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問題學生,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關注的一個重點。在幫助問題學生成長上,很多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本期我們編發(fā)了劉沛華和張國慶兩位老師談如何幫助問題學生成長的文章,兩位老師的思路和做法迥異,而最后卻殊途同歸,都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希望這兩篇文章帶給大家啟發(fā)。
對于問題學生,教師有著太多“想說愛你不容易”的無奈,聽之任之便成了遺憾的選擇。而我認為,教育的真正意義之一恰恰體現(xiàn)在教師對他們的管理上。那么,如何做好對問題學生的管理工作呢?
一、信任、鼓勵、尊重,讓問題學生擁有陽光心態(tài)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問題學生的問題是長期以來積淀的“頑疾”,是很難甚至不可能改變的。其實,教師只要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定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
1.教師多一份信任,問題學生就多一股力量
信任是來自心靈深處的一股強大力量,有時可以拯救一個人的靈魂。記得有一次,班里的一個女同學哭著告訴我她丟失了一支鋼筆,并十分肯定地說鋼筆是被喜歡搞惡作劇的小濤偷走的。我經(jīng)過多方了解后得知,她的鋼筆是在上體育課時丟失的,那節(jié)課正好教室沒有關門。雖然小濤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的,但沒有證據(jù)證明鋼筆就是被他偷走的。于是,我自己掏錢買了一支鋼筆“還”給了那個女同學,一起被盜事件就這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后來,已經(jīng)當上警察的小濤在QQ上這樣給我留言:“是劉老師信任的力量讓我重新找回自我,成為我努力拼搏的永恒動力……”
2.教師多一份鼓勵,問題學生就多一份自信
問題學生往往缺乏自信,教師唯有對他們不吝嗇鼓勵性的評價,幫助他們找回失落的自尊,促使他們逐漸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才能摘下“問題學生”的帽子。對于學習成績差且好動的小周,我發(fā)現(xiàn)他只有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才能夠安靜下來。于是,我就以他酷愛讀書為題材,為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將讀書進行到底》。文章發(fā)表后,我用稿費買了一套《安徒生童話集》送給他。此后的一段時間,只要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我就及時表揚。漸漸地,小周變得安靜了,也愛上學習了。去年教師節(jié)前夕,已成為一名教師的小周在問候短信中這樣寫道:“毫不夸張地說,是劉老師的一次次鼓勵讓我重塑自信,更是那篇《將讀書進行到底》,讓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美好。直到現(xiàn)在,那篇文章仍然激勵著我去做最好的自己……”
3.教師多一份尊重,問題學生就多一縷陽光
教育從尊重開始。對于被“邊緣化”的問題學生,教師更要給予足夠多的尊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師生平等及自尊的存在,心中才會多一縷陽光。如學期初制定班規(guī)時,我會專門一一征求問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對他們的尊重;面對他們的錯誤,我不是一味責備,而是耐心聆聽,幫助分析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這也是對他們的尊重;他們基本上都有抄襲作業(yè)的習慣,我發(fā)現(xiàn)后,不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去批評他們,而是適時提醒他們改正,這更是對他們的尊重。
二、嚴加管教,讓問題學生在自我反思中改正錯誤
青少年研究專家孫云曉認為: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么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問題學生身上的“頑疾”,有時,僅僅施以愛是遠遠不夠的,必要的懲罰有助于他們面對人生的挫折與失敗。我們也知道,懲罰的根本宗旨在于“治病救人”,其出發(fā)點和終結(jié)點是出于愛。因此,教師適時嚴加管教,會警示他們從思想深處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學會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改正錯誤,從而避免將小錯鑄成大過。
比如,面對明明沒有完成作業(yè),卻又編造各種借口來搪塞的小輝,我會想辦法戳破其謊言,并罰他進行“義務勞動”——打掃并整理講臺物品;又如,對于經(jīng)常打架罵人的小成,我罰他每天早讀時背誦古詩一首;再比如,對沉迷網(wǎng)絡不能自拔的小強,我罰他陪我到操場跑步十圈(跑步已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三、同伴互助,讓問題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快樂成長
長期的教育實踐證明,同伴互助對于問題學生的成長同樣不可或缺,能更好地促進他們“回歸”。從某種意義上講,同伴互助是他們快樂成長的拐杖,他們在與優(yōu)秀同伴的長期合作交流中,主觀能動性逐漸得以充分發(fā)揮,沉睡的潛能被喚醒,封存的記憶被激活,閉塞的心智被開啟,從而使他們走出“問題學生”的陰霾,走向良性發(fā)展的道路。
為此,我在班里實行了“優(yōu)生幫后進生”的學習方式:對于那些紀律性較差、學習主動性不強、喜歡自由散漫生活的學生,實行“一優(yōu)生幫一后進生”的方式,對其在校表現(xiàn)進行全方位監(jiān)督,并及時對其不良行為予以提醒;而對于那些早戀、迷戀網(wǎng)絡、孤獨、自卑、不合群,甚至有極端傾向的學生,我則實行了“眾優(yōu)生共幫一后進生”的方式,使其真正感受到同伴的關愛以及集體的溫暖。
四、防微杜漸,讓問題學生在家校共教中改正缺點
問題學生之所以形成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家長有關,或因家長的溺愛嬌慣,或因家庭不和甚至父母離異,或因家長教育觀念不正確等。解鈴還須系鈴人,教師必須與家長攜手,幫助問題學生改正缺點。我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
1.和家長建立“情感專線”
我利用電話、微信和班級QQ群等手段與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向家長反饋問題學生在校的各種表現(xiàn),同時,我也從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了解問題學生在家的各種表現(xiàn)。
2.帶著喜報去家訪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量體裁衣”,制作成個性化的喜報,并適時家訪。
3.為問題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才華的舞臺
其實,問題學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的關注。于是,我充分利用主題班會這一載體,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訴說心聲的舞臺。在主題班會上,經(jīng)常逃課的小君和當保安的爸爸聯(lián)袂表演了小品《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掌聲一次次響起;桀驁不馴的小衡第一次登臺演唱《父親》時,小衡的父親講述了自己艱辛的打工經(jīng)歷,那飽含真情的講述,讓全班同學無不為之動容,小衡的歌聲更是深深地打動了大家……為他們創(chuàng)設的舞臺,不僅給他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而且使他們很好地融入了班集體,從而打開了他們的心靈之窗。
問題學生的管理既是學校、家庭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齊抓共管。教師如有足夠的耐心與智慧,能切實做到不拋棄、不放棄、不歧視、不冷落,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就能實現(xiàn)對他們的有效轉(zhuǎn)化。
問題學生,想說愛你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