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權
摘 要:針對機房空調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兩種不同結構的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在標準焓差法實驗室進行性能實驗。結果表明:(1)獨立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在低環(huán)溫工況下會出現(xiàn)欠壓縮及能耗大的問題,降低室外風機轉速可化解欠壓縮問題,但是無法解決換熱效率低下的問題;(2)沿進風方向外側熱管、內側制冷的復合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可化解制冷系統(tǒng)在低環(huán)溫下欠壓縮能效低的問題,同時優(yōu)化機組外觀。
關鍵詞:平行流換熱器;壓縮比;能耗
引言:平行流冷凝器由集流管、扁管和百葉窗翅片組成,采用鋁材制造,具有換熱系數(shù)高、結構緊湊、質量輕、制冷劑充灌量小、成本低的優(yōu)點[1]。如今,對平行流換熱器的結構和換熱性能越來越成為制冷界研究重點。劉宏宇等建立了平行流換熱器的計算模型,為平行流冷凝器在大型熱管復合環(huán)控機組中的工程應用提供了依據(jù)。設計獨立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與復合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并進行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的性能實驗,探究不同布局的平行流換熱器的性能特征。
一、機房空調系統(tǒng)冷凝器設計
在分析平行流冷凝器流量分配均勻性以及流程分布基礎上,采用組合式冷凝器結構,其中獨立組合式冷凝器將熱管冷凝器與制冷冷凝器獨立組合;而熱管/制冷復合組合式冷凝器將外側設置為熱管冷凝器,內側設置為制冷冷凝器,制冷、熱管冷凝器以間隔3-5mm距離進行疊加復合,兩對冷凝器呈V字形結構布置。
對于獨立組合式制冷/熱管冷凝器室外空氣經過第一片制冷/熱管冷凝器后,出風溫度很高,導致第二片冷凝器進風溫度很高,大大弱化系統(tǒng)冷凝效率;而對于復合組合式冷凝器,由于熱管工作溫度較低,自熱管冷凝器出來后的空氣被加熱程度低,對內側制冷冷凝器影響不大。獨立組合式冷凝器兩組冷凝器大小不一致,機組外觀較差,熱管冷凝器底部換熱效率較低下;而對于復合組合式冷凝器,熱管冷凝器與制冷冷凝器的間隙,緩解冷凝效率低下問題。
二、組合式平行流換熱器實驗
(一)實驗與分析。組合式平行流實驗在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焓差法實驗室進行,開啟制冷劑泵驅動系統(tǒng)循環(huán),冷凝風機全速運行,根據(jù)機組復合模式調整室外側干球溫度為
10℃、12℃、14℃、16℃,控制蒸發(fā)器空氣入口溫度33±1℃,調節(jié)風量使儲液器出液溫度相對穩(wěn)定,測量制冷量等工作性能參數(shù)。
實驗結果:在復合模式下,制冷系統(tǒng)冷凝壓力隨著室外環(huán)溫升高呈穩(wěn)定增長,由于此時環(huán)境溫度低,獨立組合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統(tǒng)壓縮比處于較低狀態(tài),即壓縮機處于欠壓縮工況,系統(tǒng)效率低下,壓縮機同樣頻率下其制冷量要略低于復合組合式冷凝器。對于復合組合式冷凝器,熱管冷凝管壓力與制冷蒸發(fā)壓力在該工況下與獨立組合式冷凝器基本一致,而制冷系統(tǒng)冷凝壓力則明顯高于獨立組合式冷凝器。由圖1可得,復合冷凝器壓縮比始終高于獨立冷凝器,基本維持在2.1以上,化解了系統(tǒng)在低環(huán)溫欠壓縮問題,保持系統(tǒng)處于較好的工況下運行。
對壓縮機欠壓縮能耗損失分析,渦旋壓縮機在低壓比時因壓差減小,其容積效率會有所提高,但壓縮比超低(欠壓縮)嚴重影響其指示效率。對于固定內容積比壓縮機而言,當壓縮終了壓力小于系統(tǒng)排氣壓力時,壓縮機處于欠壓縮狀態(tài),在排氣口打開瞬間,排氣管道內的氣體沖入壓縮腔中,使腔內壓力迅速上升到系統(tǒng)排氣壓力,此過程造成了額外功耗。故當系統(tǒng)處于欠壓縮工況下,其指示效率大幅下降,制冷效率也大幅降低。
結論:在分析組合式平行流換熱器結構和性能的基礎上,
設計了采用兩種不同組合形式平行流換熱器作為冷凝器的制冷機組,并在標準焓差法實驗室進行了制冷性能實驗,得到如下結論:(1)在低環(huán)溫工況下,采用沿進風方向外側熱管、內側制冷的復合組合式平行流冷凝器可化解制冷系統(tǒng)欠壓縮運行問題,提升了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同時優(yōu)化了機組外觀;(2)獨立組合式平行流換熱器在低環(huán)溫工況采用小風量運行時,可化解系統(tǒng)欠壓縮問題,但無法解決內側冷凝器換熱效率低下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鐵軍,江斌,劉向農,等.平行流冷凝器在12m客車空調中的應用研究[J].制冷學報,2008.29(5):24-27.