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孟戰(zhàn)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的文科生比省城和大都市院校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較低,所以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顯得更為迫切。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凸顯“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作者以《語言學綱要》“導言”部分為教學內容做了有益嘗試,基本上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地方院校文科生 自主學習能力
研究自主學習能力的論文可謂汗牛充棟①,然而大多是就教的角度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而很少從學的角度探討學生的自主學習并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1]。我們在《語言學綱要》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力求在教與學上找到最大公分母。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美國學者阿爾捏·托夫勤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習能力的人?!薄按髮W生必須學會學習,擁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已逐漸成為普遍的共識[2](98)。同時,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習能力的一種。因此,在了解自主學習能力之前,首先應當知道什么是學習能力。
(一)什么是學習能力
不同的學者對學習能力的看法略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偏重點有所不同:一是偏重于聽、說、讀、寫等學習技能,如林薇、張雨青等[3](7);二是偏重于學習過程:首先是學習態(tài)度和動機,其次是獲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再次是對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行為進行反思,最后是傳遞信息,如武月剛等[4](113);三是除了第二種觀點外,還加上與他人分享和合作的能力,如梁國平、楊馳等[5](153);四是從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加以討論,如曾秀化、[6]徐白侖[7](79)等。
我們認為,學習能力應當主要包括汲取信息的能力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而這兩種能力的獲得必須有個前提,就是學習的態(tài)度與動機及學習的毅力。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就談不上學習能力;同時,學習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是一生的事。從獲取和運用信息的廣度與深度看,與他人分享與合作是現代社會的要求,也是必由之路。
(二)什么是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習能力的一種,既是終生學習的起點,又是終點,還是學習型社會的基石;既是學習的前提和先決條件,又是學習的成果和最終目的[8],還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即“不教而教”;而與學習能力的不同點就在于特別強調“自主”,即學生“自己學習的控制能力”[9]“是孩子以自我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方式”[10](75)。Holec(1981)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自主掌控學習的能力[11]。Albero把自主學習能力在技術、信息、方法、社會、認知、元認知和心理情感等七個領域內加以定義[12](139-159)。不同的學者對“自主學習能力”定義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水平越高,其學習效率就越高。
(三)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
與自主學習能力內涵相對應的,其重要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是大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體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堅定學生的信心,磨煉學生的毅力,增強自學信心,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智力因素主要體現在規(guī)劃學習目標、預習學習內容、積極參與發(fā)言、善于發(fā)現問題、巧妙解決問題、經常反思與評價、完善自主學習方法、不斷勉勵自我、挑戰(zhàn)自我、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方法,這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又是國家對大學教育的切實要求,更是激發(fā)學生潛能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個性的需求。
二、思維導圖在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迅速捕捉作者思路,提高學習效率。
閱讀是外在客體知識、觀念、文化進入個人主體中心的基本途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習的主要手段和體現,也是素質教育必備的一種能力。同時,閱讀教材是學習之母,對學生獲取知識、提升學業(yè)、發(fā)展思維具有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的雙重意義。閱讀能力提高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盵13](239-240)閱讀思維的基本過程是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綜合的過程。分析使人了解事物的組成部分和各種屬性;綜合使人了解事物之間及事物的各種成分、屬性之間的關系和聯系。思維導圖的形象化、可視化、結構化特點有助于快速抓住關鍵句和關鍵詞,形成“問題鏈”和“知識塊”,有利于迅速捕捉作者觀點和行文思路,增強學習效果。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思維實際上是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的密切結合,從信息活動角度看,創(chuàng)新思維是一種知識總量增值的思維活動,體現在以新的知識點豐富人類的知識,從而增加知識的數量即信息量;或在方法上對已有知識進行新的分解與組合,實現已有知識的新功能。創(chuàng)新思維的探索還具有開拓性作用,體現在發(fā)明的新技術,形成的新觀念,提出的新方案和決策,創(chuàng)建的新理論,不斷開辟人類認識的新領域[14](569)。大腦的思維不是線性或序列的,而是呈多層面的、發(fā)散的。思維導圖就是把人的想法繪制成圖,釋放腦力的終極思考工具,反映大腦內在的思維圖譜[15](58),是一種新的、以大腦為基礎的高級思維方式:發(fā)散性思維及其自然表達[16](1)。
(三)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監(jiān)控,提高自律能力。
自主學習的監(jiān)控,實質上就是達到有效學習,既自主制訂計劃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實現學習目標,達到知識形式的概念化、知識情境的條件化、知識系統的結構化和知識運用的自動化。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制訂學習計劃、構建知識結構、進行知識管理等,其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主學習過程,也是一個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過程。
三、我們的具體做法
我們具體做法的總原則是“大外著眼,小處著手;胸有成竹,尋幽入微”;過程設計是“從小到大,從易到難”。我們以《語言學綱要》“導言”部分為內容進行的教學步驟如下:
(一)尋找關鍵句。
所謂關鍵句,指提示文段大意、主旨的句子,往往在首句、尾句和承啟句。抓住關鍵句,也就抓住內容的精髓。我們在課堂中采?。阂皇菍W生個體閱讀,尋找關鍵句;二是師生探討,評價關鍵句。
(二)尋找關鍵詞。
關鍵詞,原本指單個媒體制作使用索引時用到的詞匯,一般指最能反映一個問題的邏輯結構和主題思想的詞匯。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說,關鍵詞法是一種外顯學習機制,涉及選擇性感知、視覺記憶和層次處理等認知心理。由于諸多認知心理活動要求有更多的認知參與,從而加強對文本的理解和記憶[17]。教學過程中,我們采取個人尋找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三)制作思維導圖。
個人制作與合作共享相結合,制作“導言”部分三個小節(jié)的思維導圖。
(四)評價思維導圖。
師生對各小組推薦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并進行修正。
(五)驗證思維導圖。
請各組推薦一個學生只看思維導圖,就課本內容做一個簡要的復述,并對本章三個小節(jié)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做一個評說,大家各抒己見。
四、結語
地方本科院校與省城及大都市的本科院相比,學生的整體素質在進校時明顯差許多,如何快速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現實需要。同時,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需要。我們只是就《語言學綱要》這一門課程做了嘗試,僅起拋磚引玉的作用,望方家指正。
注釋:
①截止2016年4月14日,以“自主學習能力”為題的論文就有12791篇;摘要中提到“自主學習能力”的論文就有40036條.
參考文獻:
[1]陳賀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綜述[J].教育參考,2015(6).
[2]汪青松,陳世慶.希望在基層:大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就業(yè)指導[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3]林薇,張雨青.兒童學習能力的個體教育方案[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
[4]武月剛.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M].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10.
[5]梁國平,楊馳.現代學習與潛能開發(fā)[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
[6]曾秀化.關于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綜述[J].社科縱橫,2011(1).
[7]徐白侖.家長應如何參與教育學齡前視障兒童[M].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2005.
[8]Candy,P.C.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1.
[9]Benson·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10]張振華.青春期男孩和父母對著干怎么辦[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2.
[1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12]郭晶.遠程課程的設置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J].中國遠程教育,2009(9).
[13]田樹林,李寶辛.讀書體悟踐行[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14]董仁威.新世紀青年百科全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7.
[15]喬憲金.打開思維的“天眼”[M].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2.
[16]東尼·博贊,著.卜煜婷,譯.思維導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17]陽志清.關鍵詞記憶法的認知心理分析[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