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昭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為本位”是書法課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書法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良好習慣。教師要加強督促檢查,強化個別指導。書法教學的精要之處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四心”,即信心、細心、耐心、恒心。
一、信心
自信是學好書法的基礎和前提。
1.促使學生明理
教師要教育學生充分認識學習書法的重要性,講明學習書法的難與不難之處,幫助學生克服練字畏懼感和自卑情緒,使學生認識到只要有信心,加之方法得當,一定大有收獲。我在書法課上會用身邊師生有關經歷及成就,用他們的作品,引學生入勝,使學生興趣高漲,產生練字的積極愿望。平時也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
一是教師感染,就是教師要充滿信心,即底氣要足,并用它感染學生。二是階段性教學目標設計要合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讓學生能夠達到目標,并有成就感,對書法產生興趣。三是經?!按驓狻?,有過練字失敗經歷的需要“打氣”;徘徊不前的需要“打氣”,要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時常給予鼓勵。此外,加強平時與學生的交流,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感。
3.保護學生的自信
教師要注意調整教學進度,循序漸進,步步緊逼。捺畫難掌握,教師要手把手地教,直到學生學會。對于不同班級、不同學生要區(qū)別對待,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個別指導。平時對學生教育要耐心,戒批評訓斥。
二、細心
細心是良好的習慣。學習書法講究讀、悟、臨、背,這都是細心活,粗枝大葉是大忌。
1.強調讀、悟、臨、背
學習書法必須臨帖,別無捷徑,但臨帖絕不是簡單地抄寫。常見學生照著范字一遍遍不停地寫,速度很快,效果很差,最后心浮氣躁,草草了事。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讀帖、悟帖、背帖的意識和習慣。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完整再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潛心觀察、細致分析的好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常常會忽視讀、悟、背,教師必須經常地、反復地強調,使其在學生頭腦內扎根。
2.強化示范督促
教師要找些代表性的范字在黑板上示范講解,說明怎樣讀帖、悟帖、臨帖、背帖。課堂練習和平時訓練,教師要加強巡視,進行個別指導,甚至手把手地教,對臨摹速度快、不認真的學生進行教育,幫助他們養(yǎng)成好習慣。
3.處理好練字的質量和數(shù)量、速度和效率的關系
教育學生樹立質量第一的習字觀念,平時臨習和課后作業(yè)要求首先求精,精上求多。教師要把握作業(yè)的量,不能太多太濫,避免學生產生應付心理。
三、耐心
練字講究平心靜氣,力戒心浮氣躁。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
1.控制教學節(jié)奏
單調重復的勞動容易使人產生疲勞感和煩躁情緒。學生年齡小,好動,“定性”較差,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課堂不夠安定,甚至比較嘈雜,這就需要教師維護好課堂紀律,保證教室安靜,適當調節(jié)課堂氣氛,做到動靜結合,張弛有度。如適時講點小故事,做點示范,硬筆板書剖析,安排讀帖或其他的調節(jié)運動等。
2.音樂輔助練習
輕音樂有助于舒緩大腦神經的緊張,在音樂聲中練字可以緩解煩躁感。挑些中國古典音樂,尤其古箏古琴樂曲播放,不但可以安定學生情緒,而且讓學生體會音樂和書法如出一轍的節(jié)律之美,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3.強化個別指導
練字中常常有些“門檻”(即難點)邁過去很困難,當出現(xiàn)此類徘徊不前的情況時,有的學生會顯得急躁,教師要經常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加以指點。
四、恒心
恒心體現(xiàn)毅力。練字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臨池不輟。書法教學要放眼長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練字的恒心。
1.培養(yǎng)興趣
有了興趣就會有練習書法的內在動力,就比較容易做到堅持不懈。這是培養(yǎng)恒心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2.加強平時訓練
書法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必須在課外加強練習。一要保證時間,一般應保證每天中午20分鐘以上的訓練時間;二是訓練要有明確的內容和要求,內容有規(guī)定,作業(yè)要上交;三是加強組織領導,通過班委會、班主任、任課老師對練習時間進行管理,保持良好秩序;四是對課外作業(yè)進行抽查和講評,要注意糾正少數(shù)學生應差事或突擊式作業(yè)。
3.師生的交流
教師要主動與學生交流,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好具體的引導、指導和輔導工作。
4.提供多種書法活動的載體
一個學期的書法課,學生最多只能掌握基本筆法、簡單結構和少數(shù)字的規(guī)范寫法,沒有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應通過第二課堂書法訓練、技能大賽、書法興趣小組、書法展覽等形式,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推動練字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