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娟
【中圖分類號】G63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164-01
如果說主題是靈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軀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假若沒有血肉軀體,靈魂便無所依附。所以,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恰當有效的積累、甄選、表達素材是作文成功與否的關鍵。
那怎樣積累材料,如何選擇和表達材料?我有以下幾點愚見:
一、勤于積累
蒲松齡在傳世名作《聊齋志異》的寫作過程中,為了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在他別號得名的柳泉邊,搭了一個茶棚。來往的行人只要講個故事,就可以免費喝一盞茶。由于搜集了豐富的素材,他創(chuàng)作了近500篇短篇小說,在談狐說鬼中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被郭沫若譽為“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可見,廣泛搜集素材,才能文思泉涌,佳作紛呈。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踐表明,知識積累越是豐富、深厚,便愈容易誘發(fā)靈感活動,就如同夏日厚積的云層,極易有正負電荷相撞擊而產(chǎn)生雷電一樣。平時,我們閱讀名家名篇時常??吹剑鹤髡邆兣R晨風夕月,而文思萌動;觀花草巖泉,而觸緒成章。凡是有成就的作家,總是不辭寸壤、不棄涓滴地像一個“守財奴”那樣地“攫取”著各種知識,把它們儲存于自己的“倉庫”中去,以備隨時之用。那我們怎樣去訓練學生積累素材呢?
1、用好日記或每日小練筆,在觀察中積累?!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币髮W生平時要多走多看,及時捕捉其中的動情點,閃光點。觀察事物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觀察大自然的各種色彩;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觀察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場面。每有所得,都及時有效的記錄到周記上,堅持不懈必成氣候??傊幪幜粜慕詫W問。
2、用好讀書卡或摘記,從閱讀中積累。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何下筆如有“神”?關鍵在于一個“破”字,也就是把書讀透了,把別人的東西消化成了自己的東西。書籍報刊是作文材料的另一個豐富源泉。要求學生讀時注意仔細品味、吸取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開拓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從各類書籍中吸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yǎng)、精神食糧。并及時記錄到讀書卡上,持之以恒自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3、用好每課5分鐘,從活動中積累。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有效的開展一些小活動,不但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還能豐富學生的積累。可以讓“小活動敲開大世界”。我在課前5分鐘里,就安排了一系列的小活動。每周的周一安排的是百字文段展示;周二安排的是成語接龍或成語派對;周三安排的是詩詞誦讀;周四安排的是演講比賽;周五安排的是原創(chuàng)片段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上述積累方法之外,還有諸多的積累途徑,不管是那種方式,都必須要堅持經(jīng)常,鍥而不舍。這樣天長日久,文筆自然會鮮活靈動。
二、精于甄選
寫作沒有材料不成,但有了材料不注意挑選,認為“撿到籃子里都菜”也不行。因此,要想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必須將聯(lián)想到的材料分類排列,圍繞自己確立的中心去精心挑選。
例如:以“忙”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有位同學聯(lián)想到了這樣一些材料:1、國家領導人日理萬機,忙于國事;2、科學家忙于科研,企業(yè)家忙于商機;工人、農(nóng)民忙于生產(chǎn),解放軍忙于訓練;3、父母為自己求學、考學而忙碌;4、學生忙于求知;5、考生忙于備考。上述材料該選用哪些,放棄哪些呢?
這要用到選材方略一——比較選材。就是將所聯(lián)想到的材料,相互比較,從比較中將那些與中心無關的,不典型的材料篩選下去。如上例中的材料1和2太大,離自己生活又太遠,并且與表現(xiàn)的中心無太大關系,所以要放棄。
選材方略二是排同選材:就是將聯(lián)想到的材料排列起來,然后排除掉那些內容或形式相同的材料。
例:以“包容”為話題作文。
有位同學聯(lián)想到的材料是:1、開學之初,教師為打架的學生做耐心的思想工作;2、老師給遲到的學生講紀律的重要性;3、老師為頂撞自己的學生買飯;4、我與同學鬧矛盾,后來我主動找到這位學生承認錯誤,我們和好如初;5、因為要一件衣服,我和爸爸鬧翻了臉,爸爸一點也不計較。這里的材料1、2、3就是內容相同的材料,所以選擇時三選其一即可,這就是排同選材。
選材方略三是汰劣選材:就是根據(jù)最佳材料的標準去衡量每一個材料,淘汰掉那些不真實、不準確、不典型和不新鮮的材料。
選材方略四是聚集選材:就是將聯(lián)想到的材料聚在一起,從中找出一個共同點,根據(jù)這個共同點去篩選、組織材料。
掌握了這些選材方略,我們還要注重選材的作文訓練和指導。實際教學中我在進行了選材方略指導的同時,還設計了一節(jié)《如何選擇材料》的作文指導課。在課上讓學生明確了選材的方法,并當堂練兵,小試身手,把選材的方法應用于作文的實踐。在學習和訓練中,學生明確了選材要切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慧眼獨運,以新制勝。并記住了“選材”的口訣:
選材熟悉最重要,材料真實才可靠;
典型事例有意義,新穎有趣為最好;
圍繞題旨選材料,感情真摯得分高;
考場作文時間緊,選材原則要記牢。
三、善于表達
(一)完整敘事
善于表達首先要學會選取一個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個片斷進行記敘,學會完整的敘事。
要想完整敘事就要把握好記敘的六要素。如何把握好記敘的六要素?
1、靈活掌握、合理布局。 這六個方面內容不能呆板,根據(jù)文章的需要靈活交代六要素。
2、條理清晰、巧用順序。1)順敘:敘事清楚,層次分明。2)倒敘:引人入勝,頗具吸引。3)插敘:富有變化,條理清晰。
3、適當分段、巧妙過渡。過渡和照應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4、詳略皆有、突出重點。
在記敘文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尤其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給人完整深刻的印象。
(二)生動敘事
善于表達其次要學會生動敘事。
在已經(jīng)擁有故事素材的基礎上,如何讓筆下的故事更加曲折生動,精彩脫俗呢?第一要巧用技巧,第二要扮靚語言。
第一巧用技巧。實際教學中我設計了一節(jié)《設置懸念》的作文指導課。也就是巧用技巧中的懸念法。在作文中設置懸念,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造成文章的層次美,發(fā)人深思,引人入勝,因而也更能吸引讀者的目光。
經(jīng)過反復訓練,學生們都小有所成。
合理設置懸念,巧妙構思,使得故事情節(jié)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抑揚法、巧合法、背景法、組合法和聯(lián)想法等。要知道,僅有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注重從大處著眼,從細處下筆,扮靚語言。
第二扮靚語言。也就是運用多種描寫方法細致刻畫人物和事件,從細微處見精神。今年5月份我設計了兩課時《如何將文章寫生動》的作文指導課。在課上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指導和訓練,對完整敘事和生動敘事作了有效的設計和練習,并以《教室里的一場風波》為題進行作文,學生的文筆雖仍就稚嫩,但是閃光之處亦時時出現(xiàn),有的用恰當?shù)男揶o描摹了人物的招牌動作;有的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人物的逼真神態(tài);有的用精準的文字再現(xiàn)了人物的經(jīng)典語言……
總之,“寫作不怕根基淺,勤學苦練能過關。”只要能讓學生們勤于積累,精于甄別,善于表達,就會達到“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的理想境界,在作文的競技場上脫穎而出,拔得頭籌,摘得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