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良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xù),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興趣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jié)合,真情演繹文本內(nèi)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xiàn)實效。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有效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087-02
有效課堂就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因此,課堂上教師要以“精講多練”的方式落實教學重點,要讓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發(fā)展熟練的基本技能。課堂上學生可以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引導他們在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自主學習,才能達到有效課堂的教學的效果 。
什么是有效課堂?從專業(yè)角度說有效課堂,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nèi)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發(fā)展最大化的教學。有效課堂的核心是教學的高效益,即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它的價值取向在于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不僅能使學生高效獲得知識與技能,而且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大,求知欲強,這是他們的優(yōu)點,但由于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在課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這也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不利因素。那么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這種生理、心理特點,如何靈活使用教學方法,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從而獲得最大發(fā)展。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有效備課為有效課堂奠定基礎。
老師在上某一課之前,先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并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因為低年級是在邊學習和鞏固漢語拼音的基礎上邊識字、學文。學生們的識字量不大,不認識的生字比較多,學生得借助拼音認字,他們學的時候只有反復的認、讀,才能識記生字、詞語。這得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我們的學生是農(nóng)村的孩子,缺少家庭的輔導,學生掌握拼音的效果參差不齊?;谶@些現(xiàn)狀,我在每上一篇課文之前,先要求學生“讀通”課文,即學生用普通話讀課文,口齒清楚,聲音響亮,不讀錯字,不唱讀。初步識記這一課的生字,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學會查字典,學會請教同學、老師、家長,使其養(yǎng)成勤學善問的好習慣。其次針對課文讓學生做一些準備,如教學《風娃娃》時,我讓學生在家里制作小風車(玩具風車),帶到學校來,或課前在操場上跑動,體驗風車??傊?,這些準備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有的學生還會慢慢地養(yǎng)成在課前將自己質(zhì)疑的地方寫下來,帶到學校與同學、老師進行探討。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用“學生成績=興趣+能力”來說明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學生沒有興趣,就談不上自主學習,更說不上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了。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有了興趣,事情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低年級的孩子,你要帶領他們?nèi)プ鲆患麄兗雀信d趣又比較陌生的事情,“興趣”得先導。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情趣,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溫馨的情境,激發(fā)其主動獲取知識的愿望。《風娃娃》是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課始,老師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娃娃?(布娃娃、泥娃娃)說說他們都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要講的“風娃娃”(出示課件 風娃娃圖片)請學生看圖,描述一下風娃娃是什么樣的?(如:胖乎乎的臉、亮晶晶的眼睛)這樣一描述,既引導了學生學會用詞、說話,而且一下子拉近了與風娃娃的距離。這么可愛的娃娃身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激起了學生想知道內(nèi)容的欲望。
(三)以“實”導學
語文課必須做語文自家的事,以“語文的方式”走“語文的路”。如教學《花鐘》時,我采用的是這樣的方法。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進行了改動。
教學片段
(出示: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七點左右,月光花開了;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九點左右,曇花開了………)
師:自己讀一讀,你覺得怎樣?
生:“開了”一詞用得太多了。
生:“開了、開了”太單調(diào)了,有點煩。
生:“什么花開了、什么花開了”,太枯燥乏味,一點兒也不美。
師: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生:“不是”)同樣寫“花開了”,文中是怎樣寫的?讀一讀 、畫一畫。
生:寫牽牛花用了“吹起”。
生:寫薔薇花用了“綻開”
生:寫睡蓮花開了是“醒來”..
·······
師:請?zhí)暨x其中一句反復讀,并抓住這些關鍵詞想象一下花的樣子。
生:“牽?;ù灯鹆俗仙男±取保瑺颗;ㄕ嫦駛€調(diào)皮可愛的小男孩兒。
師:(滿臉笑容)你也來吹吹看。
(生邊做吹喇叭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燦爛地笑)哎呀!吹得還真響呢。
生:“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就是這樣(用雙手捂著臉,再打開,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
師:(大笑)哇。還真像個迷人的花仙子。
·······
師:是啊,正是作者精煉而準確的用詞,讓我們欣賞到了這么美的花,它們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態(tài),真是五彩斑斕,生機勃勃。
老師接著再出示一組花兒開放的時間,讓學生試著寫。師生共同合作完成,使學生學會恰當?shù)挠迷~,也更深的感悟到課文中作者的用詞的精確。
這個成功的案例中,我依“文”而教。先在句子比較中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精煉和傳神。再引導學生通過“吹起”“醒來”等詞語想象、感悟不同的話開放的形態(tài)美、意韻美。體會語言表達的精妙之處,最后還創(chuàng)造了練寫平臺,讓學生仿寫,從而在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中提高言語智慧。這樣處理更有價值。從中我也悟出:假如文本樣式特別適合語言的學習,我們就踏踏實實地讓學生咬文嚼字;假如文本充溢著文學的美感,我們就不妨讓學生浸潤于文本提供的場景,用形象的想象把文字還原為栩栩如生的生活圖景,運用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來解讀作品;假如文本是崇高道德的宣揚,對生命智慧的贊頌,我們就不妨和學生一起穿過言語叢林,倘徉于言語之途,感受崇高,感悟智慧,讓學生沐浴在人類文明的光芒中。
(四)積極的評價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應特別慎重,不能以分數(shù)論英雄,應該考慮到語文人文性特點。法國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一個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風呼呼猛刮,行路人緊緊裹住大衣北風無奈于他。南風徐徐吹動,溫曖和煦,行路人解開衣扣,脫衣而行,南風獲勝。這則寓言告訴人們,方法得當柔可克剛。何況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小學生。一句贊美的話語比苦口婆心的說教和嚴厲地批評和責備更有力量。課堂是孩子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我們在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真正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