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香(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甘肅蘭州 730050)
?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體會及新護理方法的探討
龔成香
(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甘肅蘭州730050)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生活節(jié)奏加快,社會競爭不斷加劇,人們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探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體會及新的臨床護理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療的7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患者的康復率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研究表明:采取特別護理措施的39例患者恢復37例,康復率達94.8%,正常護理的患者恢復32例,康復率達82.1%,且特殊護理的住院天數(shù)、費用較正常護理均明顯降低。
關鍵詞:精神分裂;護理措施;滿意度;康復率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活動與周圍環(huán)境不協(xié)調的精神疾病,它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對病人自身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同時作為與之關系密切的家屬,也因為長期與其共同生活而備受社會歧視和壓力,從而對家庭及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且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負擔。臨床護理路徑(CNP)是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開發(fā)的標準化診療,護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精神分裂癥的康復治療和護理任務是艱巨的,努力提高護理水平,提高醫(yī)療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降低醫(yī)療費用。醫(yī)護人員可根據(jù)臨床路徑制訂護理流程,有預見性的開展護理工作,使患者得到高質量,高水平,低價位的護理服務。精神科醫(yī)務工作者需付出艱苦的努力,在做好康復治療、護理宣傳、教育、培訓的同時,開創(chuàng)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體系,不僅對精神科患者早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國內外精神科護理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1.1病歷資料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共收住精神分裂癥患者78例。參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版(CCMD-3)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9例,女20例,年齡15-50歲,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對照組男17例,女22例,年齡18-55歲,文化程度中專以上,兩組患者均無其他合并癥。每個組平均分為3個小組,每組各13例。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觀察組3個小組進行以下臨床護理路徑,對照3個小組進行日常正常護理。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患者的生活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及日常休息。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優(yōu)質護理。具體如下:(1)加強護患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責任護士全程護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事物,詢問病史,全面準確了解患者狀況,并給予一定的寬慰,熱情地稱呼患者的尊稱,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努力成為患者的朋友、知心人,做到三好一滿意”(服務好,醫(yī)德好,質量好,群眾滿意)[2],提高患者主動就診意識,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定期的向病人發(fā)放“征求意見卡”。注重人性化服務,盡量滿足患者需求,友好治療。(3)加強患者心理教育。定期對患者進行專門的心理培訓,鼓勵患者發(fā)泄心中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強患者繼續(xù)生活的決心。定期播放一些輕緩、柔和、積極向上的音樂,組織文體娛樂活動,豐富患者的生活。(4)加強安全護理。嚴密觀察,實行24h專人護理。每天做一次安全檢查,每周一次全面檢查。(5)強化患者感知力。對患者定期給予培訓學習,培養(yǎng)患者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引導患者積極主動學習日常事物,掌握基本的生活技巧,最大程度發(fā)揮患者主觀能動性。(6)加強健康教育。規(guī)范健康教育流程,使患者及早認識疾病的系統(tǒng)知識,掌握相應的防治知識,理解堅持服藥的重要性,提高治療依從性。
調查表包括4個項目,住院天數(shù)、住院費用、康復例數(shù)、家屬滿意度?;颊呒覍俚臐M意度:采用自己設計的家屬滿意度調查表,于出院前評定。每個項目按很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級評分,總分為100分。滿意度調查在95分以上為很滿意,90-95為滿意,90分以下為不滿意。統(tǒng)計患者住院狀況調查見表1。
表1 患者住院狀況調查表
如表所示,利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方差分析表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住院天數(shù)明顯縮短,住院費用明顯下降,患者恢復率明顯提高。家屬滿意度基本一致,沒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提高護理質量、縮短住院周期,提高病人康復指數(shù)。本次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精神分裂癥在我國成逐年上升趨勢,給社會、家庭帶來極大的危害。良好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而且護理質量、護士的綜合素質也可得到提升[3]。人性化護理干預逐漸被廣泛應運于臨床護理服務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并得到廣大護理工作者的推崇[4]。本研究通過護理新方案的探討,結果表明新型護理方案對患者改善睡眠質量、消除焦慮和恐懼、興趣增加、生存價值增加均有積極作用,更有利臨床治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護理給予病人的已不僅是生活上的照顧和生理上的救護,而是心理和個性的滿足[5]。人文關懷是21世紀醫(yī)學發(fā)展的主旋律,以人為本是護理提供服務的宗旨;恢復和保持病人的健康是護理工作的核心;關愛、慎獨是護理工作的道德規(guī)范[6]。長期以來,我院護士始終堅持“對病人的打不還手,對病人的罵不還口”的服務理念。我國精神科的健康教育近幾年發(fā)展迅速,教育形式已由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育發(fā)展為通過電視、幻燈、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聯(lián)用的多樣化教育方式,但相對滯后的護理觀,護士素質水平,健康教育質控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從患者入院到出院,通過科學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告知、指導、示范,從而最大程度獲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為減少疾病的復發(fā)、提高生活質量、早日回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雖然起不了完全治療作用,但是能夠起很大的輔助作用,減輕患者的癥狀,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復發(fā),但是相應的此類藥物的副作用也很大。因此,新型治療措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盧亞軍,謝愛秀,彭翠柏.不同吸痰方式對呼吸機相關肺炎控制的效果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6): 1518-1519.
[2]程紅梅.顱腦損傷的護理安全管理[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11):1925-1926.
[3]龍文平,梁艷紅,高麗雅,等.優(yōu)質護理服務試點病房在基層醫(yī)院的臨床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0):93-95.
[4]王毅,張德遼,劉成霞,等.開展護士人性化護理培訓干預的效果與研究[J].重慶醫(yī)學,2009,38(6):685-687.
[5]鄧行愛,鄭耀珍.給予人文關懷深化整體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07.
[6]賀美玲,孫宏,胡麗麗.人文關懷在精神科護理中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6,6(3):41.
中圖分類號:R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