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禮
1先生,我又來看您了。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guī)Я艘槐瓭峋?,來到您的墳前。記得上一次,懷著對您深深的景仰,為了找到您的墳?zāi)?,我一直在苦苦尋覓。為了能在您的墳前祭奠一杯濁酒,寄托我對您的哀思,我是煞費苦心啊,先生。我先問了文物部門的前輩,后循著您的墳?zāi)顾诘拇笾路较颍谝黄飸魠^(qū)如藤蔓般的巷道中,逢人便打聽,可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得而知。最后還是一位也是讀書人的老人家,把我?guī)У搅四膲災(zāi)顾诘牡胤???墒?,這哪是墳??!初到您的墳前,實在讓人心酸,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起,進城務(wù)工的人們逐漸在您的墓旁建房棲身,現(xiàn)在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居民區(qū)。您坐南朝北的墳?zāi)?,如今已是面目全非,墓碑已不知去向,殘存的碑蓋已被拆下,砌在一條小路的外側(cè)作了行路的保坎。您的墳?zāi)乖谛÷返膬?nèi)側(cè),現(xiàn)在只看到幾塊圈墓的圍石了。這幾塊圍石左右和上面全被一些亂石包圍著,并砌成一堵水泥磚墻的墻腳,墻內(nèi)是一戶人家。墓前小路外坎是一塊菜地,菜地旁有個小水塘,塘里蓄滿了從住戶里流出來的污水。兩根呈八棱火炬型石柱的華表,也丟在墳?zāi)骨安贿h的地方。華表上陰刻的“陸滄浪先生華表”,“康熙歲次己卯仲秋吉旦”和“云甫敬立”的字樣清晰可見。小路內(nèi)側(cè)的墳?zāi)古粤⒂幸粔K石碑,上面橫刻著“陸滄浪墓”四個大字,大字上方刻有“黎平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方刻有“黎平縣人民政府1990年9月18日公布”的字樣。若不是兩根華表和此碑所示,真不知此處就是您的墳?zāi)?,先生。我為我的無知和遲遲的到來,表示我的歉意。我在這座小縣城里生活了半輩子,居然不知道您的墳?zāi)咕驮谧约旱纳磉?,作為一個讀書人,這實在不該,先生。2多年以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書上認識了您,先生。您的畫名,您的詩魂,讓我深深折服,您鄙視、諷刺奸佞的浩然正氣,讓當時年輕的我熱血沸騰!翻開乾隆十七年版《開泰縣志》,上面赫然寫著:“陸洙,字滄浪,高郵州興化人,磊落不羈。正德中以詩聞于上,待詔金馬門,晉工部侍郎。詩諷逆宦劉謹。謹怒中傷之,流五開衛(wèi)黃團驛。陶情詩詞,浩然長吟于五溪十洞間。卒,葬于五開衛(wèi)城北?!薄拔彘_”就是黎平的前身。查閱史料,我才知道:您自幼聰明過人,勤奮好學(xué),多才多藝,您的詩、畫,在當時名噪一時,終成明正德年間江淮一帶的傳奇人物。先生,因為您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所以您恃才傲物,不畏權(quán)勢,磊落不羈的性格,注定了您逃脫不了一個封建文人仕途上的不幸與悲哀。當時,宦官劉瑾之流只知道一味地取悅年幼的皇上,整天帶著正德皇帝放鷹斗狗,為所欲為。您痛恨宦官劉瑾專權(quán),也看不慣巴結(jié)討好劉瑾的那些朝廷大員們。就在那年秋季的一天,宮廷舉辦群臣宴會,朝中諸臣觥籌交錯,或逗小皇帝開心,或恭維宦官劉瑾英明。