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齊+劉志紅+謝佩蕓
摘要:本文引入質量管理體系,以廣東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廣東局)的實踐為例,探討在“依法行政、熱情服務”的原則下,如何運用質量管理體系規(guī)范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關鍵詞:質量管理 服務型政府 路徑
一、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路徑
質量管理體系基于過程模式和以顧客為中心的質量管理原則,通過對顧客的滿意度進行評價,評價組織產品是否滿足顧客的需求,進而可采取相應的措施。政府部門運用質量管理體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效路徑。以廣東局為例,內部管理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1)建立質量管理手冊,設定中長期質量目標。質量管理手冊第4點規(guī)定:“顧客最終滿意程度不斷提高,投訴處理率達100%?!备鲉挝桓叨戎匾?,切實找準和解決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不斷加強針對群眾的宣傳引導和對內部干部職工的管理工作,推動工作質量、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2)加強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建設,使顧客認識政府并方便溝通。利用網絡公開政府行政,同時建立專職顧客溝通部門,做好對外宣傳與溝通工作,使顧客切實理解政府工作的范圍、性質、程序、特點和過程,增強對政府的信任;同時使顧客對其本身辦理的具體事項有一個正確的估計,有助于改善顧客的預期。如廣東局建立“12365咨詢投訴中心”,專職受理咨詢和投訴;設立“實驗室開放日”,允許顧客實地參觀檢驗檢疫實驗室和檢驗過程。
(3)改革工作模式,優(yōu)化內部流程;使用先進技術,提高行政效率。2014年廣東局全面啟動業(yè)務綜合改革,使貨物通關時間進口縮短3.5倍、出口縮短至幾乎“零等候”;全面應用“航行港澳小型船舶檢疫監(jiān)管系統(tǒng)”,實現企業(yè)向檢驗檢疫、海關、邊檢等部門一次性申報,整個流程提速近60倍。
二、科學分類顧客,多種方法獲取顧客需求信息
顧客滿意度是顧客的一種自我體驗,有情感體驗,也有需求體驗。外部顧客群體可分為5類:辦事人員、企業(yè)(生產和貿易)管理人員、地方政府、消費者、外商。不同類別的外部顧客,與政府業(yè)務切入層面不同,其情感體驗和需求體驗也不同。因此,必須按類別采取針對性的方法,以獲取全體顧客滿意信息。
(1)“服務窗口滿意評價”。顧客是基層辦事人員,其評價內容是政風行風問題,反映了顧客的情感體驗。廣東局在34個分支局檢務窗口對全體服務對象采用手機短信測評,2015年總滿意率為99.9%,有19個分支局滿意率為100%。
(2)企業(yè)座談方式。2013年廣東局參加廣東省“民聲熱線”之行風評議面對面上線直播。廣東局局領導在廣東人民廣播電臺新聞臺和珠江經濟臺、網絡直播,接受媒體、企業(yè)代表采訪,討論政風行風、檢驗檢疫業(yè)務流程、法規(guī)解釋等問題,反映了顧客的情感和需求體驗。
(3)“局長電話熱線日”、“電話網絡舉報投訴”調查方式。大多數是消費者反映進出口商品質量的較宏觀問題,少數是抱怨,反映了顧客的情感體驗。廣東局2014年受理業(yè)務1468宗,其中投訴舉報46宗;實現了人工100%接聽,實名舉報和投訴100%回復。
(4)與地方政府溝通調查。地方政府期望是降低企業(yè)物流成本,反映了顧客的需求體驗。廣東局全力推進進出口通關便利化,先后制定208條工作措施,優(yōu)化縮短檢驗周期,其中進口汽車檢驗時間由過去的3天縮短至1天;對平行汽車、呼吸機、市場采購商品、CEPA食品等實施第三方采信,累計為企業(yè)節(jié)約時間31萬小時。
(5)質檢總局年度績效考核中,委托第三方機構利用電話訪問方法,對轄區(qū)企業(yè)和聯系單位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優(yōu)秀。
三、實施質量管理的建議
由于政府行政工作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等因素都處于比較嚴格的受控狀態(tài),所以要將質量管理體系與現有行政管理體系緊密結合,做到“簡單、實用”:在文件編制中,注重政府質量管理文件是對行政體系文件再完善和補充,對現行制度、崗位職責、工作事項、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優(yōu)化,查漏補缺,增強可操作性;在審核工作中,加強與各種工作檢查的有機整合,減少重復交叉檢查,節(jié)省人力物力;在業(yè)務工作中,鼓勵各部門運用過程方法、PDCA等改進各項工作;要運用工作檢查、質量目標達成情況分析、內部審核等手段,不斷改進,持續(xù)提高政府服務質量,保持顧客的滿意度。
(作者單位:宜齊、劉志紅,廣東檢驗檢疫局;謝佩蕓,江門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