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
成就目標定向理論對定向運動教學效果的研究
周波
昆明學院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650214
摘要:以成就目標定向理論為指導,運用實驗法、測量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根據(jù)對定向運動技能學習的規(guī)律和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優(yōu)化設計,將學習目標定向和成績目標定向為教學干預手段,對定向運動教學效果進行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趨向于學習目標定向的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定向運動學習效果要優(yōu)于趨向于成績目標定向的學生。
關(guān)鍵詞:目標;定向理論;定向運動;實驗研究;教學效果;體質(zhì)健康
成就目標定向理論作為一種成就動機理論,其基本的理論淵源有兩個:早期的成就動機理論和新近的社會認知理論。最初的成就動機理論將成就動機分為兩種:一種是追求或希望成功的意向,表現(xiàn)出趨向目標的行動;另一種是害怕失敗的意向,想方設法逃脫成就活動或情景,避免失敗[1]。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chǔ)的對動機的研究,其最新的趨向是集中在個人目標上,即運用社會認知理論的原理來探索研究個體在成就情景中的動機和行為。目標定向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確定哪些心理因素和行為會影響人的主觀能力,這種主觀能力又如何影響人的后繼行為及其效率[2]。根據(jù)目標定向理論,人們在參與在體育活動中趨向于使用不同的定向,而不同的定向則影響著其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和為之努力的理由、對自己能力的認識、判斷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的標準,以及在體育活動中行為表現(xiàn)等。如果目標設置合理,能夠引導參與者將注意和行為指向體育活動的任務,激發(fā)參與者的努力和動員其能量,促使參與者為完成目標而采取的積極策略;相反,如果目標設置不合理,則會降低參與者的自信心,認知焦慮增加,操作活動水平降低,進而減少了活動成功的動力。
定向運動是一項集智能與體能相結(jié)合的時尚的戶外運動項目,要求參與者借助專業(yè)的定向地圖和指北針到實地中尋找標示在地圖上的各個點標。學校開設定向運動,實現(xiàn)從單純的體質(zhì)教育、體育技能教育向綜合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從以傳授體育知識基本技術(shù)為重,向知識、能力、素質(zhì)并重轉(zhuǎn)變[3]。目標定向理論作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研究內(nèi)容,本研究旨將其應用于定向運動教學中探討不同目標定向可能對學生定向運動學習的影響,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定向,提高定向運動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充分發(fā)揮定向運動具有的特點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增強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昆明學院公共體育必修課定向運動選項課男、女生各70人,共計140人。
1.2研究方法
1.2.1測量法
采用由學者陳堅、姒剛彥編制的《運動中任務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4]測定學生運動中的任務定向(或?qū)W習目標定向)和自我定向(或成績目標定向)分值。該量表經(jīng)過驗證分析信效度較好,量表由13個條目組成,其中任務定向7個問題,自我定向6個問題,每個問題采用五級評分(0—4),分別對測得任務定向和自我定向的分值進行累加,分值越高,說明符合的程度越高,以此判斷個體的目標定向的傾向。
1.2.2實驗法
將昆明學院公共體育必修課定向運動選項課中140人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男女生人數(shù)均等(男生35人、女生35人),采用實驗組控制組前測后測設計模式,即在實驗前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運動中習目標定向和成績目標定向分值進行測定,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根據(jù)學校定向運動教學大綱,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組織形式并創(chuàng)設成績目標定向課堂氣氛,對實驗班根據(jù)有效目標設置的原則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習目標定向課堂氣氛(不同目標定向?qū)W生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影響,見表1),對照班和實驗班均由同一教師進行每周2學時共16周的教學。
表1 不同目標定向的特點
2結(jié)果與分析
2.1教學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成就目標定向結(jié)果分析
為了確保實驗的有效性,在教學實施前運用《任務定向(學習目標定向)與自我定向(成績目標定向)量表》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成就目標定向初始水平進行了測試。結(jié)果表明(見表2):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學習目標定向均值差異是0.26,T=0.31,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成績目標定向均值差異是-0.79,T=-1.33,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對照組和實驗組在教學實施前學生的成就目標定向水平基本相當,具有同質(zhì)性,滿足教學實驗實施的要求。
表2 教學實施前各組學生學習目標定向和成績目標定向水平比較
2.2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成就目標定向結(jié)果分析
由表3可知,教學實施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成就目標定向得分T檢驗顯示,兩組學生學習目標定向和成績目標定向得分均值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基于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教學,沒有過多的給予學生明確的目標性引導,這樣對于一些身體素質(zhì)好或有能力的學生認為只要認真地按照教師的教學要求學習就能提高定向運動技能,取得好的成績;而那些身體素質(zhì)、能力一般或差的學生則認為教學目標難度大,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尤其是在學習中遭遇到失敗和挫折(如沒有尋找的點標,無法獲得成功體驗),表現(xiàn)出習得性無助,導致內(nèi)部動機下降,解決問題的策略也變得隨意,甚至出現(xiàn)反向行為。實驗后對照組任務定向分值不升反降,這種變化說明在傳統(tǒng)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因為沒有進行學習定向的教學指導,學生并不能總是朝著學習定向的方向發(fā)展,也有可能會發(fā)展成為成績定向[6]。
對于實驗班在教學中則注重積極學習目標定向課堂氣氛的創(chuàng)設,教學組織從教師目標展示—學生自主選擇目標—圍繞目標展開教學體驗—學生間的交流探討(定向運動的賽后分析)—教師總結(jié);引導每一名學生關(guān)注的是自己定向運動技能學習(如標定地圖、確定站立點、選擇行進路線等),不要與其他人作比較(誰先尋找到某一點標或誰先回到終點等);對于學生遇到困難,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獲得成功體驗時,教師給予表揚鼓勵,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和學習的動力。實驗組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各定向運動教學模塊的學習目標,這樣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和練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部分學生除繼續(xù)保持了學習目標定向的水平以外,更有一些成績目標定向原本占優(yōu)的學生學習也逐漸轉(zhuǎn)變?yōu)榱藢W習目標定向占優(yōu)的類型。
表3 教學實施后各組學生學習目標定向和成績目標定向水平比較
2.3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定向運動技能結(jié)果分析