唯獨您,先生,您幾杯酒下肚,便把多年來對劉瑾的不滿發(fā)泄出來:大臣宴罷出龍窩,楊柳春風滿玉珂。正是太平無事日,醒醒人少醉人多。您的詩揭露了劉瑾等昏官們終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關(guān)心民間疾苦的時弊,表達了您憂國憂民的思想。您的“醒醒人少醉人多”一出,讓大臣們面面相覷,劉瑾的臉色陡變:難道滿朝文武都渾渾噩噩,只有你陸洙清澈明亮?難道滿朝文武皆醉意朦朧,只有你陸洙清醒?老子早就看你不順眼,居然還在滿朝文武面前吟詩譏諷我,就別怪我劉某對你不客氣了。然后,劉瑾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之于您,敲折了您的門牙,流放邊疆。于是,明朝正德三年冬天,您一個位居尚書之下的正三品侍郎,被貶謫流徒充軍到五開衛(wèi)(即現(xiàn)今黎平)。于是,您背上簡單的行囊,走出京城,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不知是福是禍的征程。于是,您循著屈原和王昌齡當年走過的道路,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歷經(jīng)多少磨難和艱辛,走了近兩年時間,才到達黎平。您是一介書生,本來身體就單薄,加上長途跋涉的勞頓和病痛的折磨,您這時已經(jīng)瘦得皮包骨頭,弱不禁風。因此,當時五開衛(wèi)的長官只好讓您開館授徒,課童為生。于是,您把自己滿肚子的學(xué)問和錚錚傲骨傳授給了黎平的子弟,所以才有了后來何騰蛟的浩然正氣與梅友月的德澤鄉(xiāng)梓。在黎平,您對遭到的身心迫害泰然處之,一邊以課童為生,一邊寄情山水以自慰,“常吟于五溪十洞間”。您漫步于城南的南泉山古道,吟出的《南山草堂》,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躍然紙上:南山芳樹草堂遮,中有將軍遺少家。石上題詩收柿葉,甕頭釀酒摘松花。龍眠古洞千峰暝,鹿過深林一徑斜。他日掛冠高臥處,衡門深處足煙霞。您的《冬夜》抒發(fā)自己欲為國效力而無法實現(xiàn)理想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南山石爛夜漫漫,月轉(zhuǎn)空林不忍看。遠戍天涯衣未授,獨吟霜下影俱寒。良弓有鳥伊誰掛,長鋏無魚只自彈。燒盡畫屏金菡萏,白云如許宿檐端。黎平大幸。先生,是您的不幸遭遇造就了黎平的幸事。您就像一道文明的曙光,照亮了黎平這方蠻荒之地,使黎平人學(xué)到了中原的文明。從此奠定了黎平明清時期文人輩出,英才薈萃的基礎(chǔ)。先生,您也是有幸的,您掙脫了官場中權(quán)利爭奪的桎梏,可以在黎平這片尚未開化的土地上,自由揮灑,傳道授業(yè)。您堪稱黎平漢文化教育的一代先賢,因此深受黎平父老鄉(xiāng)親的尊崇與愛戴!因為您是繼黎平先賢顧諒先生之后,又一位在黎平傳播漢文化的大儒啊,先生!3后來,到了明嘉靖年間,您還是撒手而去了,先生。雖然黎平的父老鄉(xiāng)親舍不得您,但也無回天之力。黎平的父老鄉(xiāng)親把您安葬在城關(guān)北郊一個叫潭倉的地方??蓱z您因為得罪權(quán)貴而被流徙僻遠的黎平,死后都無法魂歸故里。好在淳樸的黎平父老鄉(xiāng)親懂得感恩,他們把您當神一樣地崇拜和供奉著。遙想當年,每到清明前后,黎平的文人學(xué)子都要到您的墓前,舉行盛大的祭奠儀式,憑吊先生的英靈,追念先生對黎平教育事業(yè)的恩德。