月時在指定的6 min內(nèi)記錄行走的最大距離。試驗前告知受試者試驗的方法、目的及要求。運動中出現(xiàn)氣短、胸悶痛、乏力、頭昏及暈厥等不適時應停止試驗。結(jié)果以6 min步行距離衡量。
2結(jié)果
2.1基本情況兩組性別、年齡、糖尿病、高血壓患病率及介入治療、AMI發(fā)生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
2.2兩組血漿肌鈣蛋白I、NT-proBNP比較心脈隆組治療后血漿肌鈣蛋白I、NT-proBNP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 P<0.05),且明顯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治療后的水平( 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漿肌鈣蛋白I、NT-proBNP水平(±s)
2.3兩組LVEF、WMSI、6 min步行距離兩組入院即刻LVEF水平無明顯差異,入院即刻WMSI兩組比較,室壁運動功能差,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1月時兩組比較,LVEF水平心脈隆組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P<0.05),兩組室壁運動均有恢復,心脈隆組恢復較好,與常規(guī)治療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 min步行距離比較心脈隆組高于常規(guī)治療組(P<0.05),說明心脈隆組心功能恢復情況好于常規(guī)治療組。詳見表3。
表3 兩組入院即刻及治療1月時LVEF、WMSI、6 min步行距離(±s)
3討論
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口老齡化加重,高齡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日益增高。高齡病人常多種疾病并存,多合并有高血壓、房顫、糖尿病、肺部疾病等,且心臟儲備能力差,機體抵抗力明顯減弱。當高齡病人一旦發(fā)生急性缺血極易出現(xiàn)心力衰竭,病死率高。有研究表明,高齡病人代謝功能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發(fā)生了老化改變,對利尿劑及一些強心藥物反應不敏感,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治療效果差[3]。這些因素影響了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療。
心脈隆注射液為蟑螂體內(nèi)提取物,是上市的國家級二類中藥新藥,有拮抗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及擴張冠狀動脈等功效。研究表明[4],心脈隆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多方面的作用:①促進心肌細胞Ca2+內(nèi)流,溫和持久地增強心肌收縮力;②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狀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介導的心肌損傷;③擴張血管,降低肺動脈壓、肺毛細血管壓及體動脈壓;④糾正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失衡,增加血漿降鈣素基因肽水平,抑制內(nèi)皮素的分泌和作用;⑤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利尿;⑥防治心律失常。本研究顯示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病人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后血肌鈣蛋白I、NT-proBNP水平較常規(guī)治療組明顯下降,LVEF明顯提高,WMSI明顯改善,6 min步行距離明顯提高。進一步改善了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和預后。并通過嚴格的臨床觀察未發(fā)現(xiàn)不良事件,為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療提供了有力的臨床支持,或許將來可能成為傳統(tǒng)心衰治療藥物以外的一線用藥。
參考文獻:
[1]田海濤.高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關因素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08,27(3): 158- 160.
[2]Fedak PW,Verma S,Weisel RD,et al.Cardiac remodeling and failure: from molecules to man[J].Cardiovasc Pathol,2005,14(1):1-11.
[3]FosbolE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drug-drug comparisons in heart failure[J].Heart Fail Clin,2013,9(1):37-47.
[4]唐曉鴻.心脈隆注射液藥理作用和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8,17(6): 461- 464.
(本文編輯王雅潔)
中圖分類號:R541R289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1.018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01-0060-03
(收稿日期:201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