定向運動教學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學校現(xiàn)有校園環(huán)境資源,設計了定向運動模塊化教學,包括定向運動基礎(chǔ)知識模塊、星形定向模塊、百米定向模塊、積分定向運動模塊、短距離定向模塊、團隊定向模塊、接力定向、定向拓展模塊等,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給予教師和學生靈活多樣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的空間。根據(jù)定向運動具有的特點,對照班和實驗班均采用體驗式教學,將自主學習法、探究式教學法貫穿于實踐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我國學生體質(zhì)健康仍然還存在諸多問題,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zhì)全面下降;青少年肥胖檢出率和不良視力檢出率呈現(xiàn)出上升的趨勢等[7]。田徑運動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有效手段,但大部分學生不愿意參加,認為太累、枯燥,而定向運動以識圖、越野訓練為主要手段,在參與定向運動中要上下臺階、跳躍溝坎,經(jīng)常變換奔跑速度,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獨立地判讀地圖、選擇路線和尋找點標,讓學生在學習技術(shù)、技能的過程應對智力的挑戰(zhàn)轉(zhuǎn)移對身體運動的注意力;另外穿梭在開放的自然環(huán)境,尋找點標、追求挑戰(zhàn)、樂趣無窮,迎合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深受學生喜愛。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參加定向運動學習后耐力素質(zhì)平均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水平(見表4,根據(jù)大學生《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定向運動也成為學校體育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尤其是耐力素質(zhì)),增強體質(zhì)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
由表4、表5可知:教學實驗后對照班和實驗班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和定向運動各項目測試成績進行T檢驗,除百米定向外,實驗班的各項成績除優(yōu)于對照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對照班除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組織形式外,教師還強調(diào)學生間的相互競爭、比較、成績以及運動能力的作用;對于那些成績突出、運動能力強的學生給予表揚和更多的指導,而對那些技術(shù)動作掌握一般或差的學生缺少互動交流,從而導致學生更加注意將學習的過程放在與他人成績的比較來證實自己的能力,因此表現(xiàn)為注重對自身能力的評價結(jié)果,以保護自尊而回避努力,認為努力和能力具有負相關(guān),容易放棄努力而選擇比較容易的任務來回避挑戰(zhàn),如果在完成任務時工作績效較低時則對自身能力產(chǎn)生懷疑,在行動中表現(xiàn)出“無助”的反應,將失敗則歸因于自己能力而放棄努力,忽略了學習本身就是以自己為依據(jù),不斷超越自己,不斷努力的過程。
對于實驗班,在定向運動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定向運動技能學習的規(guī)律,以及成就目標定向的理論和要求,引導學生建立清晰、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jù)的體育能力和技能水平設置既有一定難度,又可實現(xiàn)的目標,并將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緊密結(jié)合進行定向運動教學有效目標設置。當每個同學都有了自己明確的學習目標后,學生將學習的過程集中在對自身定向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上,而不是與他人比較上,主動、積極的練習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和練習滿意感,因此實驗班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定向運動的成績有了較大的提高,優(yōu)于對照班。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內(nèi)容要豐富,教學手要多樣化,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和制定切合自身實際的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體驗,提高自我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能動性,提高學習效果,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健康成長。
表4 教學實施前后各組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的比較 (秒)
表5 教學實施后各組學生定向運動技能成績的比較
3結(jié)果
1.定向運動教學中引入不同目標定向(學習目標定向和成績目標定向)對于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等具有明顯的調(diào)節(jié)和促進作用。
2.學習定向教學目標體系運用于高校定向運動教學,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3.成就目標定向理論中的學習目標定向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定向運動學習的動機水平,產(chǎn)生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尤其是耐力素質(zhì))和定向運動技能成績優(yōu)于趨向于成績目標定向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心理學教與學指導[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80-82.
[2]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40.
[3]王玉洪. 云南省普通高校開設定向運動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09,31(3):102-105.
[4]陳堅,姒剛彥.《運動中任務定向和自我定向問卷》與《學業(yè)中任務定向和自我定向問卷》的初步檢驗[J].湖北體育科技,1998,(3):43-48.
[5]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32.
[6]張鑫.基于任務定向的教學目標設置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2:75.
[7]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組.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報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75.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Achievement Goal Oriented Theory on Orienteering Teaching
Zhou Bo
Abstract:Guided by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ed theory, by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measuremen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orienteering teaching effect following rules and character of orienteering skills learning, optimizes teaching designs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performs learning and goal orientation as 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al act more active in learning than achievement intervention orientated students.
Key words:goal orientated theory; orienteering; experimental study; teaching effect;physical fitness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3C086)
作者簡介:周波(1969-),男,云南曲靖人,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6-0021-3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10
Sport College of Kunming University,Kunming 650214,Yunna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