您的氣節(jié),您的風范,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黎平學(xué)子。在您去世后不久,時任黎平府司理的廣西臨桂人張鳳鳴寫的《祭滄浪文》,表達了人們對您的懷念和無奈:諒居夷兮不陋,奈白骨兮無歸。望故鄉(xiāng)而魂往,念先垅而心傷。您的學(xué)生顧立志在《陸滄浪先生》詩中感嘆道:遺祀桐鄉(xiāng)感戍邊,生前講學(xué)死神仙。詩壇已失蠻煙地,亂筆曾邀世陰賢。我輩程門欽立雪,故鄉(xiāng)淮海悵無船。象山子弟誰私淑,俎豆先生又百年??と藦堌憺榱思o念您,寫下了《吊陸滄浪詩》:嫉賢自古屬貂璫,宴罷詩成謫夜郎。自問臣心清似水,才名終不愧滄浪。他們的詩文都表達了對先生您的深深景仰和懷念。您和顧諒先生開創(chuàng)了黎平漢文化教育的先河,黎平的父老沒有忘記你們開教之師恩。乾隆十二年,黎平知府徐立御及開泰知縣李猶龍捐資,于黎平城泮池(今黎平城關(guān)荷花塘)創(chuàng)辦文星樓義學(xué),題匾曰:“君子堂”。樓下設(shè)“三賢祠”,供奉為黎平漢文化教育做出重大貢獻的您和顧諒先生,以及在唐代創(chuàng)建龍標書院(明朝為五開衛(wèi)下轄之龍里所)的王昌齡先生,以示對你們?nèi)说某缇矗沧屳份穼W(xué)子緬懷勵志。可是,遺憾的是,在“嘉慶十六年,秋八月,泮池旁民舍失火,三賢祠俱燼。”4隨著歷史的推移,您也被人們漸漸淡忘了,先生。再到后來,沒有了對您的祭奠儀式,也沒幾個人記得您了。人們都忙著鬧革命,忙著抓經(jīng)濟,根本沒工夫想起您來。以致現(xiàn)在的年輕一輩,根本不認識您,更不知道黎平的漢文化教育,居然是您和顧諒先生開創(chuàng)的先河!先生,您為黎平的漢文化教育和推廣,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您培養(yǎng)出的學(xué)子,以及在您的精神感召下繼起的后輩,如何騰蛟、梅友月等,別說在黎平這塊彈丸之地,就是在整個中華民族之林中,也聲名顯赫,盡人皆知??!可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黎平人忘了您,先生。以致您的墳塋被民居所侵占,變得面目全非而無法辨認了,即便有如我輩之流,想要來祭拜您,都不知道將祭品放于何處,冥錢化于何方。作為黎平人的我輩,真是有愧于您啊,先生。您在世為黎平漢文化教育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后不能魂歸故里,還得不到一個安靜的墓所,悲哉,先生!5先生,我今天來給您焚香化紙了。雖然我不相信你能收到紙錢,但我還是按照古老的風俗習慣,把紙錢點上火,燒掉!我寧愿您能收到,寧愿相信您在天國里生活得很好!這是我唯一能為您做的了,先生。白煙裊裊中,灰色幾近透明的紙灰在風中雜亂地飛舞著,好像一只只蝴蝶,隨風飄散。我盯著那游動的物體出神,有幾片落在了您的墓圈石旁。暮色漸冷,時空變遷,清明的云靄在思念中彌漫。沉靜的思緒抑住了輕塵也滌蕩了心靈。四月的春風送來四百多年墨香的回憶,也留下遠古的詩意與氣韻。在朦朧中我似乎看到,您就像一位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深邃的目光穿過四百年塵埃從靈魂深處射出,直抵我的心魄。您在靡雨中默默地行走,只聽見哀怨的低吟,喑啞地吟誦著凄美的詩句。我靜靜地聽著,緩緩地閉上眼睛,氣息漸漸平緩,只覺得萬物已不復(fù)存在,惟有清明的春潮在涌動的云波中悄然而至,微熏的清香在空氣中浸透了青草的氣息,也灌滿了我的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